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pdf)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9 | 2006-4-17 1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总体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7 1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仓库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军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7 1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局部战争看美军的物流保障

战争是对一个国家军事物流实际保障能力的最好检验。从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1999年爆发在巴尔干半岛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推翻阿富汗塔利班的战争,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经过这几次实战,美军根据战争需求的不同,采取高效的物流保障策略,已经形成一套特点鲜明的物流保障体系。研究美军军事物流发展的特点,对于我军在新时期做好军事战争准备工作,提高我军军事物流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军军事物流发展的新特点
高技术局部战争呈现高强度、高消耗的特点,势必要求强大的军事物流体系作支撑。尤其是通过这几次远距离作战,美军认识到建立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现代军事物流保障体系是赢得战争的关键,且为此倾军之全力、竭国之所能建立起极具特色的现代物流保障体系。
1.多层次的军事物流网功能完备、配套齐全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就在海外占据了大量的军事基地,屯兵黩武并用于储存军用物资。战后这些军事基地经过大幅度扩建、增加和调整,逐步形成了一个与美军战略方向相一致,以本土基地为核心,以海外中间基地为桥梁,以战区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多层次配置的军事物流网。正是由于具备了完善的军事物流网,美军才能够储存大量的军用物资,并将这些物资由美国本土或欧洲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往遥远的海湾、中东前线,及时满足了美军的作战需求。
美军物流网配套齐全功能强大。物流网点是军事物流体系的起点和基干,也是各军竞相构建军事物流网的首要出发点。美军所倡导的“聚焦式”后勤就是以物流网点为依托展开物资保障的最佳样板。有鉴于此,美军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展开了“三种物流网点”的建设。“本土物流网点”:美国防后勤局是美军的联勤保障机构,下设5个物流网站:弗吉尼亚贝尔沃堡国防油料补给中心、费城国防工业补给中心、俄亥俄哥伦布国防补给中心、弗吉尼亚里士满国防补给中心。这5个物流网点负责采购和管理美军各个军种和一些政府机构使用的通用物资,如油料、食品、被装、药材、电子器材等。“近海物流网点”是一种人造的、在海上可漂浮移动并且具有机动保障能力的多用途近海物流网点,装备有全球定位系统和查询装置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它能够及时满足前沿部署部队的作战需求,陆海空三军均可使用,大大地提高前送和保障部队的能力。“海外物流网点”是美军海外部队的生命源,散布于其盟国的各战略要地,这些贮备物资大大地减少了部队展开以及调动部队所需的空运次数。2000年美军在欧洲的陆军贮备3个重型旅的装备,其中2个在中欧,1个在意大利;在西南亚,陆军共储备2个重型装甲旅使用的装备,可为4个军种提供物资保障。
2.物流装备先进,海、空运输能力强大
美军在这几次战争中投入了除核、生、化武器之外的所有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了保证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充分发挥作用,美军也投入了大量现代化的军事物流装备。这些物流装备包括:载重量可达120吨的空中运输机、多用途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能够充当空中油料仓库的空中加油机,以及排水量为4~4.8万吨,长205~250米,航速为17节以上的海上预置船等巨型运输装备。这些装备既是得力的运输工具,也是一座座浮动仓库,集储存和运输为一体。
物流装备是物流网的直接载体,美军具备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装备。轻型载荷搬运装备,特别是货盘装载系统的自装能力与巨大的载重能力,是向战场任何地点运送弹药的极好平台。美军载荷搬运系统的作用可以扩大到运输所有类别的补给品,这样就创造出了更大的载荷搬运能力与一些增补性的功能。集装箱滚装平台是载荷搬运系统平板货架的换代产品,适合于由货盘装载系统或重型高机动战术卡车载荷搬运系统反复使用,并可装入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C或ICC干货集装箱,载荷最多可达16.5吨,无需填塞或紧固材料。巨型载荷搬运装备的启用帮助美军实现了其全球军事战略,海外部队的后勤保障主要依赖于这种独一无二的巨型载荷搬运装备。
3.军地兼容程度高
近年来,美军十分注意借鉴民间物流的经验和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供货商直接保障方式便是其最成功的经验,军队物资保障机构与地方供货商签订采购合同,由供货商直接将物资供应部队的物资保障方式,减少了物资供应环节。由于军用补给仓库和军事物流机构都退出物资供应过程,从而减少库存投资,大大降低了相关费用。这一直供方式还提高了军队的保障质量。实行供货商直接保障后,部队可以从网上浏览直接供应商提供的所有物资,全面了解所需物品的价格和订购情况,以优惠的价格订购最适合的物品,从而获得更加满意的高质量服务。目前,美军实行的供货商直接保障的物资已有给养、服装纺织品、医疗器械和汽车配件等。由于这种兼容程度相当高的军事物流体系的存在,为美军在采取军事行动前快速的物资储备、运输提供了巨大优势。科索沃战争前期,美军方使用商业运输物流服务供应商担任军事物资的运送任务,通过租用商船、民航飞机把大量的作战物资、器材、装备,甚至人员运送到临近地区。同时,因美军在建立军事物流标准体系时,已经充分考虑到军地兼容的问题,军用物资使用的外包装,装卸搬运设备等都采用与民用相一致的标准、尺寸,所以在租用非军用运输装备时,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间,保证运输的效率。
4.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
为了使物流活动准确高效地实施,美军使用了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如军事海运局使用了“联合部署系统(JDS)”,协调物流的海上运输。该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和卫星通信网与其他指挥系统相联,从而把战场所需求的物资按预定的时间运到指定的地点。军事空运司令部使用了全球决策支持系统(GDSS),指挥和协调“沙漠盾牌”行动中的空中运输,该系统跟踪和指挥运输机完成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运输。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美军提出了全球资源可视系统的概念。该系统将自动识别技术、全球运输网络、联合资源信息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综合在一起,使得部队指挥官可以不间断、可视化地掌握全部资源的动态情况,全程跟踪“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物流保障效率。正是依托该系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后勤信息处理中心仅有1500个工作人员,却使数万部队的输送、数亿元的开支,以及几十万种不同型号、规格的装备物资供应顺利进行。
二、对我军军事物流发展的启示
1.大力加强军事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新时期我军制定的打赢一场局部高技术战争的策略,迫切需要快速持续机动的物资保障,而我军薄弱的物流基础设施是制约我军物流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物流布局是我军后勤建设的重中之重。
首先,科学高效的物流网点建设与布局。我军后方仓库众多,但大多数是中小型仓库,无法满足未来战争对物资快速持续供应的需要,迫切需要大型的物流中心。尤其是面临强敌入侵的跨海登岛作战,我军东南战区的物流保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建立科学高效的物流布局是一项急需完成的战略任务。传统上陆军物资供应靠公路、铁路,空军物资供应靠隐蔽的高山沟壑,海军物资供应依江临海,但根据现代信息战争的物资保障标准,物流整体结构不科学,配备整体合力低。所以结合我军实际战斗力以及特殊的战场环境,科学定位物资流动的主要方向、定量分析物资流动的单位流量,遵照陆海空三军的具体物资保障需要,探寻物流结合点,重新规划物流的整体布局,是一件关乎军事物流全局效益的重大举措。
其次,加强物流网线建设与布局规划。我国交通网呈现出东密西疏、前少后多、纵强横弱的格局。具体表现为“3个不适应”:(1)战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战时立体、快速输送保障需求不相适应;(2)运力准备与战时紧急、跨海运输保障需要不相适应;(3)交通线的防护、抢修能力与战时持续、通畅的交通保障需求不相适应。部分地区的交通基础建设贯彻平战结合要求不够,交通线的防护能力先天不足,缺乏对重要运输线路的伪装保护和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快速隐蔽。为此必须完善铁路、公路、港口、航空基础建设。加强军事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是我军未来军事物流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站在以打赢未来战争为目标的高度,对物流基础建设进行规划。
2.加快实现军事物流现代化
要迎接世界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加快推进军队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实现军队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进而全面提高我军的实战能力。军事专家普遍认为,信息化是未来军队建设的必然方向。我国军队正处在信息化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信息化水平还有明显差距。只有把我军建成一支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现代化军队,才能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3.提高物流装备技术含量,实现快速远程保障
现代战争具有突发性强、作战节奏快、作战强度大、物资消耗大、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需要各军兵种的全面协同,需要各种先进武器装备迅速部署到位。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打保障能力的仗,将先进的军事物流装备投入战争保障,能够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加保障的时效性。以大型军用运输装备为主体的空中、海陆运输可快速、灵活和有效地保障作战人员和物资的供应,能够快速远距离地提供机动能力,从而成为部队战略开进和快速部署的重要支柱,成为战争物资和武器装备后勤供应的关键手段。目前,我军已经研制出运载能力强大的先进运输装备,即将投入批量生产配备部队。
物流系统与作战系统的和谐发展,使军事物流以机动能力和投送能力的形态直接成为战斗力的组成部分。当今世界的各主要国家,都把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和投送能力作为质量建军的重要内容,都将平战结合作为优化结构的有效途径。快速机动是战斗力的"倍增器"。特别是地域辽阔、疆界漫长的国家,如果仅靠部队数量,实施人海战术,拥兵再多也难敷其用。因此,要大力发展军队战略投送能力,采用前沿存在加兵力投送的方式来进行部署,最终实现优化部队结构,减少平时养兵数量。
4.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对通用战备物资储备实施军民兼容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通用战备物资实行军民兼容的储备方式,不仅是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保障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与现行的物资储备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其一,从战役物流保障的供应环节看:一方面,由于集团军后勤目前还不是一级保障实体,战时部队所需的各种物资主要以各方面军后勤—分部—兵站筹措供应;另一方面,由于集团军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中,主要担负机动作战任务,其本身也不可能携带大量的作战物资随军行动,要做到部队机动到哪里,物资保障就供应到哪里,这从客观上要求战区后勤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力量,走以军队兵站供应为主,就地筹措为辅的路子。
其二,从未来局部战争物资消耗的特点看:随着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和高技术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军队作战消耗的物资品种繁多,而且消耗的品种数量更加惊人,这点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都已经得到充分印证。
其三,从未来局部战争对后勤保障的要求看: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突然性、立体性、机动性增大,节奏明显加快,临战准备时间紧迫,战役和战斗间隙大大缩短,要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要求物流特别是战役中的物流必须提高快速反映能力和快速保障能力。
其四,从目前军队独立储备的现况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单一封闭的物资储备方式的影响,军队在物资储备上片面地追求军事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现行的战备物资储备方式,既不适应未来局部战争物流快速保障的需要,也不适应新时期加强军队质量建设、走精兵之路的客观需要。如不尽快改变,必将阻碍后勤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制约后勤保障力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7 1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确后勤”:军事后勤变革的聚焦点
发达国家军队在推进军事战略转型的过程中,率先开始了对后勤保障新模式的探索。1991年海湾战争以后,美军经过对传统保障模式的深刻反思,借鉴“沃尔玛”等现代物流公司的高效经营模式,将“即时后勤补给”的理念应用于军事后勤变革,取代了此前的“以防万一”式的后勤补给战略,并将这一模式成功地运用于伊拉克战争。美军的这一做法,在世界军事后勤领域的变革中掀起新波澜。
  未来20年,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以军委江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认真研究后勤变革的时代背景和战略环境,大胆推进军事后勤领域的新变革:以信息化作战需求为牵引,以提升保障力为目的,科学调整后勤组织结构,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对保障对象提供全维、快捷、准确、及时的后勤保障,形成适时、适地、适量保障的“精确后勤”新模式。把握后勤变革的主流走向确立“精确后勤”战略模式
  从全球范围看,强国军队都相继开始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后勤补给战略的转变,其深层次原因是加速完成战略转型。2001年,美军联合作战实验室根据国防部《2020年联合作战构想》,提出了“快速决定性作战”新概念。这一概念被美国国防部选定为实现“2020年联合作战构想”的主要作战样式。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实际上,在这一理论背后就是“即时后勤补给”构想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使精确打击和制信息权成为夺取战争主动权的主要手段,战争节奏和进程明显加快,要求后勤必须快速反应,实施精确高效的保障。伊拉克战争初期,美军担任地面主攻的第3机步师长驱直入,一天推进170公里,这种背景下的后勤保障,如果不能在“精于计算”的前提下做到“即时补给”,只能陷入疲于奔命。
  “精确后勤”理念在高技术战争中应运而生,成为信息化战争强有力的支点。专家指出,“今天的战争没有必要建立大规模的资源储备,而是需要标准很高的技术系统的支持”,“一切物资只是按需要的量,在需要的时候投放到需要的地点,而没有为应付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储备”。由美军首开先河并付诸实践的“即时后勤补给”理念,将在世界军事后勤领域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当前,除美、英之外,日本、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调整军事后勤发展战略,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加速推进军事后勤变革,按照“合理够用”的原则,构架后勤建设模式,逐步由人力密集和数量规模型后勤向科技密集和质量效能型后勤转变。“精确后勤”势必成为世界军事后勤发展的主流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7 1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毋庸回避,我军后勤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必须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大趋势,站在军事变革的前沿思考后勤变革问题,改变传统的重规模数量、轻质量效能的保障思路。应当看到,传统的后勤保障模式是适应机械化战争形态而产生和形成的,随着现代高技术战争向高速度、快节奏、高强度方向发展,靠人抬肩扛的作业方式,靠手工抄写、电话传递的信息传输手段,已经远远滞后于信息化战场。我们必须认清严峻的现实,在后勤保障模式上来一个革命性转变———坚持以科技密集和质量效能为原则,把传统的“粗放型”后勤转变为一体化的“集约型”后勤,从“概略保障”、“模糊保障”转变为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走“精确后勤”之路。以信息技术一体化为主线打造“精确后勤”建设基础
  信息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精确后勤”也必须以信息技术的推动为前提。美军的后勤变革是以日益膨胀的综合国力和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海湾战争之后,美军充分利用新军事变革的有利时机,率先以信息化战争为背景谋划军队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战体系,以确保在21世纪继续保持全球军事优势。美陆军的第一个数字化师已经在伊拉克战争中投入使用,到2010年前后计划再将一个数字化军投入战场。美军的目标,是用大约50年时间彻底完成对传统后勤的信息化改造,建设一个投送型的、以配送为基础的、能够对作战部队实施精确保障的精干、高效、灵活的数字化后勤系统。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不但在作战行动方面更加突出发挥信息战的强势,而且在后勤保障方面,也强调发挥信息优势,广泛使用了自动识别技术,快速准确地获取、检索和传输数据。毫无疑问,信息化战争呼唤信息化后勤。面向21世纪,我军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作为军事后勤变革的核心,加速后勤信息化步伐。
  首先,加快建设无缝链接的后勤指挥信息系统,提高后勤指挥调度自动化能力。建立“精确后勤”的关键,是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集中整合我军后勤信息资源,彻底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条块分割、支离破碎、信息系统不兼容、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建立覆盖???笄诘囊惶寤?畔⑾低常?佣?芄欢晕蠢?军事行动所需的保障力量、保障物资、保障能力进行精确计算,准确投放,实现集后勤管理、后勤指挥、后勤通讯、后勤保障于一体的后勤指挥自动化,实现全军后勤的实时调度指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7 1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建立完整的后勤全资产可视系统。全资产可视系统是实现“精确后勤”的中心环节,是后勤信息化的触角,它能够实时获取保障对象的需求及物资供应的类型、数量和流向等信息,从而实现全时段、全方位、全过程的供应保障。“可视化后勤”的关键是传感装置和技术,这是实现“即时后勤补给”的信息平台。伊拉克战争前,美军根据对战争进程的预测,只储备了一二周的后勤物资,其他则通过比较完善的全资产可视系统实现了即时后勤补给,即避免了物资的不必要流动和浪费,又提高了作战效益。从发展趋势看,“可视化后勤”把人们的观念“又厥泳?ⅰ⑻箍撕头苫???湮?厥又钊绱?衅髡饫喽?鞯淖饔谩薄?/p>
  我军在“可视化后勤”的建设方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进行了探索。例如,以建设可视化仓库为思路研制的二维条码管理系统,运用可视系统对部分军需给养实行网络调剂,把军地油料库站纳入可视化网络而实现油料军地联供……这些都为实现“精确后勤”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今后应继续组织力量抓紧研制和开发获取后勤资源信息的各种自动识别技术和装置,如条形码及判读器、射频识别装置、GPS定位系统等等,尽快提高后勤感知能力和信息综合能力,使“精确后勤”走上快车道。加强物流中心和投送手段建设努力提高战时快速输送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7 1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军变革保障模式,实施“精确后勤”战略,重点之一就是加强大型物流中心建设,增强战略配送能力。军事物流是一门新兴科学,发达国家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早,而我军对它的研究相对较晚。从伊拉克战争来看,军事物流中心的作用不可低估。战前,美军在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开设的大型军事物流中心,与美军在海湾地区的常设军事基地相配合;战中,则极力追求从军工生产车间到前线散兵坑的全程物流精确控制,并实行快速投送。我军应该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改变物资分散存储、分散筹措和临时开设预储基地的做法,集中建设一批大型物流中心,把传统的按专业划分的物流模式转变为按功能划分的物流模式,实行模块化组合,搭建分布合理、运转快捷的物流配送网络。此外,还应该开发应用先进的军事物流技术,打破军兵种界限,充分利用我军物流资源,实行物资集中管理和配送,为应付突发事件、实施大规模投送创造条件。
  投送能力问题是建设“精确后勤”的一个关键问题,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表明,投送能力弱,往往是制约“精确保障”的“瓶颈”。无论是从战略层面还是战术层面来讲,解决投送问题都不应过分依赖公路、铁路运输投送,而忽视发展海空战略输送能力,否则,战时将受到极大制约,无法满足高技术条件下的陆、海、空、天、电多维立体作战的要求。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战场环境复杂,铁路、公路易遭敌空袭破坏,而依靠海、空快速投送实施保障,才有利于实现保障意图。为此,应围绕主要作战方向,加大投入,发展空、海快速投送装备和工具,着重提高空中和海上运输能力,有效提高即时快速反应和投送能力。空运应重点提高重装备快速输送能力和战役战术垂直运输保障能力,海运应重点提高快速机动能力。加强我军战略输送能力建设,是一个牵动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应该统筹规划,分步建设。把优化结构摆在突出地位建立科学高效的保障体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7 1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精确后勤”的重要依托。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不仅改变了作战手段和战争形态,而且改变了军队结构,发达国家军队在结构优化方面都采取了力度较大的举措,以求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特别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立即总结经验教训,着手调整和改革军队组织结构。我军后勤结构应瞄准“精确后勤”的要求,抓住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发展的历史契机,通过广泛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对传统的“松散型”后勤进行彻底变革,促进整个系统中“条条”与“块块”的整合。实施“精确后勤”战略,应从理顺和完善联勤保障体制入手,深化联勤体制改革,根本改变后勤保障的分散状态。建成“三军一体、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大联勤”保障格局,下决心解决后勤结构不合理问题。从外军的情况看,美俄等国的军队战勤比例一般保持在1比0.7—0.8,而我军战勤比例较高,后勤专业结构比例不尽合理,战略战役战术三级后勤中战役比例过大,这些都制约着后勤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保障效率。实施“精确后勤”战略,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结构比例为保证,把已经过时的物资管理以及明显具有“办社会”性质的保障任务坚决舍弃掉,压缩摊子、轻装减负,为后勤转型铺平道路。(解放军报2003年09月23日第6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7 1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
我也是研究军事物流的,能否相互交流,共同进步.emaiL:[email protect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7 1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来看看,新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