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12-2-9 15: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幼儿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对待不同性格、年龄的儿童要根据他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教育。如文中的幼儿,见父亲不帮助他,他的内心变化是愤怒-绝望-自豪。但不是所有的幼儿遇到此事都会是同样的表现。这个幼儿最后感觉是自豪的,我想这和父亲对他从小的教育有关,绝不是偶然的机会造就这个幼儿可以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初来到这个世上对一切事物都是陌生的,这需要成人循序渐进的教导,并且要与幼儿很好的沟通,虽然说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可以提高他的认知能力。但是如果成人不去和他探讨或者告诉他对错,长此以往幼儿很容易误入歧途,不是说所有的事物亲身去体验便知道对与错的。这个故事应该没有结束,应该在后面加上父亲的一段话:“孩子,要知道遇到困难不要惊慌,要学会寻找出路的办法,看,没有爸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2-9 15: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300字吗?要400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2-9 15: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不同,也许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才是正确的,有的家长爱孩子声轨一切,这种溺爱会使孩子在社会上无法独立,对父母产生依赖,甚至会成为典型的啃老族,而有的父母却是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也许孩子会对你产生抱怨甚至愤怒,但有一天他(她)长大时,会发现你是对的,有时候,换个思路,变个想法来教育孩子,会有出其不意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