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Peutz-Jeghers息肉是什么病,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8-9-25 10: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胃底Peutz-Jeghers息肉是什么病,
保密 | 0个月
来自山东
2008-09-25 10:25:58
2人回复

健康咨询描述:
胃底Peutz-Jeghers息肉是什么病,该怎样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9-25 10: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息肉都为多发性,可发生于全胃肠道,以小肠多见,其次为结直肠,亦发生于上消化道.处理原则是发现息肉即行摘除.内镜下息肉摘除是息肉切除的主要手段,包括高频电凝圈套,高频电凝灼除法,活检钳除法,激光气化及微波透热法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9-25 10: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是胃息肉中的一种,胃里的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或间质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状病变.正常胃粘膜由于粘膜周围萎缩,出现腔内息肉状改变.增生性改变时,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现息肉状改变.增生性改变既可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息肉状改变.胃息肉有单发也有多发者.术者遇一例60岁女性患多发性胃息肉,息肉生长于胃体及胃底部,最大息肉1.5cm,最小息肉0.5cm,都为广基型,息肉色鲜红,突出于胃腔内.经胃镜直视下导入激光切除,术后原胃部不适症状全消失,术后至今身体健康,无任何不适症状,饮食良好.文献报道胃息肉比结肠息肉发病少见,且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常在慢性胃炎时合并形成,单个息肉占绝大多数.
临床分类按最常采用Mings分类法分为再生性胃息肉及肿瘤性胃息肉两大类.
第一类为再生性胃息肉——即为增生息性肉,发病较常见,其比例约76%~90%.分布于胃内的部位不定,多数倾向于发生在胃炎的部位.多发性占多数,直径平均1cm,其表面光滑呈分叶状.息肉由指状细长的嵴和高分化类似于幽门腺上皮被复的扩张腺窝组成.不规则的腺窝呈分支形和囊样变.增生的上皮细胞较大,深染色,单层,核位于基底部,但分裂象少见.胞浆可分泌粘液,PAS阳性.间质为粘膜肌向粘膜表面呈放射状生出的平滑肌束及胶原纤维组成,有时息肉有大量血管瘤样的血管及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上皮细胞的异型性及肠化生不典型.主要是增生再生的结果,恶变者很少.
第二类为胃腺瘤.此病为真性肿瘤性腺瘤,包括腺瘤性息肉和乳头状及绒毛状腺瘤.与结肠腺瘤的组织学和生物学相似.胃腺瘤比胃癌远为少见,约占所有息肉的25%.发生于胃部的粘膜上皮,大都由增生的胃粘液腺构成.
(1)腺瘤性息肉即息肉状腺瘤,发生于胃粘膜的各处,幽门区约占一半,为胃腺瘤中较常见的类型.单发最多见,也可多发.常为广基无蒂,也有时有蒂.体积比增生性息肉大,直径一般约2cm.镜下结构为排列规则的管状腺体,腺体扩张成囊状的偶见.腺体被复单层柱状上皮,排列较密,细胞浆少,粘液分泌活性减少,核深染呈柱状,体积大小一致,可见核分裂象.常见有肠上皮化生于腺体中,间质主要由富含血管的纤维组织构成,而其中可见有程度不等的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2)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发病在临床中极少见到.肉眼观察可呈乳头状及绒毛状,常为广基无蒂,镜下结构为柱状上皮细胞被复分支状含血管结缔组织索芯组成.事实上,以上两类腺瘤常混杂存在于同一息肉内.直径超过2cm的息肉,常有腺体异型性增生,甚至发生原位癌和浸润癌.异型性增生的腺体表现在腺上皮由高柱状变为低柱状,核分裂象增多.立方形,粘液分泌减少,嗜酸性胞浆增多,并且核增大,染色质增多,核排列不规则.在发生原位癌时,以上所述异型性变化加重并同时出现腺体生芽及表现腺体背靠背.文献报道有25%~72%的绒毛状腺瘤出现恶变,转移约12%.
(3)胃的特殊性息肉①错构瘤性息肉;临床中错构瘤性息肉可单独存在,也可与粘膜皮肤色素沉着和胃肠道息肉病(Peutz-Jegher综合征)共同存在.没有伴随肠息肉病的胃错构瘤性息肉,局限于分泌胃酸区的胃上部,为无蒂和直径小于5cm的息肉.在P-J综合征中,息肉较大,而且可有蒂及分叶状.组织学上错构瘤性息肉具备正常成熟的粘膜成分的不规则生长,粘液细胞增生,混杂有壁细胞和主细胞.腺窝呈囊性扩张.平滑肌纤维束从粘膜肌层向上呈放射状,将正常胃腺体分成小叶.间质为轻度水肿充血.小的错构瘤性息肉于镜下活检可见完整.而较大的息肉活检仅可见到增生的表面及腺窝的上皮.②异位性息肉;主要由异位的胰腺或Brunner腺构成,也有包括在错构瘤性息肉范围内.沿胃大弯,尤以幽门及窦部几乎单独可见的异位胰腺,常见的表现是幽门阻塞.肉眼观察异位胰腺为一狐立的凹陷的无柄的结节.在组织学上胰组织最常见于粘膜下层,以致内镜活检时可漏诊,异位胰腺有时也可出现在粘膜层,可见腺泡,导管及Langerhans岛,可混有Brunner型腺体.如被平滑肌包围时即成为腺肌瘤.异位息肉于十二指球部最常见,也可见于幽门和窦部.其表面常形成溃疡.在组织学上粘膜和粘膜下层可见正常的或者囊状的Brunner腺与平滑肌束.
(4)幼年性息肉病息肉发生于胃的所有部位.以胃窦部数量最多而且体积最大.伴有增生性和腺瘤性息肉,体积从0.2~4cm大小不等,表面平滑,组织学上为弥漫散在的被复单层柱状上皮的成熟粘液,及浆细胞,淋巴细胞和一些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疏松,水肿和充血的间质构成.偶见乳头状突起的腺体.其中一些腺体成囊状,充满粘液.无粘膜肌改变.被认为这种息肉为良性且具有错构瘤的性质.Cronkhite-Canada综合征:是一种稀有非遗传性胃肠道特殊性息肉病.临床所见有皮肤色素沉着,脱发,低蛋白血症等症状.组织由被履单层柱状粘液上皮的单形腺体及充满粘液的囊以及浆细胞和中性白细胞浸润,充血水肿的间质所构成.隶属腺瘤性息肉,也可是炎症增生性或充血息肉.
广州华爱医院祝您健康,如有需要欢迎继续咨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