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滚动预算模型是如何搭建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19-5-10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集团滚动预算模型搭建H集团的滚动预算模型是一个整合了订单系统和销售预测的模型(见图1)。之所以将订单系统和销售预测融入到滚动预测模型中,主要是由于它们能够真实反映地市场情况,真实地传递一线的市场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预算预测的模型反映到本期的损益上。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上层领导及时看到最为有效的数据,便于及时更新经营决策,以应对市场的变幻莫测,另一方面可以将订单等信息输入滚动预算系统,可以通过模型输出相应的资源配置情况,例如材料的消耗、费用的支出等,便于对采购、人工的调整。H集团的滚动预测是采用精确预测和粗略预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包括3个月的精确预测和当年余下月份的粗略预测。其中,3个月的精确预测采用的是13周(3个月)的定长滚动。H集团滚动预测的模型,区别排产计划,更为着重于对价值的预测。从模型上来看,从订单系统或者计划系统接入数据,通过产销平衡关系、bom表,以及费用率等关键参数,对关键数据进行测算,然后补充其他数据,最后形成损益表预测。H集团滚动预算主要关注于损益预测,主要分为三类数据——实际数、精确预测数据和粗略预测数据,按天进行滚动预测。其中,实际数的期间,放置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生的实际数。每天下午5点,滚动预测的系统则会自动接口前一天的实际数,同时精确预测和粗略预测往后滚动一天。
图1:H集团的滚动预算模型而精确预测数据,则接口H集团的订单系统,然后系统精确滚动预测模型,计算出相应的损益结果。H集团精确滚动预测,每天接口OMS订单系统,转化成为销售计划,然后根据“零库存”、产销关系等形成生产滚动预算。通过既定的bom关系,计算出这些订单所消耗的成本、物料和人力等。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费用,最终形成本期订单的损益预测。粗略预测则适用于与市场相关性不大的数据,可以直接接口预算数据;而与市场相关性紧密的数据,则进行手工录入,最后形成损益预测。H集团滚动预测主要通过销售预测、成本预测、费用预测、税费预测等,最终形成损益预测。通过下图,可以看到系统的部分科目有手工维护的,有系统计算的,有汇总数据,还有系统对外接口的数据。(见图2)H集团滚动预算模型的使用效果H集团的滚动预算模型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效果显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领导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变更政策进行响应。集团决策层距离一线的市场信息比较遥远,很难直接获得一手资料和信息,不利于决策。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决策失误或者延误,对企业的商机或者损益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H集团的滚动预测模型,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将一线的订单信息、生产信息和采购信息等接入到滚动预测的模型,然后用模型直接反映损益的情况。决策层可以根据反映的损益情况和市场信息,观察市场的价格波动和消费者偏好,或者材料的供给情况,有利于判断分析,更好地做下一步的经营决策。
图2:H集团的滚动预算编制方法2、对经营活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H集团的订单预测的数据来源于市场,精确度很高,目前已经用于排产计划的制定。订单系统的数据接入滚动预测的模型,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同时,一线的销售人员、生产人员和采购人员,将最新最直接的数据录入系统,通过模型可以有效地指导资源分配。3、与H集团的管理理念契合,响应了员工与订单结合以及快速流程响应的特点。“人员与订单结合”主要是以市场为驱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而员工在收集和领会用户需求的同时,由领导提供资源进行协作。滚动预测的模型思路和“人员与订单结合”的理念是紧紧契合的。滚动预测的模型,也是以订单为起点,然后通过滚动预测的模型,预测出相应的资源分配。然后由领导层据此进行协调和分配。4、输出指标并进行分解,助力责任主体的考核。H集团通过设置三类责任主体,将整个集团的组织结构从以前的N层机构扁平化为三级架构,即三级责任主体架构,同时建立责任主体的核算体系。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按天进行预测和核算,差异化分析。H集团将滚动预测的内容分解到每天的工作预算、实际及差距。每天进行日清,找到执行中的差距,做出纠偏计划,保证目标的完成。最后将一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显示绩效结果并与个人的损益挂钩,找出差距,制定新的预测,周而复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