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巴毛之殇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15-11-11 09: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易科技专栏作者 郭建龙
“如果说互联网行业是一条巨大的长尾,那么我只不过是长尾上的一根毛,现在毛快被剃光了,一条秃尾巴再长又能做什么?”
前两周,我突然接到一位陌生朋友的电话。几年前,我曾经做过一篇百度的调查稿,为了寻找线索,在网络上找到一位做百度竞价人员的电话,在保证不泄露他身份的情况下,请他谈了谈百度代理方的情况。
稿子做完,我就把这人忘记了。然而他却记住了我的联系方式,最近又看到了我在网易的专栏,决定在“从良”时,联系我将这几年的苦水倒一倒(并非针对百度,而是他从事过的N种IT工作)。所谓从良,是指从互联网行业中退出,加入了当地的联通,成了一位临时工。
在谈话时,他毫不客气地尽情讽刺着自己,说曾经认为自己有经商的能力,能够成为狮子,后来却发现只不过是长尾上的一根尾巴毛,到如今,连毛也不是了。
我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上次采访后忘记了,这次他不肯说,我不妨叫他张三),但感觉他的经历虽然普通,却很有代表性,几乎每一个在基层打拼的网络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因此征得他的同意,将他的经历写出来,或许能够引起我们的思考,理解一下长尾巴毛们的生存状况。
三根尾巴毛的故事
张三没有上过大学,十七八岁就来北京混过,在某二流网站做过事,由此学会了网页设计技术。后来该网站逐渐没落,他决定回家乡闯荡,离开了北京。
在老家,他卖过电脑,帮企业做过网站,也做过百度代理。
显然,他熟知安德森的长尾理论,因此嘴巴里总是挂着尾巴毛这几个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形容他前期的经历相当于依附了三条尾巴。
先是作为联想(可能还做过其他牌子,我没有时间细问)的小代理商,之所以联想也被称为“一条长尾巴”,是因为联想电脑产业链的神经末梢是一个个的代理商,除了大的商家之外,联想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打败其他电脑厂商,依靠的是庞大的销售网络,每一个网络末端就是一个小代理商。每一个小代理出的货都是有限的,轻得像根尾巴毛,但是把他们的销售量加起来就十分可观了。这样说来,的确还符合长尾理论的定义。
他还参加过当地的联想分公司组织的代理商大会,脖子上挂着塑料标牌坐在几百人的中间,仿佛找到了组织。由于我也见过类似的大会,因此非常理解他的归宿感。
但是,他最后却不得不换了尾巴,原因是电脑生意并不好做,他做电脑的朋友中有的人发了小财,但没有人能够发大财。虽然目前家庭电脑需求量很大,但一是城市太小,商家太多,二是工商税务和城管们仿佛根据他们的收入流来课税,收入多了就多收税,少了就缓一缓免得死掉,一句话决不让他们有太多的钱。到最后,由于入行太晚,他的生意没有铺开,于是离开了电脑销售行业。
他转战到了一个相关的行业:帮企业做网站。其实这个活儿在他卖电脑时就在做了,当时是兼职的,后来发现这个生意很惬意,虽然价格不一,但碰巧时,竟然一个网站也能挣一两万。平均下来,一年做十几个网站就不愁吃穿,比卖电脑轻松多了。更重要的是,做网站赚的钱是不用交税的,省去了工商税务的盘剥。
他的客户甚至还包括两个政府部门,其手续是这样的:政府部门将网站包给当地的关系企业,关系企业再把网站包给他。他不知道关系企业收了政府多少钱,但他给事业单位做的两个网站收入都在一万以上,至于给其他人或单位做,也就是几千元,有的甚至只有几百元。
然而,好景不长,这样的惬意只维持了一年多,当张三把熟人和熟人的熟人的网站做完了,客户就不够了。这时当地的一位百度代理商找到了他。
百度代理商除了卖百度关键字,一般还附加一个服务:做网站。比如,他们向一名跑运输的人拉广告,告诉他,如果使用百度竞价排名,业务会立马提升,车轮会忙得停不下来。对方将信将疑,但提出了最大的问题:“我还没有网站嘞。”代理商就会说:“我帮你做一个。”这样的网站通常只有几个页面而已,最重要的不过是一个电话,其他的只需要随便排一下版,不显得太乱就行。
这样的网站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比起当初帮政府做是差远了。但毕竟是个事情。他不算该代理公司的正式员工,但隔三差五会分一些网站来做。
这时的他又开始兼营百度关键字,自己拉客户了,成了一名黑代理。所谓黑代理,就是没有经过百度授权,但由于百度账户的注册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因此,他做的工作就是代替客户注册和选择关键字,并帮助客户进行维护。
与联想一样,百度成功的关键除了所谓的商业模式外,更在于一个全国性营销网络,你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百度的代理。这些代理有的经过授权,有的没有经过授权,也就是黑代理。正是这些人帮助百度打下了江山,让百度的股价成十倍地增长。但这些黑代理们也只不过是尾巴毛,为了生存而已。
这次,好景又不长。百度经过了一系列事件后,开始收紧对代理商的要求,而最先受到打击的是最末节的张三。加上代理公司知道他在私底下接活之后,派人来警告他不要抢生意。于是他又从百度的长尾巴上出局了。
第四根
一个歪打正着的动作却给了他新的机会。
在做百度代理的时候,张三自己做了一个小网站,算是一扇宣传自己的窗口。为了吸引访问量,他在网站上建了个下载区,又建立了一个BBS社区,除了讨论一些技术、关键字广告之外,还开设了几个分坛讨论当地的生活、饮食,再加上几个半遮半掩的美女图片论坛。后来小游戏火了之后,又挂上了小游戏。
经过一段时间,该网站竟然在当地有了点儿小名气,人们讨论本地事情时喜欢上这个论坛,加上不停有人询问哪里有馆子、猫狗医院等等信息,依靠口口相传的力量,拉来了不小的流量。
张三适时地在网站上加入了google的广告,他没有透露收入情况,但从语气来看,应该可以维持生活。
他的父母容忍了他不上班的现实,以为他在网络上创业。
如果说整个互联网是条长尾巴,那么张三就是整个互联网的尾巴毛。如果再细分,他依靠康盛创想的Discuz!和UC Home免费软件搭建论坛,成为了康盛创想产业链的一份子,同时利用google广告赚钱,成了google超长产业链的一份子。
但这时,麻烦来到了,张三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不受鼓励的行业。
最初,有人出于好意来提醒他,他的网站过于热闹了。热闹,是每个从业者最愿意看到的局面,却是每个管理者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一位曾经的金融主管告诉我,管理者有千万个理由对行业进行管制,但真正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方便管理,二是利益。对于互联网,这样的说法同样成立。
张三没有把这样的好意当回事儿,于是,正规的机构出场了,告诉他,由于缺乏备案,他的网站实际上是非法运营的。
作为应对,张三把网站挂到了一位朋友的公司,希望规避监管风险。
但这时,家庭的阻力来到了。他的父母以为儿子在创业,却没有想到创业原来这么有风险,和监管者对着干的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在监管者和父母的集体施压下,张三终于认识到,在国内,不管你做哪一种尾巴毛,结局都是慢慢憋死。加上由于要结婚,女方父母要求他有个正式的工作,他终于幡然悔悟,决定关闭网站,加入了当地的联通,成为了“共和国长子”中的一份子。虽然属于临时工,但在女方父母看来,联通这个牌子就说明这是个不错的工作。
但张三的反骨真的消失了吗?作为最后一次释放,他找到了我,悲愤地说出了篇首的那句话。也许说完之后真的老实了,但我不敢肯定。
几种长尾巴
张三认为,国内的长尾企业分成几类。
一种是像百度、google这样的民营巨头。如果让我加,我还会加上更为典型的淘宝,但张三由于和淘宝没有接触,没有谈。
另一种是中国移动为首的国企。
第三种是社会,这才是最大的长尾。
第一种不用详谈,但张三认为,在国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长尾企业总是拿尾巴开刀。以百度为例,依靠各种各样的广告客户,加上勤奋的代理商,百度发了大财,但一旦代理商打下了天下,百度开始自己做业务,回收代理权。这样做的还包括google。至于客户,百度也一直在涨价,以至于曾经有客户咆哮着跑来找他控诉,让他感到头皮发麻。
我认为,淘宝最近的案例也可以算一个。一旦小卖家为淘宝赢得了未来,淘宝就开始变脸。
当然,这和网站天然的限制有关,入口太少,卖家太多。但也和监管有关,严格的监管迫使淘宝不得不像个城管一样对待小卖家,结果,尾巴毛被越拔越少。把自己的尾巴毛在外界看来是疯狂的举动,但在严格的监管下,一切都是可能的。
另外,我还认为,国内有一个非常可惜的长尾案例,就是康盛创想。如果说国内哪些企业对中国互联网的贡献最大,我想,康盛创想即便不是第一,也绝不比其他巨头差。康盛创想做出了国内最优秀的软件,供全国大大小小上百万网站使用,然而这些尾巴毛却为康盛创想带不来太多收入,并且随着张三这样尾巴毛的死去,康盛创想的尾巴变秃了不少,令人扼腕。
张三之所以把中国移动也称为长尾,是指中国移动雁过拔毛的特征,拥有超强的收费能力,又养着一个不小的寄生集团。
然而中国移动也不得不拔自己的尾巴毛。一是出于自愿,如同最初中移动整治sp之时一样,当sp发展到一定程度,中移动发现它很赚钱的时候,就决定自己做,于是sp死光了。
二是出于领导想当官的压力。如今新领导上台后所谓的新政就是如此。
但张三最精彩的观点是,整个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长尾。但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拉?严苛的法律使人们胆战心惊,且不纯粹是法律,还有各种各样非法律的压力。税收机关则虎视眈眈盯着任何一个可能的税源,不管是海关的关税,还是网商。到处充满了拔毛者,那么尾巴能不秃吗?
我记得一位老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监管者最需要注意的是,要让被监管者在合法的范围内能够得到足够的利润,如果做不到,那么出问题的绝不是被监管者,而是监管者和法律本身!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