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谜团,和氏璧到底为何物?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21-1-8 04: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氏璧从古至今被公认为“天下奇宝”,它又被称作和璧、和璞、荆玉、荆虹。今日小编为各位爱好玉文化的玉友解开和氏璧的5大谜题!
  

  1.和氏璧最早的出处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境内五道峡)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2.卞和如何识玉璞?
  玉璞是指从原生玉矿上剥落的玉料,由于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外表形成了较厚的风化层,与一般石料很难区别。在古代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卞和为何就能认定玉璞中是上好的美玉呢?所以这个故事让人有点演义的成分。
  

  3.和氏璧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经专家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公分,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御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御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4.和氏璧现在流落到哪里了呢?
  一部分学者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
  

  5.和氏璧是什么材质制作的呢?
  和氏璧与随侯珠齐名,共为天下两大奇宝,它的下落版本很多,也是千古疑案了。材质上分析有几个派别一、变彩拉长石。二、绿松石三、独山玉 四,珍稀罕见的夹胎草绿玛瑙。根据《录异记》中有关“和氏璧”雕刻传国玉玺“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记载,即和氏璧的色变特征,提出可能性的八种材质,计有月光石、拉长石、绿松石、蛋白石、碧玉、软玉、蓝田玉或者玛瑙。专家也没有确定是哪一种。
  玉,在现代的定义还是比较广泛的,通俗的说法,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佛道雅称为大地舍利子,是具有祛邪避凶的灵石,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从广义上讲,只要是美丽的石头就是玉,包括和田玉、岫岩玉、缅玉、南阳玉、蛇纹石玉、石英石玉、水晶石、鸡血石、方解石玉、青金石、玛瑙、珊瑚、大理石玉及其他意义上的宝石。
  卡戳网的中各类玉器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4: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好顶一下
  


  


  


  


  


  


  hadojojjoihfhiojfoiuKnI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