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表达的感情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2-4-26 19: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诗——浣溪沙
作者;苏轼(宋)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你如果知道苏轼去清泉寺的目的,就能揣测苏轼的心情了。
苏轼当晚难眠,上山清泉寺,寺里有一个大师和他是挚交。恰巧当晚这位朋友也没睡,他俩就作伴在山间漫步。苏轼性格是比较豁达的,一夜的畅叙就足以消散心中的沉郁。
其实换做自己的角度,当你准备上山时,发现“山下兰芽短浸溪”,难道心中没有一丝欣喜吗?又或者称不上欣喜,但这句诗写得朴实生动,足以表明和暗示了苏轼此行心情尚好。因为心情糟透人是不会注意脚下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4-26 19: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①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②。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③。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4-26 19: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4-26 19: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苏轼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4-26 19: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时光的感叹 ,楼上的我也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