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投资泡沫再起 寒冬或将至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17-2-22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的创业者无疑是幸运的,创业的项目稍微靠谱,几乎便不会再向以往一样找不到投资了,而且,现在的投资机构们总是显得非常大方。而这一趋势从三季度开始显得更加明显,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早期投资显得炙手可热。
  投中集团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前三季度偏早期投资金额前50名中,第三季度占据半壁江山,投资额度占比更是高达54%,
  具体到排名第一位的互联网行业,第三季度共发生11.57亿美元投资,占据该季度总投资额的26.7%,直追上半年15.8亿美元的投资额度。而就是今年上半年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金额,便已经超过2013年全年投资金额的2倍。
  这种热度反映在业界,最振聋发聩的非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莫属。他在前不久那篇“震惊”业内外的文章《泡沫就在那里》中,直言不讳指出在现今疯狂的市场中,从贪婪转向恐惧的已经只是在弹指之间。
  市场是否真的疯狂了?寒冬是否已然将至?
  早期投资的“牛市”
  今年,几乎每过一段时间便能够听到短短数月估计便上亿美金,融资获得千万美金的故事。比如趣分期传出了上线5个月估值便超过10亿元的奇迹;而优分期在2014年6月6日上线后发展迅速,8月即宣传获得真格基金领投的数千万人民币投资;近日的一则消息是,短融网宣布获得了启赋资本领投的近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而这也仅仅据其距其上线仅仅三个月,这是互联网金融热的发烫的一个缩影。还有O2O领域,吸金的态势持续高涨,比如:近日,嘟嘟美甲在成立4个月后获得了红杉资本千万美金级A轮融资;今年上半年刚刚获得天使投资的凹凸租车也宣布获得了千万美金级别的A轮投资。
  “当然,这些屡屡出现的巨额融资消息也难免有夸大宣传之处,据我了解,很多公司的估值在所宣传数量上要打个6、7折,很多投资机构也是分批注入资金,并没有外界公布的那么多。但创业者在不断鼓吹公司的估值和融资规模,这也正是泡沫的一个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到眼球,可见市场本身就已经热到一定程度了。”一位创投人士称。
  作为天使投资人的乐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宁,也感触到了互联网领域投资的热度节节攀升。他透露,乐博资本今年的投资速度也的确大大超过了过往。两年前,乐博资本共筹集了1亿元,加上合伙人的1亿元,而投完这2亿元用了2年的时间,但今年其投资项目的数量则是相当于过去两年的总和。“就3个月前,我们提出募集资金5亿元,很快就超募了。”杨宁感叹,用他的话说,当前是投资的“牛市”,好的项目基本上一犹豫就没了。
  在资本快速疯抢好的投资项目之时,创投机构们也必须在难以令人置信的压力下做出快速的决定。投中集团的研究报告便指出,“目前风头行业的投资动机解释了我们正在见证的创业公司的疯狂估值,早期投资者快速决策以免对手先下手为强,而晚期投资者为了能够挤进分一杯羹,不得不把创业公司的估值炒上天。”
  投中的数据显示,从投资行业看2014年第三季度,投资案例数方面,互联网与电信增值服务行业依然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分别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投资金额方面,金融和半导体行业超过电信增值服务行业位居第二、三位。
  寒冬将至?
  10月初,张颖的文章一出,引起了业内的轩然大波,他用了“融资额屡创新高”、“无比疯狂”等词来形容今年前9月早期投资市场的情形。
  当前投资圈对泡沫论的观点也基本认同,不过大家更愿意相信这只是部分领域、部分阶段的结构性的泡沫。
  而在抛出泡沫论观点一个余月后,张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还是比较坚持之前的观点,资本市场这一个月还在波动,不过这个波动持续大概是两到三年,低谷时间也不会太长。”
  张颖用一个现象来印证寒冬的观点。他透露,在经纬看来现在有很多投资机构签了投资意向书后反悔的几率提升很多,“很多投资机构或投资人先签下Term Sheet后给过桥贷款,做VIE需要三到五个月的阶段中看数字,如果有很大的波动和下降,就觉得不投了,考虑是不是估值给错了,或者投资决定错了。”
  这些微妙的变化映射出了市场态度的变动趋势。“一旦到底的话,肯定会先缓冲一下,有可能再上有可能往下。我们现在也和创业者交流和考虑接下来如何走,是做大还是做深。现在我们看到这个点的发生了。”李宏玮称。
  随着经济环境、资本市场走势等纷繁负责的内外部环境影响,创投市场的此起彼伏在近年来表现得更为频繁,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低谷是2011年下半年戛然而止的那场投资寒冬,当时的情形让许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感到远远超出意外。
  而当时的一个背景是,当时有一批互联网公司是在海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从2010年年底开始,优酷(19.6, 0.72, 3.81%)、当当(13.13, 0.34, 2.66%),一直到奇虎360(72.98, 3.62, 5.22%)、人人、网秦(7.31, -0.24, -3.18%)、世纪佳缘(5.43, -0.08, -1.45%)、凤凰新媒体(10.26, 0.46, 4.69%)、淘米(4.07, -0.01, -0.25%)网、迅雷(9, 0.16, 1.81%)、土豆网等前赴后继,中国互联网企业迎来了第4波上市潮,且这些互联网企业在美国首发上市也不断突破国内投资者的想象界限。资本盛宴从二级市场再传递到国内的一级市场,当时以电子商务为首的互联网领域持续爆发,进一步点燃了创投的热情,互联网公司融资,动辄上亿美元,电子商务、团购、社交等领域,成为资本疯抢的对象。汤森路透数据显示,2011年风投资本家向中国互联网行业投资36亿美元,是前一年17亿美元的一倍还多。而彼时,有业内人士便公开发声,融资潮一浪高过一浪,究竟是繁荣还是泡沫?
  好景不长,盛世危言很快变真。2011年下半年市场迅速回冷。汤森路透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风投公司向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投资额只有1.38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8.665亿美元 骤 降84%,很多电商网站也因无法拿到新一轮的投资而倒在了寒冬之中。“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谁在裸泳”,巴菲特曾如是警示投资者,而这句话或许在当前又该为疯狂的市场提个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