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前沿]中美教育比较——中国何时有自己的“哈佛”?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21-1-8 04: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国家有富人,但是没有真正的大慈善家;有成功的商人,但是没有算得上有大理想、有社会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商人
  
  当今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当属教育。学生有问题,老师有问题,学校有问题,教育关员有问题,有关职能部门有问题,教育制度有问题,总之似乎凡有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问题。而这些所有的问题实际可以归为两点:一是教育资源紧缺不足的问题,再就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观念的问题。这两大问题,一是物质层面,一是精神层面。
  对于这两方面的问题,其实谁都看到了,我们似乎也一直试图解决。比如发展民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以缓解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比如我们不再一味的搞应试教育,而注重素质教育等。
  然而我们所做的努力似乎并没有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于原有的问题还变得更加的尖锐化。我们一方面在增强社会办学力量,而一方面念不起的学生越来越多;一方面我们在抓素质,可另一方面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却越来越差。
  为什么会出现事情越来越糟的局面?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美国的教育,把中美教育从几个方面来作一个比较。
  一、教育体系制度方面。
  美国教育整个是一个自由式。这种自由从小学教育就开始。我国学校教育是一致性的,所有的学生所用的教材、接受的教学方式、还有接受教育的目的,几乎没有什么多大的不同。(虽然近两年的教育改革在尝试多元化,可在笔者看来这种改变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负面影响到是起了很大作用)。而在美国根本没有一个全民一致的教育体系。美国的小学生不说没有统一的教材,而是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教材。我们的小学生被书包压得直不起腰,而美国的小学生书包是空的。老师给学生上课是各显神通,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全凭老师自主发挥,他认为应该怎么教就怎么教。如果一位小学老师认为应该从小培养孩了的社会关注意识、参与意识,他完全可以给小学生出这样的题目:你怎样看待伊拉克问题?或你对当前纽约州州长怎么评价?更或如果你是布什你会怎么做?
  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极为成人化的问题,可美国的小学生会做得极为认真。他们会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然后一本正经地在本子上写出个一二三来。
  到了中学,学生仍然是轻松自由的。虽然他们一样的要升学,要拿文凭,但他们在这方面的压力远没有中国学生大。就拿高考来说,美国学生一年可以考加七次高考,,而中国学生只有一次。
  再来说说美国的大学教育。笔者认为这是中国最需要向美国学习的地方。
  很多人都知道在美国上大学很容易。但这种容易绝不是象我们现在这样降低标准,有钱谁都可以上。而是美国给学生一方面提供了更多上大学生机会,另一方面可以上大学的标准多样化。上面提到的美国高考(SAT)每年有七次,也就是说他们每年有七次上大学的机会。机会多了,上大学当然就显得容易。再者,美国学生上大学并不完全凭高考成绩,还要看学生的中学成绩,学生所写的申请报告如何,一些相关人士,如老师给这个学生写的推荐信等。这就不象中国学生,一生的命运就决定在高考的那几天,如果高考失误,那怕你平时成绩再好,表现再优秀,对不起——过一年再说吧!
  美国学生上了大学,学什么专业,可以充分考虑自己的个人兴趣。如果一个学生觉得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不合自己的意愿,可以较容易转系或是转校。而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最重要的是美国大学教育分本科前教育和本科后教育,这在中国是没有的。本科前教育指“COLLEGE”教育,而本科后教育指“SCHOOL” 教育。COLLEGE教育是大学基础教育,毕业之后还不算完成了大学教育,没有到社会上参加工作的资格,必须继续接受SCHOOL教育。而SCHOOL教育又分职业教育“PREFESSIONAL SCHOOL”和学术教育“ACADEMIC SCHOOL”。
  美国“COLLEGE”毕业的毕业生,相当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不同的是,中国大学生拿着大学毕业文凭就要以找工作了,而美国学生所拿的“COLLEGE”证书是不能够成为找工作的文凭的,他必须完成“SCHOOL”教育,才算整个大学(UNIVESITY)毕业。
  美国“SCHOOL”教育,相当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但两者有着极大的不同。“SCHOOL”教育中的的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通常一年或两年就可以毕业,然后就象现在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到社会上找工作。所以我们听说某某在美国仅一年时间就拿了一个什么硕士文凭,这实际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同样,我们如果去美国看到到处都是各种硕士,也不要惊叹,因为在美国这种受职业教育的硕士就象我们的大学生一样普遍。
  只有“ACADEMIC SCHOOL”这样的研究生教育才是真正的学术型教育,培养真正做学问、搞科研的高端人才。而这样的教育在美国相当严格,一般都要三五年才能毕业。
  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是不分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一个研究生不管他将来是从事一份普通的工作还是继续做学问,学校给他的教育并没有什么不同。这就必然让中国本来就有限的教育资源出现浪费,教育不具备针对性。
  
  二、老师素质方面
  不可否认,美国教师综合素质要高于中国。在美国,一所小学有什么硕士博士任教是很正常的事。而在中国呢?恐怕在有些地方只要认得几个字的人都能当教师的都有。前些时候笔者所在地的媒体就上了这么一条新闻:一所学校的小学老师,和学生做同一张试卷,结果竟然是不及格!
  教师的素质不仅是体现在知识水平、思想水平上,更体现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上。象美国这种自由式教育,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老师肯定不可想象。美国的小学连正儿八经的教材都没有,如果老师再没有水平,或即使有水平但没有责任心,哪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所以在美国,教师的责任相当重大,是真的算得上一份崇高的职业,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
  高素质的教师,一方面固然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知识修养,但更离不开社会的培养。这种培养一方面体现在精神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物质上。
  尊师重教本来在中国有着古老的传统。可这一传统现在似乎给美国人发扬过去了。美国的学生与老师也许在平时看起来可以一起嘻嘻哈哈,没大没小,学生可以对老师直呼其名,甚至于会对老师发出挑战。但这样的挑战多属知识和智慧上的,没有那种恶意的侮辱,决不意味着不尊重。敢于挑战权威是美国的文化传统,是鼓励和提倡的。这一点和现在的中国教师常常被社会甚至于被学生无聊地恶搞,社会形象和地位日益低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任何人的形象和尊严除了个人的自我维护,和一定的外界精神支持外,还要有一定的物质支撑。教师也是人,尽管他应该为人师表,可他不能不吃饭。也许可以一两顿不吃,但如果两三天都要饿肚子,那我们就没有理由要求他品德高尚,发扬革命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了。他完全可以扔下学生不管出去找吃的了。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属中等偏上。一般中小学教师的年收入在五万美元左右,比其它一般社会行业要高出大约四成,除此之外,还有很好的社会福利保障,而且还随着教龄的增长有很多加薪升职的机会。在这种良好的物质保障之下,教师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教育事业,不会不得已为了钱去做一些有失“师道”的事。
  而中国的教师特遇到现在为止,虽说绝大部分有所改善,但还远没有达到可以让教师没有生存之忧,可以一心教学的地步。笔者认识一个来自重庆的年轻女中学教师,她已经有七年的教龄,而每月所有的收放加起来还不到六百元,也就够买一件时髦一点的衣服。她说她其实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可这样的生存环境太差了,于是正在想办法离开学校。
  笔者还认识一个在作为沿海特区的省会城市海口的私立小学老师,每周上近三十节课,每月工资四百元。而海口是一个物价水平并不比内地其它大城市低的城市。
  笔者也认识很多年轻的高校老师每月工资也就一千出头。
  所以说,现在中国的很多做教师的确较穷。而象最近北大某教授那样明摆着的月收入就有好几千的还叫穷的教师并不足以说明问题。
  教师一穷,不仅是没有饭吃,或是吃得比一般的人要差,还会有可能穷得失去素质。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有能力有水平的老师因为没有一个合理的待遇而不愿积极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就算发挥了,也不是发挥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可能发挥到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上去了。就算偶尔会在教学上下点功夫,那也极有可能是为了评职称或是应付什么检查。
  我们有理由指责那些不尽职的教师,可以说他们不配为人师表,没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可是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想一想:社会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工作环境?给他们提供一个什么样发展空间和激励机制?
  这些都是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可是我们一直都未能很好地考虑,更不说解决落到实处了。我们到目前所做的也就是每年一个教师节,再评几个先进。但这些措施根本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强大持久的动力,让教师们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所以本人以为,中国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不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同样也是全社会的问题。
  
  三、办学力量方面: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谁都知道办学校是需要钱的。盖房子需要钱,添置教学设施需要钱,而提高教师待遇更需要钱。
  一说到钱,中国人就习惯性地叫穷了。二三十年前的中国人叫穷,三十年后的中国人还在叫穷,而且可能比以前还叫得响。不止是真的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的人叫穷,就是开奔驰、住洋楼的大老板也叫穷;老百姓叫穷,当官的也叫穷。
  可是我们中国人真的很穷么?也许我们自己是这么认为,而据了解有些人可不这么认为。比如人家外国人。就曾听某位老外说:你们中国人现在真有钱!那些出国的,如果是普通市民,也会带上个几十万上百万。如果碰上个贪官携款潜逃可更了不得,小则几千万,多则几个亿。中国的GDP增长速度也证明这些年来,中国人是越来越来有钱了,多得都让一些国家眼红了,甚至于都让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感到威胁了。
  可是我们为什么就是没有钱来办教育呢?说到这里想起曾经在海南某农村看到的一个故事:一户农民,家里有三个孩子,没有一个上学。我们问他为什么不送孩子上学。父亲答道:我自己买酒喝的钱都没有,哪有钱让他们让学?
  如果我们再来用类似的话问某个地方的有关官员:你为什么不给教育拔款,不把学校的危房给修一修?这位官员恐怕也会说:我们连买高级小车的钱都没有,哪有钱办教育?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地方马路修得很宽,办公大楼相当气派,就是学校穷得一蹋糊涂。
  所以笔者认为,当今的中国,教育之所以如此不尽人意,并非是物质力量不够,而更要的是精神力量不足。虽然我们也知道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提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可我们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如果真的要我们的某些官员节省一些公费开支,少吃一顿豪华大餐,少来一次公费旅游,然后多用点钱在教育上,这实在是不大可能的事,至少在目前的社会状态之下。
  不说是能够从别处节省钱来办教育,就是本来该用在教育上的钱,也未必就用在了教育上。一些人一边口头大喊要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一边却脸不红心不跳地挪用甚至贪污教育经费。正因如此,我们的教育部门、学校才由以前的清水衙门变为现在的人人喊打的腐败之地。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中国人口确实太多了,需要接受教育又没有条件接受教育的人太多了。就算咱们的政府官员们真的都把教育当回事,恐怕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解决一些他们权限或是职责范围内的事,而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中国的整个国民教育来个全新的改观。
  中国教育要想极早改变现有的这种“百病缠身”的境况,唯有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但这些力量绝不能是象现在这样的民办教育。现在的民办教育大多数都不能说是办教育,而是办公司办企业。绝大多数民间私有资金之所以投入教育并非以发展国家教育为目的,而是以赚钱为目的。而正规的国民教育是绝对不可以以赚钱为目。
  如果说现在是经济社会,一切都要讲投入和产出的话。那么教育的产出不能是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是高质量的学生和人才。
  我们需要民间资本、商人、企业家都来兴办教育,办小学,办中学,办大学。但不是把学校当工厂,一心想着怎么从学生身上赚钱。
  可是有人要说了,资本都是逐利的,商人也是唯利是图的。不赚钱的事谁干?
  的确如此,不说是商人,就是别的职业的人在做一件事之前都会问:有多少钞票?
  我真的不知道,在现在的中国能不能找到一个可以不以赚钱为目的,而投入教育的大商人或是大财团。我说的这种投入不仅仅是指现在的一些企业为了取得广告效应或获取一个“用有心回报社会”的美名而拿出个几万、几十万捐赠希望工程或办一所希望学校。我说的是能否出现一两所象美国那样的私立学校。
  在美国,私立学校是核心力量,尤其是私立大学。美国优秀著名的大学中有85%以上属于私立大学,如哈佛,史坦福。
  这些私立学校在有理想的成功人士捐赠的基础上建成,归私人所有,由董事会管理。他们不以盈利为目的,股东不得获取利润分成,所有收益用于学校发展及提高科研教学水平。
  美国之所以能出现哈佛这样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是因为以下条件:
  1、有象Rockefeller这样有理想的慈善家。Rockefeller除了捐赠多所大学,还提供了研究资金,在政府尚未看到微生物学的潜力时,他一掷千金,支持加州理工学院等学校创设这一学科,令美国抢得学科发展的先机。
  2、有 雄厚的私人捐赠基金: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一流的私立大学,培养了大批成功的杰出校友。这些校友又对学校慷慨解囊,帮助学校累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这就是所谓的基金。
  3、每个学校都有个性:它们不是枯燥的生产线造出来的陈陈相因的货品,也无法用排名先后的线性思维论定坐次。很经典的例子是DanielGilman,他作为霍普金斯的首任校长,以研究型大学为理想,在短期内创造了奇迹。除此之外,还有具有雄才大略的校长和计算机系主任,把卡内基梅隆铸造成一个以IT革命为宗旨的学校;加州理工大学的校长和副校长把这所原来表现平平的学校,改造成小巧精悍的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邻近哈佛,所以决意发展工科,最终修成正果;西北大学的骄傲则是它有世界第一的商学院;伯克利创立了蜚声世界的自由开放学风……每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各自吸引了有特色的人才,他们在适合的学术环境里尽情发挥,形成人尽其材,各施所长的局面。
  现在的中国不是没有大企业家,不是没有大财团,不然中国人怎么会频频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亮相?我们国家有富人,但是没有真正的大慈善家;有成功的商人,但是没有算得上真正有大理想、,有社会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商人。也许正是如此,我们的富人们才富得有些不得人心,不讨人喜欢。
  我不认为我们办不好教育是因为穷,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我们不把钱用来办教育。我们宁愿把钱用来铺张浪费,用来享受奢华,用来建些毫无用处的高楼大厦及一些过不了多久就又成一片荒凉之地的景观。更有甚者,我们宁愿把钱送给外国人办教育。我们每年大量的人出国求学,要向外国人交纳高昂的学费。而外国人到中国留学,我们所收取的学费还不到中国学生向外国人付出的十分之一都有。
  说到这里,就自然地引出另一个相关问题:求学问题。不是说中国很多学生没有钱上学吗?的确如此。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有钱,但不在你这里求学!为什么?你这里的学校不好!我宁愿花几十万去美国,去香港,也不愿花几万在大陆,即使是北大清华。
  看来问题真的很严重了——有钱办学的,不办学;有钱求学的,也不在你这里求学。如此一来,中国的学校就只能是穷学校,学生也只能是穷学生,当然教育也就是穷教育了。
  不过我想,如果中国现在能够出现那么几个有能力的仁人志士,不用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只要他们想办法办出一所中国的哈佛,那么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4: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怎么排版成了这个样子?很早写的一篇文章,看到最近我们的社会又在讨论有关教育的问题,所以翻出来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4: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佛”教不出政治过硬的,要它干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4: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