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孔子在学习态度方面的主张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1-11-5 07: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早在25O0多年前注重在教育过程中运用评价来改善和提高教育效果,并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积累形成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评价思想与经验。它把教育评价由过去的终结性转变为过程性,由注重对教育效果的评价转变为注重对教育效率和教育过程本身的改革和促进。孔子针对弟子间品德、智能、志趣等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评价。孑L子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地对其弟子进行多种评价,有的是面对本人进行,有的评价则是在别的学生面前进行,例如当论子张与子夏谁是贤才时,孑L子评价说:“子张有些过分,子夏则有些赶不上。”再如鲁哀公和季康子问弟子中谁最勤奋好学时,孑L子便对颜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作了一番评论,由此可见,孑L子早已认识到其弟子各有特长,并存在差异,为了把握与缩小弟子间的差异,在教育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1-5 07: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认为学习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将学习过程大致分为七个阶段: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辩、时习和笃行。在这些学习的阶段中,又总结出许多学习方法,这些方法直至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善于总结
学习是一个把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能力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漫长而复杂,因此,不可能一时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1-5 07: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人行,必有我师。说明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都有值得学习别人的地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明孔子认为学习需要反复,要不断地重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总而言之,孔子的学习主张在今天仍是实用的,不过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1-5 07: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名字:Confucius。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1-5 07: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一个人。一个给力的人。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作《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