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昌海谈粮食与土地问题~兼评茅于轼~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2-12-22 14: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香港《东方日报》发表文章说,对中国来说,2008年是一个不顺之年,但2009年开局显示出来的象表明,今年也不会是一个好过的年份,而且面临的考验可能比2008年更大。因为,全国性的大旱,首先就当头一棒砸了下来。
这几年中国农业相对顺风顺水,粮食连年丰产,农民手中有粮,对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自从去年冬天以来,中国北方降水偏少,出现大范围的干旱,很多省份的干旱已是百年一遇,且旱情仍在继续,短期内没有缓解象。
大旱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威胁,很多地方粮食减产已成定局,如继续恶化下去,会产生何种后果,尚难预料。这场全国性大旱对全年走势都可能产生影响,特别是考虑到当前金融海啸尚未见底,国际市场持续萎靡,中国出口将面临比去年更为糟糕的环境,依靠内需推动经济复&已是唯一的路径;但遭遇大旱,粮食减产,直接后果就是农民收入降低。
本来绝大部分农民的收入就不高,以中国农民的传统,一旦年景不好,减少支出特别是不必要的支出是第一选择。再加上当下的抗旱,基本上全是农民自己掏钱,本来微薄的积蓄,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再产生当局所希望的消费能力。
消费不足,工厂就难以开工。但春节刚过,就有数百万农民工涌入广东,其中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工作目标,完全是盲目而来,随时间的推移和旱情的发展,肯定会有更多农民工涌进城市寻找工作,政府面临的考验只会愈来愈大。
《东方日报》说,日前当局已经宣布,由于前几年连续丰产,今次大旱还不足以影响到中国的粮食安全。这可能是事实,但当局还应考虑到民众心理对社会的影响。当下,中国的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几个省份,很多地区的农民都没有多少存粮,城市居民家中的存粮也不会太多。如果让干旱导致缺粮的心理,在民众中形成并蔓延成抢购潮,不仅会影响社会稳定,而且会影响到经济大局。有粮,但及早做好调配工作,是现在就得考虑的问题。当年,一块猪肉引起全国恐慌的教训,不应忘记。而且,很多国际炒家一直紧盯中国,今次大旱是否会成为他们炒作中国的藉口,也是不得不小心应付的问题。
其实,像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人口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任何年份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是政府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而且在应对当前问题的时候,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给未来埋下隐患。
《东方日报》还报道说,中国水土流失的情况日趋严重,情况岌岌可危;经过上千名科研人员历时近3年考察,发现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75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近4成,而近200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全国现有646个水土流失严重县,其中82%处于长江和黄河流域。专家指出,若水土流失情况持续,将引发各地严重水旱灾害。
2005年7月起,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联合开展规模最大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共有86个科研院所及28名两院院士、近1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考察27省315县,发放调查问卷近20万份。
新华社元月29日公布最新的调查报告指出,按现时流失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而在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倍,有近亿民众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专家表示,黄河下游河道在50年内淤积泥沙92亿吨,导致河床提高2至4米;辽河干流下游部分河床已高于地面1至2米,成为地上悬河;全国8万多座水库年均淤积16亿立方米,造成调蓄能力下降,将加剧洪涝灾害。
经专家判定,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县,以江西和陕西的情况严重。江西赣南15个老区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有十个;陕北老区二十七个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太行山45个老区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33个。调查显示,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区。此外,随水土流失加剧,土层有效持水量降低、热量状况变劣,裸露土地温度升高,土壤调节水分的功能也随之下降,影响水资源利用,进而导致水旱灾害加剧。
大陆50多年来从南到北,旱灾发生的频率已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近10年来全国平均耕地受旱面积近3亿亩,逾亿亩成灾。
“德国之声”报道说,一场自1951年以来少见的干旱正在中国北方多个省份蔓延,全国已有接近43%的冬小麦遭受旱灾。目前,农业部已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持续旱灾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已引起粮食专家关注。据农业部发布的统计显示,截至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七个主产区小麦受旱1.43亿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亩。根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三农问题”专家孙大午先生介绍,“按照我所在地河北保定来说,这种旱情就可以说是旱灾,而且是几十年不遇的旱灾。干旱和旱灾是两个概念。干旱不应该是从去年十月份开始,还可以更往前追。这种干旱现象可能是大气候造成的,到了今年尤为严重,几乎一滴雨水都没有了。如果是干旱,还可以收一些粮食,而旱灾将肯定导致我们的小麦收成减产。”那么,在此背景下,2009年的粮价是否会大幅上涨?有专家认为,在供求关系上,2009年中国粮食在不大量出口的情况下是过剩的,基本可以断定2009年小麦价格难以大幅上涨。对此,孙大午持不同观点,他说,“即使没有旱灾,不减产,粮价也应上涨;因为农民种小麦不挣钱,是亏损的。农民不愿意种小麦,加上这种干旱,很可能明年的粮食会有很大的缺口,所以粮价上涨是必然的趋势。”
结合目前中国国内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截至春节前,大约有两千万农民工失去就业岗位,占外出就业农民工的15.3%。返乡的农民又遭遇到如此严重的旱情,本来已经非常严峻的生活现状将更加雪上加霜。对此,孙大午表示,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返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管有没有旱灾,有没有干旱,靠农民种粮食是富裕不起来的,只能解决一个温饱问题。我觉得将来搞新农村建设的话,应该放开农村的二、三产业,尤其是三产业,建设中心镇和中心村。”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工资性收入占中国农民纯收入的40%左右。但是,城市化进程势必导致中国土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耕地面积已呈大幅减少趋势。孙大午尤其指出农村的荒地、荒坡以及所谓空心村庄的问题。他认为应当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放开农民的宅基地,允许永佃、抵押或者买卖。对于耕地,政府应给予保护,在社会保障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民不能失去土地。
香港《太阳报》刊载署名古吕的文章,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毛泽东这个遗训,成为中共一代又一代领导人不可逾越的天条。粮食对于中国不但是日常的必需品,更是特等战略物资,保证自给自足,以防外国封锁。为此,胡温按惯例,每年的一号文件均以农业为主题,更定下全国农业耕地不得少于18亿亩的红线。北京民间经济论者茅于轼认为可取消这条红线时,被扣上卖国的帽子。
去年两会期间,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揭露,有些国家粮库“有库无粮”,因为有“硕鼠”作祟,应秘密严查。一时间,“有多少粮库没有粮食只有硕鼠”之声四起。目前,华北地区遇到了春旱,一百多天无雨,是否会严重影响今年的粮食生产,媒体已炒作起来。温家宝从欧洲返京,首先就布置抗旱救灾。试想,如果今年的工业下半年不能摆脱下滑趋势,到了秋收再来一个歉收,工业农业双不利夹击,温总可能要愁白了头。因此,今年三月的两会,粮食的议题跑不了。
香港媒体还指出,踏入新世纪,中央连发5个有关农村的一号文件,显然是希望重演80年代奇迹。但结果令人失望,中国农村面临的严峻问题并未得到缓解,有的反而更加恶化,比如城乡收入差距愈来愈大,这不仅使当局十分尴尬,更焦急万分。香港媒体认为,事实上,出现这种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些文件内容大都空洞无物,口号多于手段,这样的文件不能产生实质性结果实属正常。比如,以今年的第6个一号文件来看,虽然洋洋洒洒一万余字,但通篇都是“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等原则性要求,很少有具体落实措施,更没有数量化要求,实质问题未见涉猎。
比如,征地矛盾是当下农村一大焦点问题。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可取消这条红线,其中理由就是,设置红线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增加了以权谋私的机会。多一个审批就多一个以权谋私的机会。现在有不少贪污腐化的案子就是因为土地审批引起的。还有,很多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主要依靠出卖土地养活政府,本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土地收入,却被政府官员挥霍。对于这个问题,文件也只是要求土地出让收入,要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然,这样的要求等于没有要求,因为根本没有具体标淮。类似的问题,如文件提出要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但增加多少、资金由谁来出、每个农民到底能拿多少钱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说清楚。以内地官场的游戏规则来说,这样的要求都可以束之高阁。
但最为关键的问题则是,文件虽然布置了很多工作,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监管办法。比如,中央每年下拨的数千亿元资金,都是如何使用的?都用在了哪?有没有被贪污挪用?这些问题在文件中没有回答,民众看了也是一头雾水。香港媒体呼吁,仅仅依靠这样一个空洞文件,并不能解决时下农村面临的问题,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有更具体、更实在的招数。
这些呼吁,是耿介忠言;虽然有些逆耳,却比笔者此前的歌颂文字,更有实际意义。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此前在一篇文章中说,粮食安全是老百姓的第一安全;50年前我们经历过一场空前的大灾难,饿死了几千万人。他说,“光有耕地红线也未必能够保证粮食安全”;“我国在1981年至1983年,通过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面积没有变化,而粮食产量在徘徊了十几年后两年之内就增加了19%”。茅于轼认为,是“市场经济解决了这个复杂问题”。他强调“凡是能够由市场解决的问题都不需要政府的介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不过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告诉人们,不受监管的市场经济是多么可怕(温家宝语)”!温家宝日前在英国伦敦接受《金融时报》主编巴伯专访时就指出,“土地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所以,不强制性设置红线,就无法给农民提供这个保障。
目前,全国性的大旱,给今年的“三农”问题上紧了发条,旱灾,粮食,粮价,已经在紧敲中国的心脏。中央虽然已经有了部署,但笔者以为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将一号文件的原则问题,加紧一一细化,形成一道道各级权力部门和官员不可逾越的红线,并尽快公布于众,让人民监督,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三农”利益,有效抗击自然灾害。
理由很简单,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是这样做的;而且当时他的威望很高,令行禁止,而且全国官员也相对很廉洁,很少有贪腐、渎职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