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生产BOM搭建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9 | 2006-7-7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发动机的生产明细表的搭建过程中小弟碰到以下问题,望坛子中各位大虾指点
1、类似于调整垫片,且在生产过程中用量不固定;
2、在生产过程中用量固定,但精度不确定,在实际装配后确定消耗,如轴瓦;
3、在生产过程中,部分精度、强度件先发往供应商处,然后收回总成,且总成中含该零件,但是成本中不含该零件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7-7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BOM的用量是標准(理想)用量,損耗是依據生產經驗得出來接近於於大多情況的一個數據.當生產一批產品後成本與際去比較如有心必要則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7-7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1\建议别做到BOM中,发车间现场做辅料管,成本各产品分摊.如果实在要做进去也可以,方法也是发车间现场,成本按BOM走,实际跟计划差异分摊.
2\到能确认到底用哪种物料的时候再备发料,具体方法随软件定,有一些
3\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不过也有办法解决.这种情况下相当于这种件的采购是为自己的供应商采购的,对供应商来说相当于甲供料.若协作合同中对这部分料的费用有规定,可以走材料销售,BOM中不反映.若不走采购定单,BOM一样建,发料不计入成本,只记数量,总成回记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7-7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上的。理想就是理想中的。跟现实中会有区别的。经常物料都还可以替换呢。如电机引线,标准BOM定义为180`度引线。但是生产上只要求只超180`就可以了。当仓库没有180`度的时候自然就会领用超过180`的电源引线了(200`度引线、250`度引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7-7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Gigaman 发布
[B]在发动机的生产明细表的搭建过程中小弟碰到以下问题,望坛子中各位大虾指点
1、类似于调整垫片,且在生产过程中用量不固定;
2、在生产过程中用量固定,但精度不确定,在实际装配后确定消耗,如轴瓦;
3、在生产过程中,部分精度、强度件先发往供应商处,然后收回总成,且总成中含该零件,但是成本中不含该零件成本 [/B]

楼主,能不能让认识一下?
来自上海,是不是上柴的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7-7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ERP21 发布
[B]支持楼上的。理想就是理想中的。跟现实中会有区别的。经常物料都还可以替换呢。如电机引线,标准BOM定义为180`度引线。但是生产上只要求只超180`就可以了。当仓库没有180`度的时候自然就会领用超过180`的电源引线了(200`度引线、250`度引线)。 [/B]

哪个项目跟软件都有差别很大的地方,不然项目就不没那么难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7-7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最初由 Gigaman 发布
[B]在发动机的生产明细表的搭建过程中小弟碰到以下问题,望坛子中各位大虾指点
1、类似于调整垫片,且在生产过程中用量不固定;
//BOM中按平均数量,装配时按实际数量.
2、在生产过程中用量固定,但精度不确定,在实际装配后确定消耗,如轴瓦;
//如果BOM中没有精度属性,就设立一个精度库位,装配时按指定
库位投料
3、在生产过程中,部分精度、强度件先发往供应商处,然后收回总成,且总成中含该零件,但是成本中不含该零件成本
//发出的零件可按销售处理,收回的按采购处理,客户和供应商是
同一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7-7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Gigaman 发布
[B]在发动机的生产明细表的搭建过程中小弟碰到以下问题,望坛子中各位大虾指点
1、类似于调整垫片,且在生产过程中用量不固定;
2、在生产过程中用量固定,但精度不确定,在实际装配后确定消耗,如轴瓦;
3、在生产过程中,部分精度、强度件先发往供应商处,然后收回总成,且总成中含该零件,但是成本中不含该零件成本 [/B]

据俺的经验,
调整垫片可以按经验值给个BOM数量。
轴瓦则不然,它的数量是固定的,但品种是可换的,BOM里应该做成替代项解决。
给供应商的反协件,一般企业都是做成卖给供应商的,很少用楼主说的这种模式。它不同于一般的外协工序,而是外协以后以总成形式回来的。我的观点,这类东西很难再跟踪它和总成的关系了,最好做成买卖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7-7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逐个回答:
问题1、可通过建立车间仓库的方式,手工开单到材料仓库领料,在确定实际消耗的时候再从车间仓库领料;如果消耗从一段时间来看是比较稳定的话,就直接用反冲;如果感觉这两种方式都不想做,而且价值也不高的话,那就干脆直接进制造费用得了。前边两种方式在bom定义一个理论值就可以了,后边一种情况根本不不用进bom。
问题2 、比较不好说,可能是物料精度信息没有维护,如果这样的话在物料划分上重新定义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是由于现场工艺不稳定,只能现场临时确定用那种精度的材料,那就只能做替代件了。前边一种情况在材料按精度分开后直接在bom中定义清楚就可以了,后边一种情况的话关键在于软件系统的功能,即是否可以使用材料的临时替代功能或者可以比较方便快速地在线定义物料之间的替代关系。
问题3、在含外协过程的制造件的bom中,需要体现的永远都只是你需要采购和发给外协商的材料,其他的都不用考虑(外协厂商代购的材料和加工费都会在采购结算费用中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7-7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