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M四大管理工具的比较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9 | 2006-3-26 0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TSM四大管理工具的比较

很多人都知道,工具在ITSM中的地位要排在流程和人的后面,但是这并不说明工具就不够重要。与此相反,正是因为它担负着要把无形的流程固化下来的重任导致它永远不可能被忽视。如今,各家厂商ITSM的工具所包含的广度越来越大,但在同时,单个工具的亮度也越来越被弱化。
具体来讲,IBM、HP和BMC、CA在工具拓展上呈现出两大截然相反的趋势。就前两者而言,虽然都在强调收购对象与本公司原有产品的优势互补,但是收购的重点显然并不一样。IBM就把其Tivoli的技术平台认为是IBM在ITSM产品上的核心部分,其中针对各个具体领域(比如监控)的软件工具是其价值所在;而HP对Peregrine的收购,说明其正在努力使其原有的OpenView Service Desk产品在标准化和定制化两个方向上能够左右逢源。另外,变更和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似乎已经是ITSM在现阶段的一个热点产品。它作为一个统一连接点与许多模块都相关联。但也有人指出,现在大炒变更和配置管理数据库的概念似乎也存在着一种要将用户带入一个在技术上不透明地带的趋向。
据META Group的观点,在2007年以前,大厂商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不能完全实现流程整合。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谁能率先实现流程整合的功能,将在ITSM的竞赛中占得先机。



IBM
IBM对目前的IT服务管理市场无疑非常看好。按照IBM大中华区软件集团市场总监左洪所说,目前中国的企业每天有一百万美金花费在IT服务管理上,而且这个市场正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而在另一方面,这个市场非常分散,几乎没有一个厂商占到超过15%的份额。IBM认为,这个市场未来将很快得以整合,而IBM本身所提供的的ITSM工具将在这场份额争夺战中具有相当强的优势。
IBM宣称,它的ITSM覆盖了所有的IT管理流程——从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到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等。IBM基于自有的中间件产品Tivoli、Rational、WebSphere和DB2,扩大了它在自主管理技术领域的创新,ITSM内含的“工具顾问(tool mentors)”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对ITIL描述的所有流程的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IBM Tivoli的变更和配置管理数据库(CCMDB)。与其他厂商不同,IBM认为这是一个将分散在多个数据库中的IT信息联合在一起的“虚拟”数据库。它可以为运行在数十个服务器上的应用提供一个单一的视图,以便IT人员根据变更和配置信息做出更准确的决策。这一产品将在2006年上半年进行有限发布,(最终将在2007年完成发布)。



HP
惠普公司拥有一种包括了基础设施和Service Desk流程功能的、可*集成的服务管理解决方案。在2005年4月份履新成为HP企业客户及公共事业集团软件部总经理的刘洪表示: “现在OpenView已经完成从技术到品牌的过渡阶段,正在转向行业解决方案。”而他说这番话的背景是惠普的软件收入中多一半是来自OpenView。为了品牌的一致性,惠普在过去一年中更新和新开发的软件,全部以OpenView命名,如今在OpenView这个品牌下总共有47款产品之多。
而从技术手段上看,惠普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研发投入,已使OpenView 从网络和系统管理扩展到应用管理,IT服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 并且在身份管理和变更管理的产品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收购Peregrine公司一事,业界一度猜测这是否表明HP对本身的Open View Service Desk性能并不满意。对此,刘洪表示,虽然Peregrine在中国市场上几乎没有客户,但是HP更看重的是自有产品和该公司产品的优势互补。或许对于HP来讲要注意的是,Peregrine的解决方案曾经是业界惟一的独立式Service Desk解决方案,其功能虽然强大,但两家原本不同的架构无疑将使其在与HP OpenView软件的通用架构进行整合之时成为一个难点。



BMC
与IBM和HP两家的“软硬兼施”不同,BMC和CA两家公司都是纯粹的软件公司。而如果单纯就提供的工具而言,后两家公司的产品线相对更为全面。就工具而言,BMC的Remedy解决方案无疑是其ITSM产品中的关键组件。
Remedy的解决方案包括事件、问题、变更和资产管理模块,这些模块建立在一个通用的开发平台之上,并且具有基于底层开发平台的应用定制和部署能力。底层开发平台的灵活性是Remedy最大的优势,它有助于提高适应能力,易于实现用户特殊的流程需求。此外,Remedy的数据的报表能力很强,可以基于Crystal报表工具自由定制。BMC技术服务部经理谢磊表示:“BMC针对高中低端的产品线相对于其他厂商是最全面的。”如今, BMC除了在监控管理方面与IBM Tivoli有直接的竞争之外。在服务流程方面, BMC的产品常成为IBM IGS部门的选用产品,比如上海银联的案例就是如此。


CA
CA是最早尝试将ITIL最佳实践融入管理软件的厂商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itSMF(IT服务管理方面惟一的国际性权威组织)创始人、itSMF终身荣誉副总裁Brian Johnson 加盟CA 任职ITIL实践经理。

CA在ITSM的产品方面,其Service Desk解决方案(ServicePlus Service Desk)可以与其他品牌解决方案集成,共同管理企业的IT基础架构,也可以灵活与第三方厂商的解决方案进行集成。进入2005年之后,CA在策略上也进行了很大改变。首先从业务块上来讲,从原先的以产品品牌为主,现在转为以解决方案为主。目前整个公司的产品被整合成4大解决方案(企业系统管理;安全管理;存储管理;业务服务优化管理),其中业务服务优化管理又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IT治理、IT服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
CA产品市场经理李世伟表示说:“CA解决方案的特性可以由三个字母表示,C:complete完整性;I: integration集成性; open开放性。 CA公司提供了管理企业基础架构所需的各种解决方案,从网络、系统管理、桌面管理,到安全管理、存储管理等等,最后,通过IT服务管理把上述的管理事件用最佳实践的流程衔接起来,确保企业的业务稳定、高效地运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26 0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26 0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OPENVIEW和UNICENTER的市场价格大概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26 0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软件公司好像还没有研发这一类软件的吧,不知道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26 0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神州泰岳就是
www.ultrapower.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26 0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tongtianshou 发布
[B]有了,神州泰岳就是
www.ultrapower.com.cn [/B]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26 0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开始接触啊,谢谢介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26 0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26 0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管理软件厂商显露疲态
尽管BMC、CA、HP和IBM四大管理软件厂商依然在IT管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Gartner的一项调查结果却显示,这些重量级管理厂商所获得的客户评价并不高,一些IT管理人员甚至对他们所提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赶到厌烦,希望从新兴厂商那里获得易使用、低成本的新选择。
Gartner此次调查了640位企业级用户,有超过40%的人将四大管理软件厂商的评定级别定为C级,而近30%的用户认为这些厂商的表现评分接近于D。Gartner的分析师将造成这一调查结果的原因归结为,持续客户满意度改进、新的服务交付方式的出现,还有大型基础设施厂商的介入。
Gartner认为,系统管理市场的不成熟从根本上导致了客户的不满情绪。主流管理软件厂商更钟情于追逐新技术的游戏,而不是持续细化客户需求,给出完善的解决方案。比如,从C/S应用向n层应用的转变要求那些监测应用性能的公司重新设计软件,以适应更加动态化的环境。ITIL等最佳实践框架可以有效增加IT运维流程的成熟度,并为最终实现管理自动化奠定基础,但也对管理软件的集成性提出了很高要求,一些提供特定优化功能的厂商必须做出改变。而这些正在进程中的改进的不够完善也映射到实际应用层面,Gartner预测,厂商将管理软件整合到集成的、可消费的套件需要3~5年,而客户实际部署需要更长时间。
约1/3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得到价格更低、更加易用的管理软件,并愿意考虑四大厂商之外的管理软件厂商。Gartner在调查报告中指出,四大软件厂商在企业应用领域面临激烈的竞争,随时有可能被其他厂商替代。
作为一个现有规模在100亿美元左右的固定市场,系统管理正在表现出的增长速度比中间件和应用软件市场要快得多。目前,四大管理厂商占据着大约55%的市场份额,这为传统厂商间的进一步整合留下了空间,但也为新的参与者敞开了大门,其中的重要力量是从其他领域向管理市场延展的重量级IT企业,比如思科、EMC、微软、甲骨文和赛门铁克等。在此次调查中,受访者在被问及哪些厂商将对四大管理厂商形成挑战时,106人中有大约35%提到了微软,接近25%的人提到了Oracle。Gartner认为,微软和甲骨文同样是拥有可观安装基础的大型软件供应商,他们可以以此为基础拓展产品的新功能并获取收入,管理软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此次调查还显示,企业客户对新的软件交付模型同样存在强烈的需求,主要的内容包括开源软件和SaaS。在接受此问题调查的106位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人表示打算用开源管理软件取代四大管理厂商的产品。不过有40%左右的人提到了开源产品的技术支持问题,将其列为需要重点改进的领域。20%以上的人说开源软件与现有产品的集成可能会带来问题,大约44%的人说他们将考虑使用SaaS来满足企业IT管理的需要,但他们认为SaaS服务在集成、安全和管理等方面需要改进。
SaaS交付模式与开源管理软件的结合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有趣场景。现在,许多SaaS供应商用基本上未经定制的商业工具来提供IT管理服务。Gartner建议这些厂商使用开源代码对产品进行修改,以突出服务的差异性,这有可能解决软件交付模型的一部分问题。而SaaS和开源管理工具在目前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这个领域厂商的产品以点方案为主,难以达到主流商业软件厂商解决方案的覆盖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26 0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有中国特色。这些特殊在哪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