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合同签订注意的陷井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07-10-20 08: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企业选购ERP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面对陌生的ERP软件与服务,如何签订购买合同?稍不留神便会掉进软件提供商设置的陷阱中去。
  陷阱一:产品升级收费含混不清
  在合同上,只写明当前版本,没写明产品升级后,怎么办!有的软件厂商,借产品升级的机会,向客户收取版本升级费用;有的软家厂商,虽然产品升级是免费的,但是,相关个案同时要升级,就要收费。
  此外有些供应商,会因现在“产品还不稳定”或“现升级客户多,怕到时出现问题,维护不过来,从而影响客户系统运行”、“二次开发过多,故升级时间较长”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借口,不想或推迟为客户做升级。
  应对措施:
  ① 在合同上明确现在使用的版本号,以及在可预计的将来,可以免费升级几次;
  ② 由于产品自身漏洞所造成的产品升级,要能够终身免费升级,同时,相应的二次开发的个案也要做升级;
  ③ 注明升级完成的时间,客户可以根据需要,提出升级的请求,公司要无条件的为其升级,并保证在提出“申请之日起XX时间内”,完成升级工作,同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陷阱二:顾问费用标注不清,人员指派不明
  在软件厂商提供的合同上,会注明实施顾问辅导的时间及费用。但往往不会注明若项目无法按时完成时,增加的实施顾问费用如何计算?还有的ERP服务提供商,随意更改实施顾问,签合同后,让资质较浅的顾问来负责项目。
  曾有一家企业,因软件提供商提供的ERP产品有漏洞,顾问花了两天的时间同项目组成员才找出漏洞所在。结果,后来公司发现,这两天的时间也算在顾问的培训时间之内,就跟该对方协商,但是,因为合同没注明顾问培训时间的计算方法,所以,客户也拿他们没法。
  应对措施:
  ① 合同中明确实施支持的具体内容和费用;
  ② 明确负责主管和职责,并注明:未经公司同意,不得随意更换项目负责人;
  ③ 明确可以享受的免费服务;
  ④ 明确服务的计算方法及各方的违约责任。
  陷阱三:系统培训偷工减料
  ERP项目培训是ERP项目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ERP培训包括高层培训、中层培训与操作员培训,各种培训的内容、侧重点各不同。有些供应商为了节省培训成本,会因高层事务繁忙而放弃对高层的培训;也会把中层培训跟操作员培训放在一起……这些偷工减料的做法,都会影响ERP的培训效果。
  应对措施:
  在合同中明确供应商提供的培训课程、相应的人员,资料、费用和时间安排。一般而言,可以要求软件供应商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培训时间。尤其要注明各类培训的时间,防止顾问把培训时间挪做他用。
  陷阱四:二次开发漫天要价
  在ERP项目中,软件提供商为了避免用户过多的二次开发,一般都会注明二次开发的费用,由公司承担。但是,往往没有注明二次开发的费用如何计算。面对用户提出的二次开发需求,有些提供商漫天要价,一个小时XXX元,而一个小小的需求快则一天,慢则三天,比抢银行还赚!
  应对措施:
  ① 合同中明确:若是产品自身的缺陷,那么软件提供商要免费的为其修改,并要大致指明,哪些情况是产品自身的缺陷;
  ② 要争取一定的免费个案。一般来说,企业在表单上增加一些字段、修改报表的格式等等都是常见的个案,并且修改起来也是比较简单。所以,公司在签定合同时,要争取此类个案软件提供商能免费为其修改。
  ③ 明确二次开发的计费标准。因为企业缺乏专业人才,所以,对此进行评估比较困难。企业可以根据代码的行数等更加量化的标准进行价格评估。最好的方法,还是在签合同前,确定需要修改的个案,直接算到合同价格中去,这样,可以争取较大的折扣。避免因供应商二次开发费用不打折而造成信息化成本增加。
  陷阱五:年度技术支持,服务方式避重就轻
  由于ERP项目比较复杂,在项目成功后,还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企业一般在项目完成后,还会跟软件提供商签定年度支持服务合同。按照行业惯例,软件供应商一般按照软件使用费的百分比计算年度支持和维护费用。
  有些软件供应商在合同中,没有明确服务的方式,或者故意不明确服务方式;有些供应商虽然注明了服务方式,但一般都是通过电话、EMAIL、远程控制等方法提供服务,一但客户需要上门服务就要加收昂贵的上门服务费。
  应对措施:
  ① 合同中明确提供服务的方式,特别要注意,约定上门服务是否为免费服务,因为对ERP来说此类服务往往是必须的。如果上门服务收费,需要商定一年几次免费上门服务,超过次数的收费标准等。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② 还要明确年度支持和维护费用的收取方式,是固定费用还是每年调整;
  ③ 要明确具体包括哪些服务内容,如二次开发支持、升级后新功能的培训、定期培训班等等。
  陷阱六:新增用户许可证,购买不打折
  市场上大部分ERP产品按用户数量收取软件费用。用户一次性购买的用户数量越多越,优惠,但合同中往往不会标明用户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费用。因此,当企业需要增加用户数量时,供应商往往一点折扣都没有,甚至会随着软件市场价格的提升,价格还会有所提高。
  应对措施:
  在签定合同时,要预计可能需要的用户数。同时,在合同中明确,以后用户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费用,最理想的是争取到跟一次性购买相同的优惠价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0-20 08: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次开发的人工费用其实满高的,不过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企业可以先了解一下程序员的一般薪水计算一下大致成本,然后还价。
(一家之言,不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0-20 08: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U9和U8叫不同版本,当时真的没想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0-20 08: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企业实施ERP,实施完成后一定要有自已的维护人员,开发商是靠不住的.项目结束后,开发商全走人,自已人维护.因此,合同中应该 写明对方要给我方培训维护人员,同时必须保留维护所必须的源代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