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怎样“以诗为词”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1-12-15 20: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与词是中国文学的双姝,然二者各有所长,亦各有不足。诗虽境阔,而难达幽微之情:词虽言长,却难抒豪放之志。北宋文坛巨匠苏轼“以诗为词”的大胆变革,取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从而大大拓展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内容,打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作为“艳科”、“小道”的藩篱,使词这一文学形式开始全面反映社会现实,体现人民生活,并以此为标志,正式确立起了豪放词派在词坛中的地位。在苏轼之前,受晚唐五代“花间”、南唐词派的影响,北宋词坛所吟唱的基本是男女恋情、离愁闺怨。纵观温庭筠,韦庄,李煜,柳永,晏殊,直至欧阳修,他们的词多充溢着“绮罗香泽”,甚至“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2-15 20: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拓宽了词的内容。词在最初是用于娱乐的,因而内容不外乎男女情爱。就像咱们现在的流行歌曲,爱情是个永恒的主题。但苏轼的词中内容博大,有亲情、友情、爱情,有羁旅行役,有乡村题材的描写等等。无乎他诗中任何一种题材,在他的词中都有体现。他有意抬高词的地位,不仅用词来抒情,更用词来写志。而在古代,诗才是言志的文体。二.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1.隶事用典等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