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五道杠”少年吗?他要考大学了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1 | 2022-12-22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记得那个“五道杠”少年吗?他又“现身”了!在今天(1月25日)出版的楚天都市报上,他发表了一篇作文,探讨家长的教育问题。


640.webp.jpg (42.4 KB, 下载次数: 80)下载附件2016-1-26 11:26 上传

习作:

《糖与鞭的启示》
水果湖高中高三(13)班 黄艺博

糖,甜蜜,充满诱惑;鞭,冷酷,让人充满恐惧。

一般来说多数人喜糖,说它使人拥有幸福感,赋予创造力;但也有人喜鞭,说它使人清醒,催人不断奋进。

糖与鞭,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两种事物,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与概念。现在,常常被不少父母自觉不自觉地用于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里,成为家长的两种经典教育手段。

这让我联想起《纸篓与墙》的故事,是那么发人深省。一个孩子的母亲,她让孩子把他画好的每一张画都贴到墙上,三年后,那孩子举办了画展。另一个孩子,他母亲无论好坏,让其把画稿都扔到废纸篓里,三年后孩子手里仅有一幅未完成的画……但30年后,这个孩子的画横空出世,震惊画坛。而第一个孩子的画,不知为什么长进不大,人们也不再感兴趣。

大家开始争论,一些人认为第一个妈妈的方法正确,孩子是鼓励出来的,充满压力的人是不会释放自己潜能的,也许再过三十年,第一个孩子又会重新崛起。另一些人认为,第二个妈妈的方法正确,俗话说:孩子只有不断受到鞭策,他才会进步。这一过程看似痛苦,实则卧薪尝胆,终有越甲吞吴的那么一天……

糖与鞭的争论,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因为,二者皆有其理。只有发挥好糖与鞭、鼓励与鞭策两方面的作用,才会取得令其满意、骄傲的成就。

点评:小作者拓展视野,推而广之,道理莫不如此,这是本文一大亮点。但生活是立体的、丰富的,除了胡萝卜加大棒的二元对立和合作之外,还有许多因素,成就了你我他的人生。

人物介绍

黄艺博:2011年,手臂上戴着“五道杠”的黄艺博一夜红遍网络,又因其父称他“两岁看新闻联播,七岁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惹来众多非议,也让武汉市存在了22年的少先队“五道杠”忽然成为舆论焦点。

被曝光时,黄艺博系武汉市华师一寄宿学校的学生,毕业于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少先队员,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12-22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新宇一样,天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12-22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孩子怎么和贪官长的一个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12-22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张脸就能断定他将来不会是一个搞科研技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12-22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气横秋;城府很深!!!难道我看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12-22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毕业于滑坡路小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12-22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显以后是个贪官、不信就看结果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12-22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副总队长,感觉好牛逼,那么总队长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12-22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老美的初级应用版?糖+鞭?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12-22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啊!别嫉妒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