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于2月7日下午3点黑色大便,有短暂昏迷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9-2-11 18: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于2月7日下午3点黑色大便,有短暂昏迷
男 | 54岁
来自新疆
2009-02-11 18:36:50
1人回复

健康咨询描述:
问题描述:患者于2月7日下午3点黑色大便,有短暂昏迷,大小便失禁,于下午6点入院,静脉输液止血药:善宁,2月8日人仍有黑色大便4次,于2月9日上午行食道静脉套扎术后,下午黑色大便4次,治疗上用立止血,止血敏,平衡液,奥美拉唑粉针剂等,于2月10日上午黑色大便3次,下午1次,今早查房肠鸣音亢进,请问专家后期治疗应注意甚么?应如何护理?恳请专家及时解答,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2-11 18: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以下几种因素均可引起肝硬化.
1.病毒性肝炎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常显HBsAg阳性,其阳性率高达76.7%.
2.慢性酒精中毒 在欧美国家因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可占总数的60%~70%.
3.营养缺乏 动物实验表明,饲喂缺乏胆碱或蛋氨酸食物的动物,可经过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
4.毒物中毒 某些化学毒物如砷,四氯化碳,黄磷等对肝长期作用可引起肝硬化.
肝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进行性纤维化.正常肝组织间质的胶原(I和Ⅲ型)主要分布在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肝硬化时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明显增多并沉着于小叶各处.随着窦状隙内胶原蛋白的不断沉积,内皮细胞窗孔明显减少,使肝窦逐渐演变为毛细血管,导致血液与肝细胞间物质交换障碍.肝硬化的大量胶原来自位于窦状隙(Disse腔)的贮脂细胞(Ito细胞),该细胞增生活跃,可转化成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初期增生的纤维组织虽形成小的条索但尚未互相连接形成间隔而改建肝小叶结构时,称为肝纤维化.如果继续进展,小叶中央区和门管区等处的纤维间隔将互相连接,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改建而形成肝硬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