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父母欠你一声对不起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8 04: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小石潭
  父母伤害过你吗?
  明显的如身体暴力、粗暴干涉;不易觉察的如隐形控制,代定标准——想想“爸妈什么都是为了你”,“你妈觉得你冷”,这些话的底色全然是温暖?
  多少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源于原生家庭。 你在成人世界的举步维艰,往往能追溯到儿时情感上的营养不良。 然而这是一笔难以追讨的债。 在我们的文化里,父母生你养你,恩重如山。只能是你欠父母一声“谢谢”,不可能父母欠你一声“对不起”。
  于是,我们跟父母的关系呈现出这样的图景: 一道“你还能陪父母多少天”的亲情算数题看得人潸然泪下; 一份“适合买给父母的十样礼物”风靡朋友圈; 而一句“爸爸(妈妈),那件事真的伤害了我”,被生生压在了喉间。
  为什么我们仅喜欢用量化和物质化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回一趟家、洗一次脚、按一次摩、旅一次游,买一件衣、一双鞋、一张游泳卡…… 然后父母对你说“工作别太辛苦”,你对父母说“别再吃剩菜了”——这便是我们与父母关系的全部?(当然有人会说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没有问题。恭喜你,这篇文章说的不是你。)
  我们受到很多教育,说父母是无私的,世界上最爱自己的是父母,甚至父母能为子女献出生命。 这么说有道理。但若总基于道义把父母供在神坛,那便意味着子女在情感上必须仰望父母,感恩于父母的牺牲。 这种神话所塑造的氛围,对父母何尝不是一种束缚? 它剥夺了父母犯错的空间,也使父母对子女说一声“对不起”变得异常艰难。
  多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终于鼓足勇气,对父母说起成长中的心头大痛。而他们眼神躲闪,记忆模糊,甚至说:“有这事吗?” 否定是一种典型的防御。父母为什么防御?因为他们也是凡人。他们有自己的局限性。 在一份没法说“对不起”的关系中,必然意味着更多的内心纠结。 爱父母,应包括承认“父母是凡人”,给他们做凡人的空间。
  读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到灯塔去》。6岁的儿子詹姆斯满心期待第二天驾船到小岛上看灯塔。而父亲拉姆齐先生冷冰冰地断言“明天晴不了。”伍尔夫写道:“要是手边有一把斧头,或者一根拨火棍,任何一种可以捅穿他父亲心窝的致命凶器,詹姆斯在当时当地就会把它抓到手中。拉姆齐先生一出场,就在他的孩子心中激起如此极端的情绪,现在他站在那儿,像刀子一样瘦削,像刀刃一般单薄,带着一种讽刺挖苦的表情咧着嘴笑;他不仅对儿子的失望感到满意,对妻子的烦恼也加以嘲弄……”
  多年后,詹姆斯意识到自己真正愤怒的是降临到父亲身上的某种邪恶的东西,像一头展开黑色翅膀突然猛扑过来的狰狞的怪鹰,它那冰凉而坚硬的鹰爪和利喙,一再向你袭击,随后它就飞走了,于是父亲又恢复原状,只是一个非常悲怆的老人,坐在那儿看书。詹姆斯真心要对付的是那头怪鹰。
  伍尔夫的写作给人启示。 如果对父母只有感恩这一种视角,那么,该怎样看待那些怪鹰在父母身上降临的瞬间? 愤怒得不到表达,就只有压抑。并最终以最没有技巧的方式爆发出来。 不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炸响,就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炸响。 若不能料理父母曾经对自己的伤害,就意味着一个伤口永远无法包扎。
  心理世界的规则与物质世界的此消彼长不同,不存在“你进,他必须退”、“你畅快,他必须委屈”的能量守恒。 与父母的深度沟通存在“双赢”的可能性,但要抵达它是一个需要智慧的旅程。
  说出你心底的想法不是对父母的伤害。 根据父母的承受能力来把握交流的深度和剧烈程度也是必要的。 当父母走下神坛,成为凡人,他们得以充分地舒展自己的人性,本质上比待在“无私父母”的狭窄模子里更为解脱。
  人性如同树木,有迎着阳光的生机勃勃,也有背阴处的暗影婆娑。 我们的同学、同事、朋友,路人、新闻主角,哪个群体不是形形色色,耐人寻味。 同样的一群人,一旦打上父母的标签,就变成富有牺牲精神的神圣群体。不要让这样单一的视角限制自己。
  亲情像手中的沙,越想抓紧,越看到无奈滑落。 沙的最好归宿是在沙滩上。放父母回到他们人生历程的沙滩上。认识到为人父母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角色。到沙滩上去抚摸一把沙,比死命攥在手里的更觉踏实亲切。
  尽你所能照顾父母,与他们做心的交流。 同时,不要因“父母欠我一声对不起”的想法而歉疚。 你只是想要应得的东西,不必因此负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