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除羽毛粉的腥味?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9-8-8 11: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羽毛粉的加工生产。  1、温高压水解法  水解羽毛粉主要依靠水解过程中时间、压力、温度的控制。其加工过程为:收集羽毛除尘清洗后,装入水解罐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水解,然后烘干、粉碎、化验、包装成成品。这种加工工艺相对较为先进,其突出特点是彻底破坏羽毛角蛋白质稳定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它变成畜禽可消化吸收的可溶性蛋白,消化率达90%以上,但由于水解后二硫键断裂,会使胱氨酸的含量减少。  2、酸(碱)水解法  将羽毛除尘洗净后,浸入一定浓度的酸(盐酸、磷酸)或碱(氢氧化钠)中,加热水解,直至用手轻易拉断为止,此后中和、干燥或捞出后用清水洗成中性,再脱水干燥制成成品。此过程破坏角质蛋白的二硫键,使羽毛蛋白分解成可消化吸收的状态。试验证明,0.2%~0.6%的NaOH能够分开胱氨酸二硫键的结合因子,提高羽毛的溶解度及其对消化性蛋白分解酶的敏感性。但此方法要注意酸或碱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经碱和长时间加热作用导致氨基酸消旋,使围绕消旋氨基酸的扩展肽链不能被蛋白酶的底物结合点使用,从而导致蛋白质消化率下降。  3、酶解法  用一种中性蛋白酶或复合酶,作用1~4小时,可裂解双硫键而暴露出蛋白质,完全溶解,即为羽毛蛋白。据报道,将羽毛与溶剂在泥刀式混合机中,60℃下搅拌1小时,冷却后加入混合酶制剂和乳化剂,水解成的液化饲料可添加于饲料中或干燥饲用。国内外对此类方法的争议较大,未见有实质性报道和产业化产品。  4、微生物法  据报道,嗜热的地衣形杆菌(PWD-1株)能发酵羽毛并将羽毛转变为部分水解的产物,其营养价值和饲用大豆蛋白质相当。与经过热压处理的羽毛粉进行厌氧发酵后,可产生大量的氨基酸和小肽。  5、膨化法  采用膨化机对羽毛进行膨化处理,原理是利用膨化机内高温高压和高剪切作用,羽毛在膨化中瞬间受到高温160℃及一定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羽毛在出模孔减压膨化时破坏角质蛋白的牢固空间结构,二硫键断裂。角质蛋白纤维变成较小的蛋白质亚单元和线状排布的肽链群,易于被动物消化吸收。膨化法是国内外刚开始的新技术,其优点是设备少,投资低,加工成本大大降低,氨基酸破坏少,消化率高,生产过程中无环境污染。美国三福公司(Triple F.Co)所属INSTA-PRO膨化机公司的专利方法,是在羽毛内脏的混合物中加入MAX-PRO-PBP添加剂,与大豆、豆粕混合后(比例为:羽毛内脏∶大豆∶豆粕 =25∶25∶50)膨化、烘干后粉碎饲用,产品用于肉鸡、火鸡饲料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8-8 11: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新鲜的羽毛粉做出来就没有腥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