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本质是什么

[复制链接]
千问 | 2009-7-26 12: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假如是“本质”的话,我能简化一下你的提问吗?哲学的最终意义是什么?那么回答这样的问题,我想有无数种答案,那么我能否做三点的假设,1.假如问题最终有答案(存在性);2.假如问题有唯一的(唯一性);3.假如答案可以被推翻(持续论证性)那么哲学的本质就是“智力”的发展。“智力”狭义上讲是指人的智力所达到的深度。而我所说的“智力”是广义的叫法,是各种事物形态的功能,事件发生的轨迹等等。在我的价值观和宇宙观中,个人生存的意义和普普通通的一棵小草的意义甚至一块石头是一样的统一的。每个人或物都有自己的梦想,小草也是,宇宙也是,沿着你想要的走下去就是我所谓的“智力”的发展,不管个体有多小都会对“智力”起到发展的作用,你的意义也就在于此了。那么两个人或者两件事或者两件物体的意义如何比较呢,我想就是比较对“智力”的发展有多大了。譬如,两个人在地球危机的时刻有一个拯救了地球,那么这个人就比另一个对“智力”的发展大了,不过这是相对的说法,不是绝对的。两个人可以比作两个数,在那样的情景下是相互加的关系,不是用来比大小的。“智力”是广义的叫法,如同广义相对论一样,它本身要有一个更深更远的意义:就是“智力”本身的发展是沿着什么轨迹(或函数)向前推进的。(我想“智力”的这一切的想象要是和数学联系起来就会到达一个高度,一个我们想要解释的未来。这是我们终极要求证的,我为以上问题起一名字:智力哲学终猜想)(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代表着我们人类以及世界发展的过程,都有发展过程的记忆,代表了不光是他自己。)(时间也可以用另外一种解释说明,是一种逻辑关系的推演。有了A才有B发生,这个中间所花费的过程即产生了时间。)另外哲学有一作用是,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不要以为这很简单,例如,你在玩水时,你可能没有认识到,有多少水就这样浪费了;如果人人都这样,地球意味着什么,如果你相信哲学,那么你就能意识到很多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26 12: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的本质就是让你如何更好的看待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26 12: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的本质是“世界观的确立”。当我们谈论什么是哲学?回答哲学是什么?人们有着种种回答,或者哲学是至上的智慧,或者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或者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计,或者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等,这些回答都有道理,但它们只是解释了哲学的功能,仍然没有从本质上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 要回答哲学是什么,就需要对哲学进行还原,还原到哲学的本来面貌。 哲学的本来面貌是什么呢?哲学不是别的,从本原上讲,哲学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运动,这种思维运动有着自身的思维结构,并由这种思维结构产生它的思想功能和心灵方式。探讨和研究哲学的本来面貌,就要研究哲学的思维运动和哲学的思维结构,从而达到哲学的自我意识。 人类的头脑,有着两种互相联系的思维运动,一种是感觉思维运动。这种感觉思维运动,不仅人脑具有,许多较为高级的动物脑也具有。所谓的感觉思维运动,是指头脑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体觉、直觉等等的综合,所产生的反应和记忆的思维运动;一种是概念思维运动,这种思维运动,以目前所知为人脑独具。所谓概念思维运动,是指头脑通过语音、符号、文字、逻辑的共性抽象运作,所生成的自我和非我,以及自身、事物和世界的种种建构。概念思维运动与感性思维运动的界别是,概念思维运动生成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扩展,而感觉思维运动不生成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扩展。 什么是自我意识呢?自我意识是人脑对自我和非我的辨知,它以共性抽象的概念及概念系统为构造,确立自身、事物和世界。离开概念思维运动,自我意识也就消失了。 什么是概念呢?概念是头脑对存在之物和存在之态的共性抽象,这种共性抽象以语音、符号、文字和逻辑的综合,生成自我意识的种种表达。概念与感觉有着它们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两者都来源于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化合;概念与感觉亦有着它们的界别,概念是自我意识的主客观化合,而感觉是非自我意识的主客观化合。 人的思维运动是概念思维运动与感觉思维运动的综合。在这种综合中,概念思维运动与感觉思维运动密切相关,感觉思维运动是概念思维运动的基础,离开了感觉思维运动,概念思维运动就无法获得知觉进行共性抽象;概念思维运动则是感觉思维运动的升华,离开了概念思维运动,人的知觉就无法达到自我意识。 人脑通过概念思维运动达到自我意识和它的不同高度。 例如: “我”这个概念的确立,通过语音的、符号的、文字的、逻辑的综合表达,孕生了自我意识; “自我”和“非我”的概念划分,进一步展现了自我意识的深度和广度; “自身、事物、世界”的种种建构,使自我意识扩展到不同的境界和高度。 概念思维运动的共性抽象,生成和建构概念递升运动。这种概念递升运动,由个别概念递升到特殊概念,特殊概念递升到集合概念,集合概念递升到一般概念。这种共性抽象的概念递升运动,一经达到一般概念,它就会倒置为一种一般概念态,以其一般概念态的特质概括一切和涵盖一切,形成一个无限包容的自我意识体系,这种无限包容的自我意识体系,就是哲学。 如: 马、牛、羊;虎、狮 、豹;猴、猿、人等等 —— 概念递升 —— 动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等 —— 概念递升 —— 生物; 生物体、非生物体等等 —— 概念递升 —— 物体; 物体、非物体态等等 —— 概念递升 —— 物质; 物质 —— 倒置 ——一般概念态。 在物质这个一般概念态上,自我意识达到了涵盖和观照一切的高度,并生成物质这个无限包容的自我意识体系。 由此而显见: 1、哲学由概念思维运动所建构; 2、哲学的概念思维运动以共性抽象为方式,通过个别、特殊、集合、一般的结构递升,取得它的自我实现。这样,对哲学的本质理解不是从它的种种功能中寻求,而应当从人类思维运动和它的思维结构中寻求。 从思维运动和结构的本质上理解哲学,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第一,哲学是一种思维运动,决定了哲学具有人类思维的普遍性。这样,哲学不再是任何民族或个人的专利,也不为任何民族和个人所把持。在各个民族和个人间可以有哲学的不同发展程度和发展形态,但不存在没有哲学和哲学思维运动,哲学思维运动是人类自我意识所共有的心灵方式。任何民族和个人都可以通过概念抽象递升的思维运动,获得新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洞见,造就新的哲学创建和表达方式。 第二,概念思维运动在不同的点面上生成各种不同的一般概念态,这种本质关系,决定了哲学的多元视角和多元形态。即,人类关于自我和非我,关于自身、事物和世界的自我意识体系是可以多元视角和多元形态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建构自我和非我,自身、事物和世界,给予人类无限多样可能的事物理解和世界建构,推动人类思想和实践的发展。这样,任何一种哲学的自我意识形态和自我意识体系都不是绝对的和终极的。哲学不为任何绝对的、科学的、权威的宣称所终结,哲学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无限多样可能的自我意识形态和自我意识体系的生成和涌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