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10篇先看书写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8-10 19: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情有义有忠心--- 读第一回《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有感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著名作家罗贯中的“神笔”。因为他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张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还有曹操、周瑜、刘备等人。所以《三国演义》成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主要讲了:东汉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彻底地东汉王朝的统治,中国进入了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的第一章。写了:祖先是汉皇室的刘备、以杀猪卖酒为业,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的张飞、因打抱不平,为了家乡解良的恶霸,逃避江湖的关羽三人一同来到张飞的田庄,商量举兵投军的大事。张飞的庄园后有一个桃园,眼下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就在此桃园结拜为生死兄弟,然后共图起兵报国的大事,结拜时按照年龄,刘备为长兄,关羽是二弟,张飞排行老三。结拜完毕后,三人在桃园中痛饮起来。第二天,刘备打制了一对双股宝剑,关羽打制了一杆重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张飞打制了一杆一丈八尺的点钢矛。招募了五百多名乡兵,一同踏上了投兵之路的有情有意有忠心得历史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很多的人生哲理,比如对自己的国家要忠心,对朋友要有情有义。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这个哲理都不要忘掉,也不要忘记这个有着人生哲理、有情有义胸有大志的故事。第四十九回赤壁之战的读后感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大战后,刘备乘胜取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荆州牧,奠定了壮大发展、进据益州的基础。曹操吸取失败教训,大兴水军,进控江淮,与孙权对峙。孙权为抗曹,继续与刘备联盟,任其在荆州发展。三国鼎立格局逐渐形成。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三顾茅庐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名著,里面的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故事内容十分精彩,故事情节扣人心悬,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话说当年刘备因没有一个好军事愁困不已,听说诸葛亮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能人,便带上张飞、关羽去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结果第一次没遇见;第二次不顾张、关二人的阻拦冒着大雪去的,还是没见着;第三次等诸葛亮睡醒了才见到。 这显示刘备是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来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而且第二次还下着大雪,张飞还阻拦道:“现在就是军队在打仗,这时也会停下来的。”第三次关羽等人见刘备又要去拜见诸葛亮,怒气冲冲声称要用一条麻绳把诸葛亮捆过来,刘备狠狠地斥责他们,这表明刘备以诚待人。 刘备注重以诚待人、以仁待人,我十分钦佩。刘备为了能够统一国家大业,屈尊求贤,礼遇下士,不怕碰钉子,不怕路途遥远,不顾天气恶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懂礼仪之人必定会取得成功。遇到事情要有礼貌,不能莽撞;遇到困难要有恒心,不能轻易放弃。 我喜欢《三国演义》。 读后感: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道 云长义释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有“三绝”:“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公”。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塑造成一位重情重义的“义圣”的形象,他是一位忠义之士。他忠于汉室、终于汉王刘备,即使在和刘备失散后投奔了曹操,也是降汉不降曹,并且时时大听着刘备的下落。关羽最讲义气,自从桃园三结义以来,他一直忠心耿耿地辅助刘备。在徐州大战以后,在刘备不知存亡、张飞未知生死地情况下,他细心地照料着刘备的妻小,并且大小诸事均先报告嫂嫂再加以定夺,其精神确实让人感动。他虽然认为曹操是汉贼,是他必须除掉的一个敌手,但是因为曹操曾经有恩与他,他便再华容道放走了曹操。再《三国演义》第五十回,便是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关羽不仅很讲义气,还武艺高强,勇敢英猛。他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等等,无不表现了他的勇敢和智慧。在“关羽义释华容道”中,关羽处在“忠”和“义”的尖锐冲突中,接受着理智和情感的相互冲突,从“忠”于刘备集团来看,曹操是死敌,决不能放过,但是从个人关系来看,曹操又是生平知己,对自己可谓是恩深意重,他实在是难以下手抓他。但是较量的结果是“义”战胜了“忠”,关羽放了曹操。关羽果真是“义绝”。我们以后也要更看重“义”,也许不是打仗,但可以“兄弟有难,拔刀相助”,多替自己的朋友着想,在朋友有快乐时与他一起分享,让快乐变成两份,这或许不是那时“义”的含义,但是现在“友谊”将逐步代替“义”,让“义”更一步加深,让朋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不只浮在表面,要更一步加深,这一种朋友间的爱已超过了“义”。但有时“义”也是不好的,比如去某公司上班,如果因为靠朋友的关系开后门,那对于那些没有应聘失败的人不是很不公平吗?所以我们在讲“义”的同时,还要注意“义”的方式,如果是朋友间的友谊那固然好,但如果是依靠朋友间的关系开后门,那就不太好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黑白分明的人!读后感:《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候五关斩六将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作为反面人物出现的,但是曹操的形象是《三国演义》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和刘备一样,曹操也是当时社会中的英雄。他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有吞吐大地之志。他运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谋略,进军许都,使汉献帝在他的掌握之中。至此他一直处于中央政权代表人物的高位,或以天子的旨意压人,或以天子的诏书指挥人,使他干起事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时时处于主动地位,占了天时。曹操惜才如命。曹操的一生招纳的贤士很多,他一直很钦慕刘备、关羽的才能,并在他们落难的时候曾救过他们,他也深知此二人是自己的敌手,但从未想过要杀他们,而是让他们存在,想与他们驰骋沙场、决胜千里、一决雌雄,表现出政治家的豁达。由于他对关羽的恩义太重,以致于后来在华容道被关羽所捉时,关羽放了他。曹操不仅惜才如命,他自己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文学家。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重,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操明明知道关羽这一走,犹如放虎归山,却并不加害反欲以路费、征袍赠之,其心胸何其广阔也。没有这一回的放关,便不会有后来的关羽义释华容道。读了这一回,我更明白了一个道理:与人为善方能与己为善。只要你厚待别人,与他友好相处,那么以后你有困难时,别人也一定会帮助你。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这样:与他人友好相处,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尽力帮忙,不要因为一些芝麻大的事就闹矛盾,伤害两人之间的感情。希腊作家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有几个好朋友是何等的幸福,朋友之间不应该有冲突,就算有,也不能让它成为朋友沟通的障碍,要知道,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是很快乐的,他能帮你的忧伤、愤怒减半,但却能把你的兴奋、激动、快乐倍增。那么,珍惜你现在身边的每一个朋友,不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那时已经太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