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肉之战:窒息在物质里,还是愉悦在精神中?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8 04: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7)

  问:你发明了精神存在度一词,是感知论的一大发现吧?
  答:人们只知道灵与肉之争,灵与肉之战,灵魂与肉体谁更重要?没想到肉体与灵魂对于存在的关系。将人和动物一起放在生存的天平上是错误的,人的精神存在不可能放到科学的仪器下和算式里进行分析和验证。人的精神感知造就了这个物质世界,但却不能用这个物质世界来解释人的精神感知。人是独有精神感知的载体和发生体,必须将人放到精神世界下考量,必须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合并成人的感知世界,这才可以圆满地解释存在,否则,一切理论都是对人类世界的曲解。

  问:人不仅仅只有一个物质世界,对吧?
  答:对,没有纯粹的物质世界和纯粹的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合为人的感知世界,人事实拥有的就是感知世界。
  问:人的生命存在度和精神存在度有冲突吗?
  答:有很大的冲突,生命存在度和精神存在度成反比,精神存在度越高,生命存在度就越低,精神活动耗费生命能量,精神负载会加重生命机能的负担。所以,越是低等级的生命体存在度越高,因为它们的感知活动和能力相对较少。人的存在度较低,是和人的大量感知活动相关,特别是在无意识的感知活动失去控制,即精神意识剧烈运动的状况下,人的生存状态更加堪忧。
  问:人们忽略精神世界不是降低了精神活动吗?
  答:恰恰相反,正因为人们忽略了精神存在,人们的精神无着落、无归依、无目的,无家可归的精神流浪导致精神压力加大,精神负担加重,精神孤独、精神恐惧、精神波动等状况严重,导致人的身体压力巨大,所以,直接危及人的存在度。王东岳的递弱代偿理论解释了这个原理,但他忽略了重要的精神感知因素,这令人遗憾。
  问:人们意识到精神感知对存在度的影响,难道我们可以限制它?
  答: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限制或管理的问题,这涉及人的存在目的和存在意义。生物与人为什么目的存在,就是为了感知,是感知使得生命具有存在意义。但感知量与生命存在度有一个平衡问题,生命是感知的载体与设备,运行着感知过程,如果感知量太大、太复杂,波动太大,就会加大生命的负载,造成生命设备运行失常或崩溃。所以,当生物及人无限或过快的加大感知运动,就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人的生命存在度下降,与人的感知量大幅度提高有直接关系。感知论倡导理性感知就是试图在生命与感知之间实现最佳平衡点,而不是任由感知失控,致使生命的存在度降低而导致人类灭亡。

  问:精神存在度对人有什么影响?
  答:这是个新概念,精神存在是人特有的一种感知态,人凭借精神感知能力成就了自己和成就了世界。但人却并无感知自觉性,人无节制地扩大感知量和加剧感知的剌激性,已经造成了诸多的问题,特别是无意识地增加精神感知活动,形成精神存在度异常膨胀,给生命存在构成不小的压力。人的身体越来越不堪重负,越来越普遍地出现亚健康状态,这就是精神存在度无节制增加导致的原因。人的生命力呈下降趋势,主因不是人们认为的环境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其因就出自于人精神感知呈无节制的失控状态,直到如今,人对此还浑然不觉。
  问:人知道有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吧?
  答:问题出在对精神存在的忽视与不觉,问题的结果不是人们减少或忘记了精神活动,就像一块被抛弃的荒地,它非但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杂草疯长、藤蔓纠缠,藏汅纳垢、一片混乱……其实人的物质性存在只占存在的一小部分时空,人大量的存在时空属于精神性存在,人的各种各样的存在感都是从精神感知活动里取得的,然而,人们竟然只注重物质的感知活动,而将精神感知刻意搁置或只交给了娱乐,迷茫的人只得在精神感知中流浪,这是人类的普遍现象,也正是唯物观造成的长时间的现实结果。依靠精神感知创造了人类文明的人类,却不注意于精神存在的建设,不是将人的精神空间填满物质,便是将终极关怀等精神领域交给宗教信仰。而人甚至将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让精神意识从属于物质存在,或让物质从属于人的精神意识存在,其结果造成精神意识的虚空和物质秩序的混乱,人在两者间无所适从,其实质是将人自己放逐于精神与物质之间,让人一直处于流浪状态。
  问:人对待精神的问题好像很无能?
  答:人们既有的思想体系既主观片面,又相互矛盾,怎可以在人们心灵中建造永久性的居所,有的只是各种主义各种目的各种主观意图的残垣断壁,人心不但荒凉,而且破败。让人最不能忍受的是,人除了有生存的权利,在精神的原野上却被无情地放弃,人从一开始就有孤立感、流浪感和漂泊感,而这种感觉一直伴随一生,没有尽头也不会结束,这让人怎不对人间感到失望?
  问:不能否认有人也乐在其中吧?
  答:人们用物质与金钱来证明自己,整日混迹于声色犬马之中,用物质与金钱来埋没自己和作践自己,这事实上证明了人的无奈与可怜。人的精神需求不能得到有序的排解与满足,人只能转为使用物质替代品,将精神埋没于物质和流浪于当下。那些活在当下、只在当下的呼喊,其实是人精神世界匮乏的可怜哀叹。人没有精神依靠,也没有未来的牵引,只有眼下的自得其乐和及时行乐,这还不是末世的征象吗?

  问:你言重了吧?现在人的生活不还是充满欢乐的?
  答:那是人们假装在生活,生活的快乐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和是似而非的,人们总会觉得生活是不如意的、无奈的和失望的,这和人生命的本质属性相关。任何人都不可能得到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就是:安全、和谐、稳定以及和存在毫无嫌隙的整体的存在感,特别是没有理想、幸福、愉悦的他人环境,无人不友爱,无人不亲密,无人不美好,这才是人需要的精神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才可以彻底无忧无虑、彻底自由解放、彻底无遮无掩地过上纯粹的感知存在生活。(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已在亚马逊、京东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亚马逊、京东搜索:感知新世界,即可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