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的区别是什么?“损人利己”是不当得利吗?为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9-8-23 22: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区别1、造成原因不同不当得利事实的出现往往是受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侵权行为法律事实的出现则是侵权人的过错造成的。2、针对性不同不当得利只针对财产性利益;侵权行为则包括侵犯财产权和人身权,侵权之债的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3、处理方式不同对不当得利之债的处理是返还不当得利,返还不当得利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平,因为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保有无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对侵权的处理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8-23 22: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损人利己”应当是侵权行为,而不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四个:1.一方获得利益;2.他方受有损失;3.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4.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原因。简而言之,就是行为人无缘无故取得了本属于别人的利益。比方说,去买菜,商家多找了两块钱。侵权行为则是指行为人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8-23 22: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损人利己可以是不当得利,侵权型不当得利。不当得利和侵权不是并列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存在同时是不当得利与侵权的情形,此谓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的竞合。侵权行为一定损人,可能损人利己,可能损人不利己,那么损人不利己的情况肯定就不是不当得利,这是侵权行为和不当得利的不同。不当得利,可能侵犯了被侵权人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这是侵权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8-23 22: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1、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8-23 22: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当得利 V 侵权行为之债: 不当得利之债是指无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据,使他人财产受损失而使自己获得利益而引起的受害人要求受益人返还其所得的利益的债权债务关系。
侵权行为之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财产权或人身权而引起的受害人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者的区别是: 1) 不当得利事实的出现往往是受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侵权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