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物流前景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7 | 2005-8-13 12: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地处中部和西部的交接地带,在开发西部的宏观战略中具有成为一个大的DC的潜力,毕竟物流节点的分布不完全决定于经济发展状况。但在一个政策相对滞后的省份,物流,这个受宏观政策影响极大的行业,会有大的发展吗?欢迎大家讨论,也愿意结识在合肥的物流同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8-13 12: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VS芜湖:物流双城之谋
--------------------------------------------------------------------------------
2004-8-30
近年来,物流业发展红红火火。各地纷纷把物流业培育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两大主要经济城市,合肥与芜湖自然不会放弃在物流业发展上的“惊人一搏”。
  优势比拼
  先来看合肥。合肥是安徽省省会,经济发展遥遥领先于兄弟城市,2003年GDP为478亿元,是芜湖的1.66倍,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齐全。2003年全年完成交通货运量4640.02万吨。除了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几十家大型企业、繁荣的零售与批发市场外,更汇集了一大批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进入安徽的外地企业一般也把合肥作为安徽地区物流配送中心的首选。
  具有如此良好的条件,合肥市自然把建设安徽物流中心作为自己的目标。2002年12月,《合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合肥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评审,提出要以合肥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为核心,带动合肥现代物流业发展和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
  再来看芜湖。芜湖拥有长江安徽段最大的港口,是安徽最大的出口通道,毗邻经济发达的上海经济圈,位于皖南铁路的门户,更具有悠久的商业底蕴。近年来,芜湖开发区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大型家电企业入驻,以“奇瑞”为代表的汽车行业、以“海螺”为代表的建材行业高速发展,芜湖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制造基地。
  与合肥相比,芜湖在物流业发展上的底气毫不逊色。《安徽省“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加强合肥以客运为主、芜湖以货运为主的组合型综合交通主枢纽建设”,其中,“合肥以客运为主,成为全省旅客集散中心;芜湖以货运为主,形成辐射全省、宁汉长江沿岸和宁西铁路沿线的区域货运枢纽”。
  要素分析
  货源、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与物流企业、政策支持、信息系统、人才等,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物流业,这些要素一个都不能少。
  首先看货源。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运输数量大。其次,我省是产煤大省之一,煤炭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各省区前列,钢铁、水泥等运输量也很大。粮食运输全省比较均匀,煤炭集中在皖北,钢铁、水泥皖南较多,从省内货源需求上来看,合肥、芜湖各有优势。而外省进入安徽的货源主要是消费品,合肥作为全省的经济中心,是进入安徽的首选城市,具有更多的优势。
  再看物流基础设施。合肥铁路目前还不够发达,但如果东西向的西安至南京铁路的西安———合肥段建成,将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合肥位于安徽多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汽车运输可在6小时内到达全省各地,优势非常明显;合肥骆岗机场的航空运输远远强于芜湖机场;合肥依托南淝河的水运则能力非常有限。比较起来,芜湖港是安徽省境内长江水路第—大港,是长江下游物资集散的重要港口之一,航运优势十分明显。
  物流企业方面,合肥目前有几个较大规模的企业,而芜湖还没有形成较大的物流企业;关于物流园区,从全国形式来看,物流园区能否真正发挥还很难说,因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已建成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有60%的能力处于闲置状态。
  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供需方信息系统的采用程度、物流企业自身信息系统的完善性,决定着物流业的发展层次与水平。比较起来,合肥是省会,拥有50多所高校,合肥软件园年销售额十几个亿,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至少领先芜湖五年。
  最后一个要素是物流人才。物流业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物流人才,而目前物流人才奇缺。物流业现有从业人员大部分来源于以前的运输企业,没有经过物流专业教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方面,合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科大、合肥工大2004年开始招收物流工程硕士,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去年开始招收物流专业本科生,物流师培训也很红火。从城市吸引力来看,未来合肥更加容易吸引物流人才。
  深度思考
  城市发展物流业的目标是什么?物流业本身能产生良好的效益,增加就业,而其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降低整个社会物流成本。安徽资源运输量大,物流成本更高。如果物流成本比重降低1%,相对于396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可增加收益40亿元。尽管效益如此诱人,并不能说明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把物流业发展为支柱产业,而应该根据城市功能、发展战略、经济基础、基础设施等情况,经过科学论证,确定物流业的发展定位。
  安徽省物流中心如何评价?作为省级物流中心,物流货运量、物流收入必须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但目前缺乏有效的统计方法。目前国内物流业处于多头管理的分割状态,缺乏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用哪些指标评价城市的物流作用,还有很多争论。同时,省级物流中心应该是对全省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这些贡献包括直接为企业降低的成本、拉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增加社会就业等等,但如何度量,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物流业发展中,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硬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如河流、特殊的地理位置等;二是人工投入的物流设施,如道路、仓库等。软件则包括管理体制、人才、企业管理水平、信息系统等。有效的物流业应该是软硬件的完美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在城市物流业发展中,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并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体制、管理、人才等软件因素。
  合肥和芜湖谁能执安徽物流业牛耳,不取决于两地的硬件条件,而取决于市场、取决于两个城市物流行业的企业如何按照市场规律运作。
  目前,“联邦快递”等国内外物流企业已经跻身安徽市场,更多的跨国公司环伺左右,安徽物流业的发展,已经不是省内企业之间、城市之间的较量,而会逐步和世界物流融为一体。加快发展安徽物流业,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紧迫任务。
  丁斌本报星级记者章玉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8-13 12: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log果然厉害,我们当地报纸的文章你也能关注到,呵呵,再来一篇!
物流发展蓝图“出炉”
打造合肥长江淮河三大物流区
本报讯:记者昨天从省运管局获悉,我省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近日在合肥通过专家评审。
该规划报告提出建设“三大物流区域,五大物流系统,五个物流园区和13个物流中心”的交通物流框架。即完成对长江、合肥和淮河等3大交通物流区域物流基础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安徽省快速货运、专业运输、城市配送、多式联运和3PL五大物流服务系统;重点建设芜湖、安庆、合肥、蚌埠、阜阳五个物流园区和13个市级物流中心。
(朱德秀 本报记者 刘建昌)
新安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8-13 12: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觉得安徽的物流前景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8-13 12: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安徽有很多的制造型企业,有物流发展的现实需求,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随着徽杭高速的开通,政府越来越注意对省内道路网络的升级与完善。
不利的方面有,政府更热衷与把安徽建设成一个汽车制造业的大省,而不是物流的关键节点,虽然汽车业对物流也会提出很高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的服务意识薄弱,依我个人之见,这才是所有立志在安徽做物流的人士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8-13 12: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政界人士的作风问题对安徽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一种偏激的说法,安徽的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不是被竞争挤垮的,而是被各级地方官员整垮的。安徽的各级地方官员在这方面实在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同时起步两个私营企业,一开始的发展势头都很好,而在安徽很快就会倒下,而在江浙一带却能继续还好的发展?其实,还是一个意识问题,安徽的地方官员认为当官是为了管老百姓,而不是服务于老百姓!!在安徽,一个私营企业刚开始盈利,各级地方官员就开始以各种名目来企业吃拿卡要,最终是肥了地方官员的腰包,而私营企业却黄了。

——一个远在异乡的安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8-13 12: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道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8-13 12: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的效力确实重要,在此之外,我们还有什么优势与劣势呢?
想听听朋友们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