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2-5-8 19: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烽火通信 远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烽火作为一种原始的声光通信手段,服务于古代军事战争。从边境到国都以及边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内储柴草,当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燃起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马上派兵相助,抵抗敌人。 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在古史书《周礼》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各国从边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台上有桔槔,桔槔头上有装着柴草的笼子,敌人入侵时,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警报。每逢夜间预警,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靠火光给领台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古人为了使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5-8 19: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 [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 [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 .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 [5]快马传书。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 [7]急脚递: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5-8 19: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烽火通信 烽火作为一种原始的声光通信手段,服务于古代军事战争。当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燃起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马上派兵相助,抵抗敌人。 烽隧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竹简 竹简用的是皮薄而节长的竹子,先将圆竹锯成一定的长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5-8 19: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 [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 [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 .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 [5]快马传书。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 [7]急脚递: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5-8 19: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烽火信鸽驿站甚至有专门从事传递信息的人(民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