日食是怎么形成的???

[复制链接]
查看18 | 回复18 | 2019-1-8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行,月球绕着地球运行。若是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和月球的轨道平面重合,那么月球每绕地球一周就会有一次出现在日地连线上。这时,阳光照射月球产生的月影就会落到地球表面上,在月影里的地面上的人就能观察到太阳被月球遮挡的现象,这现象就称为日食。图1给出了日食形成的示意图。图中实线表示太阳边缘发出的光照到月球与地球的情况。从图1可以看到,地面上T区里的人完全看不到太阳发光表面,只能看到太阳边缘以外发生的事情。他们看到的这种现象称为日全食,存在于月球与地球之间的使他们看到日全食现象的暗黑区域称为本影。位于地球表面上P区里的观测者分别能看到太阳发光表面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他们看到的是日偏食,他们看到日偏食的月影为半影。图2画出了与图1不同的日食情况。地球和月球的轨道都是椭圆形,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和他们到太阳的距离是时时变化的,当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于月球到本影锥顶端的距离时,若发生了日食,就相当于图2所描绘的情形。这时地面上的C区里的人看不到太阳表面的中间部分,只能看到一个环形的太阳发光表面,这种现象称为日环食。图2中K代表本影锥顶点,从K点到月球的涂成黑色的部分称为本影,K点到地球表面由本影延伸线包围的涂黑部分称为伪本影。如果日食发生时,地球表面正位于K点附近,则在日食期间可以看到日环食和日全食,这种现象称为全环食。日全食的过程包括五个时期。(a)初亏:月影刚开始侵蚀日面,即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此时为日偏食;(b)食既:月影刚刚遮住整个日面,日全食开始,此时有一两秒钟的时间可以在日面边缘看到一串亮点,这被称为贝利珠,它们是由于月亮边缘凹凸不平的山峰对阳光的散射而形成的;(c)食甚:月影圆心与日面圆心距离最近,此时日光被遮的最严实;(d)生光:月影刚划出日面,此时日全食结束,又开始呈现日偏食,贝利珠在此时会再次出现;(e)复圆:月影完全划出日面,到此为止,日食过程完全结束。每次全食时间最长7分多钟,一般为2-3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8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食、月食是光在天体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日食,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如果在朔日,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发生日食,这是要满足的第二个条件。由于月球、地球运行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所以太阳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伪本影(月球距地球较远时形成的)和半影。观测者处于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全食;在伪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环食;而在半影范围内只能看到日偏食。日全食发生时,根据月球圆面同太阳圆面的位置关系,可分成五种食象:1.初亏。月球比太阳的视运动走得快。日食时月球追上太阳。月球东边缘刚刚同太阳西边缘相“接触”时叫做初亏,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开始;2.食既。初亏后大约一小时,月球的东边缘和太阳的东边缘相“内切”的时刻叫做食既,是日全食的开始,这时月球把整个太阳都遮住了;3.食甚。是太阳被食最深的时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阳中心最近;4.生光。月球西边缘和太阳西边缘相“内切”的时刻叫生光,是日全食的结束;从食既到生光一般只有二三分钟,最长不超过七分半钟;5.复圆。生光后大约一小时,月球西边缘和太阳东边缘相“接触”时叫做复圆,从这时起月球完全“脱离”太阳,日食结束。月球表面有许多高山,月球边缘是不整齐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来的瞬间月球边缘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阳时,未遮住部分形成一个发光区,像一颗晶莹的“钻石”;周围淡红色的光圈构成钻戒的“指环”,整体看来,很像一枚镶嵌着璀璨宝石的钻戒。有时形成许多特别明亮的光线或光点,好像在太阳周围镶嵌一串珍珠,称作倍利珠(倍利是法国天文学家)。无论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环食,时间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够看到日食的地区也很有限,这是因为月球比较小,它的本影也比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扫过的范围不广,时间不长,由于月球本影的平均长度(373293公里)小于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384400公里),就整个地球而方,日环食发生的次数多于日全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8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食是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形成日全蚀的条件是极其精妙的,也就是说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和距离必须令人不可思的完全配合,才能产生日全蚀。此奥秘已被发现数百年了,但是人们总是耸耸肩膀说;“这不过是巧合而以。”真的是这样吗?事实是,产生日全蚀的条件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正好是非常相似的。只有在月亮极精确的完全挡住太阳的日全蚀中,科学家才能看到太阳大气的外层成份和由此产生的太阳电磁光谱,而这些又恰好给人类提供了了解太阳的最多迅息,这就是‘天体物理学’的起源。人们通过观察日全蚀还发现了太阳引力可使光线偏移,从而与爱因斯坦的预言吻合,证实了其‘相对论’。还有一个奇妙的偶合就是,最适合观察日蚀的地方,又恰恰是有人居住的地方。综上所述,我有理由猜测:是一种超级智慧创造了日食的条件.我们的宇宙是有目的和目标的智慧产物.这种智慧很愿人去了解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8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食的成因每当月球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三个天体连成一线时,日食便会发生(见图一)。月球阻挡了太阳光,在地球上造成阴影,使某些地区不能接受到部分或全部阳光。至于观测者看到太阳给遮盖了多小,则要视乎他们身处的地方相对月球阴影的位置。如观测者在半影区内,他们会看到日偏食,而身处本影区的人则会看到日全食。某些时候,月球距离地球较远,它的本影不能抵达地球,即月亮不能完全把太阳遮盖(见图二)。在这个情况下,身处本影投射区的人在最大掩蚀的阶段仍会看到一圈太阳的光环,这便是日环食,而位处半影区的观测者则会看到日偏食。日食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而只有日全食才拥有全部过程,日偏食和日环食则没有食既和生光。初亏:太阳与月球第一次外切,太阳光球西面刚切入月球东面的时刻。食既:太阳与月球第一次内切,太阳光球刚完全被月球掩蔽的时刻。食甚:月球中心与太阳中心距离最小的时刻。生光:太阳与月球第二次内切,太阳光球刚从月球西面露出来的时刻。复圆:太阳与月球第二次外切,太阳光球刚完全离开月球背后的时刻。初亏、食既、生光和复圆又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接触。日食的规律与周期由于地球绕太阳和月亮绕地球的公转运动和黄白交点的移动都是有规律的,所以相隔一定的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大致类似的日、月食。早在古代,巴比伦人就根据对日食和月食的长期统计,发现了日、月食的循环周期为233个朔望月,也就是18年11又1/3日,即沙罗周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8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初亏 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月面的东边缘与月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 食既 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了。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著下降。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 在太阳将要被月亮完全挡住时,在日面的东边缘会突然出现一弧像钻石似的光芒,好像钻石戒指上引人注目的闪耀光芒,这就是钻石环,同时在瞬间形成为一串发光的亮点,像一串光辉夺目的珍珠高高地悬挂在漆黑的天空中,这种现象叫做珍珠食,英国天文学家倍利最早描述了这种现象,因此又称为倍利珠。这是由于月球表面有许多崎岖不平的山峰,当阳光照射到月球边缘时,就形成了倍利珠现象。倍利珠出现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有一二秒钟,紧接着太阳光就全部被遮盖住而发生日全食了。 日全食时,大地变得昏暗,兽惊归巢穴。这时天空中就会出现一番奇妙的景色:明亮的星星出来了,在原来太阳所在的位置上,只见暗黑的月轮,在它的周围呈现出一圈美丽的、淡红色的光辉,这就是太阳的色球层;在色球层的外面还弥漫着一片银白色或淡蓝色的光芒,这就是太阳外层的大气—日冕;在淡红色色球的某些地区,还可以看到一些向上喷发的像火焰似的云雾,这就是日珥。日珥是色球层上部气体猛烈运动所形成的气体“喷泉”。色球层、日饵、日冕都是太阳外层大气的组成部分,平时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观测到,但在日全食时,这些现象可以看得特别清楚。 食甚 食既以后,月轮继续东移,当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就达到食甚。对日偏食来说,食甚是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 生光 月亮继续往东移动,当月面的西边缘和日面的西边缘相内切的瞬间,称为生光,它是日全食结束的时刻。在生光将发生之前,钻石环、倍利珠的现象又会出现在太阳的西边缘,但也是很快就会消失。接着在太阳西边缘又射出一线刺眼的光芒,原来在日全食时可以看到的色球层、日珥、日冕等现象迅即隐没在阳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阳光重新普照大地。 复圆 生光之后,月面继续移离日面,太阳被遮蔽的部分逐渐减少,当月面的西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切的刹那,称为复圆。这时太阳又呈现出圆盘形状,整个日全食过程就宣告结束了。 日偏食的过程和日全食过程大致相同,由于它只发生偏食,因此就只有初亏、食甚和复圆,而没有食既和生光这两个阶段。日环食则同样有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等阶段。 天文台对日全食或日环食进行预报时,往往要把这五个阶段的时间报告出来。人们根据这些报告就可以了解整个日食的过程,并进行观测。至于日偏食,天文台在预报时,当然就只给出初亏、食甚和复圆这三个时刻。 我们在日食的预报中,常常还可以看到“食分”这样一个词,它是用来表示日食的程度。对于日食而言,食分并不表示太阳圆面被遮俺的面积,而是表示日面直径的被遮部分与太阳直径的比值。以太阳的直径作为1,如果食分为0.5,这就表示太阳的直径被遮去了一半;如果食分为1,那就是太阳的整个圆面被遮住,那就是日全食。很显然,食分越大,日面被遮掩的程度就越大。日偏食的食分是小于1.0的,日全食的食分是1.0。 食带 月影扫过的地方。日食的时间长短,同月球影锥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以及地球的自转方向有关。以日全食来说,由于月球的视直径仅略大于太阳,同时月影在地面移动速度很快,因此日全食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在全食带的某个地点所看到的日全食时间通常只有两三分钟,最多不超过7分钟。如果全食带经过赤道附近地区,日全食时间就可延续到7分40秒,这时是观测日全食的最好机会。 在发生日环食时,月亮总是位于远地点附近,这时月亮运行的速度较慢,因此日环食的时间比较长,如果日环食发生在赤道附近,那么在赤道附近观测日环食的时间可长达12分42秒。 就全球范围来说,如果把月亮半影开始遮掩日面的时间计算在内,日食时间的长度由初亏至复圆的整个过程可长达三个半小时。 日偏食的时候,由于月影范围大于其本影,食相经过的时间长短要视食分的大小而定,食分愈大,时间也就愈长。 由于月亮的影锥又细又长,所以当它落到地球表面时,所占的面积很小,至多不会超过地球总面积的万分之一,它的直径最大也只有二百六十多千米。当月球绕地球转动时,影锥就在地面上自西向东扫过一段比较长的地带,在月影扫过的地带,就都可以看见日食。所以这条带就叫做“日食带”。带内发生日全食的,就叫全食带;带内发生日环食的,就叫环食带。可以看到偏食的范围很广阔,已经不像一条带子,而是很大的一片地区。 全食带是一条宽度不过二三百千米,长约数千到10000千米的狭窄路径(有时全食带的宽度甚至只有几千米),只有在全食带扫过的地区才能看见日全食或日环食的发生。全食带的两旁是较广阔的半影扫过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内可见偏食。离全食带愈近的偏食区,所见偏食程度愈大;离带愈远,可见偏食程度愈小;半影区以外的地方是看不见日食的。 由于月球是由西向东运行,所以它的影子也是沿同一方向运行,因此各地看到日食的时间是不同的。当地面上的西部地区已经处在黑影区域内,这一地区的人已经看到日食时,东部地区的人却不能同时看到日食,得在月影向东移来后才能看到日食。所以,西部地区的人总是比东部地区的人先看到日食。 日食每年都有发生,但由于全食带是一条狭窄的影带,据估计,平均每200~300年,某一地区或城市才有机会被全食带扫过,所以,对住在一个城市的人来说,一生可能未看到过一次日全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8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全食发生时,根据月球圆面同太阳圆面的位置关系,可分成五种食象:  1.初亏。月球比太阳的视运动走得快。日食时月球追上太阳。月球东边缘刚刚同太阳西边缘相“接触”时叫做初亏,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开始;  2.食既。初亏后大约一小时,月球的东边缘和太阳的东边缘相“内切”的时刻叫做食既,是日全食的开始,这时月球把整个太阳都遮住了;  3.食甚。是太阳被食最深的时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阳中心最近;  4.生光。月球西边缘和太阳西边缘相“内切”的时刻叫生光,是日全食的结束;从食既到生光一般只有二三分钟,最长不超过七分半钟;  5.复圆。生光后大约一小时,月球西边缘和太阳东边缘相“接触”时叫做复圆,从这时起月球完全“脱离”太阳,日食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8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食形成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8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地月3者在同一直线上,且月亮在地,日之间,地球的一部分会因为月的阻挡,产生阴影,那个地区就可以看到日食了用比较简单易懂的方法来说呢就是太阳照射地球的时候被月亮挡住了会有一小部分成为阴影所以就有日食这一说希望采纳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8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地球、月球运行到同一直线上,其中月球在中间时,地球上某个适合的位置就看不到太阳,因为太阳的光被月球挡住了,这时是日全食。有时候不完全挡住,是日偏食。还有当地球和月球隔得较远时,地球上看太阳是一个光环,月球此时只挡住了太阳光球的中间部分,这叫着日环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8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挡住了地球上某些地区的太阳光,地球上的人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应为挡到的地方有些处于外围,还可以看到部分太阳就是偏食,如果全都看不到,就是全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