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机资费“破冰”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7 | 2006-4-13 1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信息产业部在其官方网站宣布,信产部经与国家发改委协商,批复同意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对北京地区手机资费整体水平下调,新的资费方案将包括4档全球通话费套餐以及针对全球通和神州行的接听套餐,新资费方案将比北京现行资费标准出现大幅下降,这一调价方案将从本月起实行。
 引人关注的是,在信产部和发改委批复的资费套餐方案中,一向以“高端”形象示人的北京移动全球通品牌,其本地通话最低降至0.15元/分钟,这是北京地区全球通首次出现大幅全面降价。同时,新资费还包括10元和20元的被叫套餐,套餐将使接听资费降至0.02元/分钟,这也是北京地区首次出现接听“包月”。>>>>>
  相比北京移动已经确定的大幅降价,昨天,信产部并未公布北京联通的资费调整幅度。据了解,北京联通的资费调整方案也已经送交信产部,预计信产部的批复将在近两日内完成。
  “现在信产部的批复还没有确定,因此北京联通的资费方案也没有具体细节。”昨天,北京联通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该人士同时称,在北京联通送交信产部的调价方案中,其降价范围和力度均高于竞争对手北京移动。“我可以肯定的是,北京联通调价后,新价格将非常接近单向收费。”
  记者随后从知情渠道获悉,在北京联通报批的降价方案中,包括GSM和CDMA的全部用户均被涉及,这意味着北京地区130—133的全部用户均将有望获得话费的大幅下降。相比北京移动10元和20元两种被叫套餐,在北京联通申请的被叫包月中,其包月费可能在5元以下甚至更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3 1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费下调引发三大疑问
  千呼万唤的手机资费下调终于惠及北京,消费者在肯定此举措的同时,也产生一些疑问,并希望这些优惠措施能真正普及每一个用户。
  为何下调只针对高端用户?
  针对此次资费调整,北京移动方面表示,北京地区的资费套餐一直存在,应该还会有新的,但具体情况还不好说,目前还没到公布的时候,也不方便透露具体的出台时间,但是,5月份的资费调整主要集中在全球通层面的高端客户。
  联通方面也透露,此次调整主要是针对高端用户,低端用户资费不怎么动,因为目前两大运营商在北京地区的低端用户,由于经常采用一些促销及套餐业务,导致资费都已非常低,如动感地带和如意通等。
  北京市人大代表包玉良昨天表示,对此次调价方案还需仔细研究,但电信资费下调不能仅限于高端用户,应当让普遍用户充分享受到通讯工具的优越性。保障人人享有通讯权利并满足其需求,不仅是通讯服务问题,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
  不使用套餐就难享优惠?
针对北京移动手机资费调价方案,在某媒体工作的高小姐认为,北京手机通讯资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早就应该下调了,政府能有如此动作,也希望能再加大些力度。
  在北京某广告公司工作的赵先生表示,因为他每天使用的资费远远超过套餐范围,如果能下调资费肯定会省不少。
  而移动用户刘先生则表示,这次调价主要集中在套餐方面,对于非套餐的移动业务没有涉及,像他一样没有使用移动套餐的消费者,还享受不到优惠。
  移动用户张小姐也表示,虽然被叫套餐接近单向收费,但一般购买套餐的消费者,肯定不会超过其套餐范围,所以资费优惠可以说不是太大。
  在北京移动手机资费开始下调的同时,中国联通北京地区手机资费下调方案也正在酝酿中。对此,联通用户钟先生表示,希望联通的资费调整方案不要仅仅停留在套餐方面,让更多消费者得到实惠。>>>>
  怎么不触及月租费等焦点?
“从目前公布的北京地区手机资费下调方案来看,降价不彻底也不到位,没有涉及消费者反映最强烈的月租费、双向收费、单位时间资费偏高三大问题。”昨天下午,曾经参与北京市消协共同呼吁手机资费降低的专家、北京市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表示。
  邱宝昌说,此次的中国移动北京地区手机资费下调,只限于全球通的四种套餐用户,绝大多数不使用套餐的移动用户,享受不到这种优惠,还不到位、不彻底。
  邱宝昌同时说,目前市场上很多电信运营商是通过套餐等其他方式变相单向收费,降低资费的,但由于电信基本资费是国家定价的,这种企业的单个行为实际上打了“擦边球”,违反了价格法的有关规定。
  他因此建议,电信怎么调价不能由信息产业部门单方面说了算,应该进行公开听证,召集经营者和消费者坐在一起,听取他们对月租费、双向收费等热点问题的意见,同时也应向社会公布电信资费的价格成本如何构成,怎样计算,定价依据是什么。
  一直关注电信资费问题的北京市消协有关负责人昨天告诉记者,他们也是刚刚听到手机资费调价的信息,将向信息产业部了解具体情况。等到北京移动和联通的调价方案都公布出来后,消协可能会出来一个书面意见,如果仍然有多数消费者不满意,消协还将继续对电信资费、月租费等问题进行呼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3 1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信公司为何不明明白白地降价?
  既然通信公司已经决定要让利消费者,为什么不明明白白地降价,而要通过套餐形式呢?作为通信行业的专业人士,项立刚分析说,单向收费是一个全国性的政策,需要经过国家相关部委的论证、审批。目前,有些地方的收费接近单向收费,但也没有明确,只能采取目前的套餐方式对资费进行下调。
  郭海涛也认为,今天被消费者关注的这个方案,实际上只是信息产业部对中国移动北京地区资费报告的一个批复,不是我国电信资费调整的思路。
  因为目前我国对手机收费的办法并未调整,所以作为运营商的中国移动,或者是中国联通,只能在国家的资费方案中做调整,比如说通过套餐的方式优惠资费,而不能自己就决定单向收费,或者取消月租费等。
  项立刚还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虽然有花10元接听500分钟的被叫套餐,算下来几乎等于免了接听费,但如果完全实行被叫免费,那么电信运营商需要面临很大风险,每个人少付10元钱,北京有上千万的用户,大概是一个亿的费用,企业会有很大压力。至于参加过优惠活动的消费者不能参与此次活动,可能是因为企业操作上的难处,如果要减少此次下调的覆盖人群,那么他完全可以不做此次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3 1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方质疑移动“套餐”模式
  移动此举意在强化垄断
  北京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 清议
  昨天,清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移动下调任何的手机资费,应该都是用户期待的,但是,在3G日益走近市场的背景下,北京移动公司以“套餐”的方式推出资费改革,从近期来看确实是让利于民,但是,从深层次分析,可以认为这是企业通过价格杠杆,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垄断地位,“暂时的让利,意在为今后谋取更大的垄断利益”。
  专家指出,这次推出的改革,并没有直接取消月租费、实施单向收费等措施,而所谓的“套餐”,如果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欧美国家,根本不被法律认可,早就应该被起诉,微软就是一个例子。>>>>
  打破垄断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北京 任孟山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手机资费调整为何仍回避社会民众普遍关注的月租费、双向收费等焦点问题?尽管此次资费调整使消费者的资费支出有所减少,但各种通话资费套餐同从前一样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可以说,无论消费者选择哪一种看起来合适的套餐,都是一种没有选择权的选择。因为,月租费、双向收费没有取消,只是在策略与标准上进行了微调。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移动电话的资费标准却远超欧美发达国家。在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资费的调整只是一个标,根本的问题不解决,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怎么能真正实现?>>>>>
  此次降价并未触及核心
  张宇 BDA中国分析师
  BDA中国分析师张宇表示:“套餐形式的降价,与市场促销行为类似。移动的此次降价,并没有触及手机资费定价的核心。”从“80套餐”上可以看到,忙时资费仍旧是全球通“标准价”0.40元/分钟;而神州行用户只可选择包月接听套餐,打电话时每分钟0.6元也没有变,这也意味着移动仍在维持旧有的定价体制,绝非真正意义上的资费下降。
  “谁会一个月接500分钟的电话呢?”一位分析师反问记者,他表示,大部分人一个月的电话接听时间也不会超过200分钟。因此,算起来10元包月接听使话费降低到0.02元/分钟,看看实际生活就该知道,价格其实并未如此“动人”。另外,从方便用户的角度而言,无论是号码拨打前加拨“12593”等前缀,还是参与到某项套餐中,都远不如真正降价更加方便用户。
  另有分析师表示,移动、联通的资费降价,虽是人心所向,但不会引起大范围的“换网潮”。更换号码带来的“麻烦”及个人通讯联络的紧密程度都决定了用户的更换余地不大。>>>>
  手机资费调整应先听证
  李少华 北京市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李少华认为,手机资费的调整,也应该公开举行听证会,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李少华指出,双向收费和手机月租的规定是极其不合理的。根据此次的话费调整方案,按分钟计算的资费都有所下调,但每一项仍包含有从80元到220元不等的月租(套餐费),另外下调的内容也不包括实现单向收费。
  他呼吁,通讯业应该尽快走入市场化,由市场来决定费用,而本市的手机资费居高不下,显然是垄断的结果。>>>>
  资费下调信息应更透明
  熊武 北京宝鼎律师事务所律师
  手机运营行业应该引入竞争机制,价格应该由市场去调节,而不是由运营商自己制定、由什么部门批准。
  熊武说,即使降价,移动运营商仍然具有很高的利润空间。据了解,在全国很多城市,手机资费标准早就很便宜了,作为市场运营好、用户比较多的北京,应该更早地推出低价的资费标准才对。
  熊武表示,即使不引入“听证机制”,运营商也应该将各种成本、利润率等信息公示出来,使信息透明化,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看到,价钱是怎么降下来的,为什么会降这么多。>>>>
  花样再多也不如单向收费
  张韬 银行网络工程师 全球通用户每月话费200元
  这次调价后,虽然算起来接听收费降了一些,主叫收费也降了一些,但综合在一起费用差不多。
  我认为手机资费应该向小灵通看齐——单向收费,因为花钱接电话让人感觉很不合理。
  另外,现在一些套餐的计费方式比较繁琐,还区分“闲时”、“忙时”这么多花样,让人觉得很没有诚意,还不如什么都不办,所以我从来没有用过套餐。个人感觉这些所谓“套餐”方案,都不如单向收费更实惠,对于运营商来说,“单向收费”也是比任何“套餐”都更有力的推广武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3 1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单向收费的话题再次浮出
  今年“3·15”前夕,北京市消协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手机资费消费者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有三:一是现行的手机资费偏高,价格不合理,应下调;二是手机月租费应当减少或取消;三是取消双向收费,实行单向收费。
  对此业界也有很多争论。专家普遍认为,北京先行的手机资费过高,应该降。但怎么个降法值得商榷。
  争论焦点是“双改单”。反对者认为,单向收费会影响手机服务质量——单向收费会打破主被叫双方的利益均衡,同时,在主被叫双方是不同的运营商时,单向收费会使运营商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化,并进而影响互联互通,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还有专家认为,消费者应该对单向收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单向收费并不意味着资费降低,关键是给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方式。
  而更多的专家认为,资费改革应引入听证程序,使通话收费标准的确定公平化、透明化,充分论证手机资费标准的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
  信息产业部一位高官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我国电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相应的监管工作仍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移动通信资费方面,最终只有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包括市场管理手段的研究、资费计算方式的完善,才能让公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中国经济时报》曾经报道,2000年很多政协委员提出提案,要求取消手机双向收费。当时,信息产业部曾派人到全国政协机关,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承诺要在2000年取消手机双向收费的规定。但是,这个承诺至今没有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3 1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贵,应该还有降价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3 1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贵不要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4-13 1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贵 ,地方多便宜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