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柳的诗词有哪些?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6 | 2006-6-4 2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古诗十九首》(汉)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忘了名字了,不知哪位高人能填?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贺知章(唐)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郡南亭子宴》 张渭(唐)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题潘阳郡汾桥边柳树》岑参(唐)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杨柳枝词九首》刘禹锡(唐)柳色看尤浅,泉声觉渐多。——《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张籍(唐)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杨柳枝词》白居易(唐)……关于杨柳的诗词还有很多很多……待高后世填,努力加餐饭。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6-4 2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为近都门多送行,长条折尽减春风”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赵孟頫的“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乔吉的“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西城杨柳弄轻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6-4 2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别诗词与杨柳  杨柳的千种风姿,万种风情,无不洋溢着诗意。历代文人墨客尤其宠爱它,以柳入诗的大概不下几千首。成为千古名句的就有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杨柳走进诗词,为诗词增色;诗词装扮杨柳,使杨柳传情。  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  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古代人们所处的环境与条件,使离别后的重逢成为十分不易的事情,有的甚至成为永别。离别就这样表现了生命的不自由,为了生命价值的实现,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恐惧,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这一切,都使别离蒙上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尽管春光无限,人们也会黯然伤神。“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方,“烟柳断肠处”道明了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  到了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据《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从汉、唐 以来,这儿不知演过多少人间悲剧,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可见,在灞桥握别的离情有多么深厚,诗人把送别离恨写得销魂蚀骨。“为近都门多送行,长条折尽减春风”,大家送行,走出长安都门,离人去了,长条折尽,春色又减去几分。“会得离人无限意”的杨柳,就这样充当人们离愁别恨的载体,“千丝万絮惹春风”,留下了一串串带泪的故事。这些离别诗都被一种千回百结的愁肠所缠绕,被一种凄风苦雨的色彩所笼罩。直到王维一曲阳关三叠,高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一场清爽明亮的朝雨,洒洗了亘古如斯、哀怨凄苦的“轻尘”,“柳色”更新,终于使离别透露出一种富于希望的情调。  毕竟,“多情自古伤离别”,王维的“朝雨”冲不走诗人们太多的凄凉悲苦与无奈。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景物组成了一个萧瑟飒然的环境,再加一个别酒醒、不见情人的“我”,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片悲愁难己的情怀。“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当年幼柳的嫩枝,如今都已成了衰飒垂老的古柳了,真是历尽沧桑,令人触目伤怀, 词人写折柳送别的人间悲剧,一个“几”字,把多少人、多少代的共同悲哀一笔写尽了。周邦彦的“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表面上看来是爱惜柳树,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元朝赵孟頫的“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描写了郊外杨柳春光的美丽和易逝,以及送客时的惆怅心情。乔吉的“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抒写了浪迹天涯的诗人在旅途上盘缠郁结的愁思。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西城杨柳弄轻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将离恨付杨柳,一片烟水凄迷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离愁别恨,浓郁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难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别离的悲哀流传到后世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情调,所以,成语中有“生离死别”一词,古语里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说法。这种暗色调的情绪,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作为意象,使得离别的伤感充满了春意与诗情。古人说情和景是“互藏其宅”,即情藏在景中,景藏在情中,不是抽象写情,而是写悲喜时藏有景物。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杨柳依依”,“依依离情”,诗人们喜欢以柳入诗,原因大概在此吧。  、  采 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送别  杨柳青青着地重,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韦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周紫芝.踏莎行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车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柳永.雨霖铃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6-4 2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长莺飞二月天,扶提杨柳醉春烟。杨子江头杨柳春杨柳枝词(八首选二)白居易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这个还可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6-4 2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6-4 2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元外二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莫道官忙身老大,既无少年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绝句 僧志南古木阴中戏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6-4 2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失骄杨我失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