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释迦摩尼的故事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6 | 2009-7-27 23: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释尊之前就有很多的修行者,而且佛是觉的意思,佛的觉悟比以前的修行者究竟圆满。妙智人生:http://www.foz.cn/fyjy/rumen/zhengxin/Index.html伟大的佛陀的一生:http://www.amtf.cn/other/shijiafo/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27 23: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家为长离家室,避居山林之总名。婆罗门外道,当时多有出家实习者。其用功勤苦稍见神异者,世往往以仙人目之。在他之前就有佛,在之后也有佛![佛]为梵语Buddha之译音。本作[佛陀]。避繁趋简,每略陀字。论其意义,深奥难详。 举要言之,则为[既证大觉之人]。[佛学]者,参究大觉真理。依法求其实证之学也。佛乃佛陀之略称,义为圆具大觉之人。觉而曰大,即一切智智之别称。佛为佛陀之略称;或译勃驮,母陀,没驮,乃至古作浮图,及其他相类之音,皆同一梵字也;义为觉者。觉有二释:(一)觉察,对烦恼障言之;察其为贼,知所防御也。(二)觉悟,对所知障言之;悟向被昏,今得通达也。由觉察可获一切智;由觉悟可获一切种智。具此二智,即名自觉。运以大悲,又名觉他。悲智并用,菩萨能之。一法未精,犹在因地。法法纯熟,则名觉行圆满;遂证佛果。佛教亦称佛学。就垂示言曰教;就参究言曰学;要以明心见性为宗。未明心前多资权教作梯阶;既见性后更资密教求究竟。其竟也,任何事理莫不洞彻根源;斯谓之佛。佛之行,积极救世。随缘设教,不离正宗。钝根众生弗喻厥旨,辄流消极。开明之世,渐成国家赘疣。长此不思奋勉,恐难立足;大心之士早已提撕警惕于其间矣。然如何前进方适于时代性?眼光浅近者宁得其宜?则佛教之积极发扬,不可不赖知识界优秀分子之兴起。随机发露其学理,使人依教学习,皆能实地证明,与空谈哲理者不同,是谓“佛教”。参考资料:http://www.guhyayana.cn/flies(gb)/foxueqiyuan-ml.htm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27 23: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指的是出家修行吠陀教义的婆罗门僧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27 23: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当时就有很多修行者,统称:沙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27 23: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家人”出的是什么家呢出的就是无明家,就是觉悟了啊佛就是觉悟一切,圆满功德,佛是梵语是觉者的意思就是圣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27 23: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他之前的出家人,应该不属於佛教的范畴之内,是一种为求摆脱人生苦恼的苦行者。释迦在成佛之前曾在其下苦行,后来知晓其无用,才有在菩提树下成佛的那一幕啊。佛之所以是佛,不是仅仅因为他有著无边的智慧,而是他有著对天下苍生无与伦比的爱,和那种大智大勇的心,我想佛说众生平等,并无错,那些什麽阶级不都是我们人自己加的吗?他以后创立佛教 弘扬佛法,确实是为了能帮人们脱离这几苦,但是我们知道,所谓求得,求不得,只是每个人不同的看法吧吧。也许在世界的改变是使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求不得的,但是,试著在他的光辉下努力,切实求得的.佛,不是我等愚人可以给他他定义的,我只知道,他对著世界的爱,他的心悬便是赋予天下人快乐.我们无需去解释,只要与人为善,一善待人,那麼你就会看到那神圣的光辉,也不会因此而迷惑了。此为我这个野狐参禅的理解,呵呵,见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27 23: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下是佛、顺其自然是佛、领悟是佛、看开是佛、清静是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