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偷鸡不成恐被咬 苏宁“被傍大款”要上位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12-8-18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8月14号京东老板刘强东通过微博放出“豪言”伊始,关于京东、苏宁价格大战的话题已被炒得沸沸扬扬。其中最让人不解的是,发起这场大战的是京东自己。要知道京东已经是电商领域的龙头老大,若是其他厂商主动发起价格战还好理解,而京东的此举难免让人觉得是一种“自杀”行为。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京东此举其实另有隐情。 苏宁易购去年全年销售额50亿元,而其在今年上半年就已完成同等数额,并预计全年实现200亿元的销售额,该数据是京东今年目标业绩的一半。这不能不引起京东的高度紧张,毕竟苏宁等传统家电连锁实体销售商觊觎电商市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就在8月13日,苏宁刚刚宣布面向社会公众发行 80 亿元的企业债券以筹集资金,明确将重点投入电商领域。这种从线下转到线上的重大战略转型已经不言而喻。京东虽然一直稳坐中国电商头把交椅,但其始终不盈利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对一直靠烧投资商钱的京东而言,苏宁的强势转型无疑更是火上焦油。 选择在苏宁宣布大额融资的第二天发起价格战,京东的意图已经非常明确。要知道苏宁在此前增发时,将大量股票作为抵押物押给了担保公司。如果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担保公司会要求苏宁追加股票以保证担保物价值,否则平仓。无论哪种情况发生,都会造成苏宁资金链的大出血,这是苏宁所不想看到的。而以现在的情况看,确实已经引起了苏宁股价的下滑。所以这次短兵相接的意义远超过价格战本身,其走势也会对未来中国电商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这次的价格战真正意义上是京东孤注一掷的背水一战。 既然这场价格战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中国的电商格局,苏宁必然不会束手就擒。且若双方当真短兵相接起来,苏宁的胜算还要大过京东。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 苏宁底子更厚苏宁自2004年上市以来始终盈利,即使在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下降了30%,但依然保证了盈利的态势。而京东却始终在“烧钱”,尽管其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20%,但其净利润仍然为负。京东的始终不盈利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与苏宁上市融资的资金来源相比,光靠烧风投的钱显然不足以维系更加长久的价格战争。尽管刘强东明确表示账面上有87个亿可以动用,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数字存在水分。当当网CEO李国庆曾公开称,京东的资金只能维持到8月至12月。相比京东,苏宁强大的线下连锁模式可以不断为其线上战略提供支持,这将是苏宁最大的优势。 其二 供应商更偏向苏宁价格战的连带效果一定是对供应商的挤压。众所周知,现在的产品供应商往往会过分依赖渠道商的作用,离开了渠道商,其收入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而正因为这样,供应商经常会受到渠道商的打压。京东与苏宁的价格战也势必会牵连到供应商。日前,已有海尔等一批供应商公开表示打算退出京东供应体系。京东对供应商的一贯政策,比如京东结款周期为120天,远远超过电商一般60至90天的结算周期,这大大影响了供应商对其的信心。而苏宁在2011年底举办了全球供应商大会,明确了其与供应商共享物流、售后、金融等资源的策略,这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会赢得更多供应商的支持,而这无疑也会对这次价格战的走势启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三 苏宁早有准备其实这次价格战并不是京东与苏宁第一次过招,春节和6月份京东店庆的时候双方已经进行过两次价格大战。其实双方一直对彼此心存忌惮,必然会对对手的突然发力有所防备。据悉,苏宁引入了一个名叫tita.com的内部沟通协作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公司内部信息的高效沟通,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快速通知全体员工,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做出决策。在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实时跟进事件的进展情况。这也是为什么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能够快速通过微博做出回应并灵活调整线上、线下应对策略的原因。 其四 苏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苏宁,当当、库巴等电商企业或多或少都曾经与京东有过摩擦。近两年,京东已经成为各大电商的“眼中钉”,各电商的商品的定价也往往比着京东来。当当、库巴、易迅等电商已经高调表态将参与此次价格大战,矛头均指向京东。这样京东势必要应对来自多股“势力”的压力,而苏宁则有可能借力获取更有利的竞争形势。 京东和苏宁的价格大战,若京东胜,则其电商龙头的位置将无可撼动。若苏宁胜,则不光助其完成了从线下到线上的战略转型,同时也将实现一个新的电商神话。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