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尖上的嗅觉经济,如何掌握破局密码?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2-12-26 16: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中国香水进口额达到了10.9亿美元,同比增长46.1%,是2016年的五倍。通过数据比较,2021年中国香水市场136亿元,相比2015年的54亿元极大增长。其中从法国进口份额为58,3%,呈现出增速快,市场潜力大的特点。而中国在法国的出口份额仅排第7位,体现了中国市场空间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中国香水市场主要由高端香水驱动。在过去5年中,高端产品的价值份额从70%增长到90%,
  高级中性香水是具有最高增长潜力的子类别。自2020年,中国香水市场的1/3被大型国际高端品牌占据,剩下的2/3则由众多小众品牌形成。小众香水品牌受到中国年轻人的青睐,他们欣赏稀有和独特的香味,更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这类群体会被拥有自身文化和历史的品牌,所研发的更多的自然香气(例如木材、海洋)所吸引。
  

  嗅觉经济崛起,香氛赛道或迎来发展黄金期。12月21日,由中国法国工商会(CCI France Chine,以下简称:“法商会”)主办的以“重塑香氛市场”为主题的研讨会,通过线上直播参会形式圆满落下帷幕。
  

  在研讨会上,广东觉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调香师陈正杰先生发表了《东方原创香气应如何走进世界》的主题演讲。以多年的香氛从业经验,对行业的洞察分析为大家解读中国香氛市场的存在问题及思路对策。
  陈正杰提出,西方的香水市场,经历了三百年余年的发展,是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市场。其中香气的发展,更是经过18世纪百家齐鸣创作时期,以及19世纪各大品牌产品井喷的时期。所以西方市场很早的就总结出了适合自己文化和自己消费者香调选择。换言之,西方的香调选择是非常成熟的。
  他们的香调总结皆来自于过往经典的产品,并且得以衍化。我们熟知的一些词汇,比如西普、比如馥奇,都是来自于伟大的作品。甚至一款好的香水作品,可以开创一个时代,带来一个百年奢侈品品牌。
  一个个别出心裁的调香师们,塑造了一款款让消费者共鸣的作品,一款款畅销的作品,共同塑造了当今的西方香水世界扎实的理论体系。
  而扎实的理论体系的背后,是这些调香师们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总结
  而目前中国的香气,缺少这样的理论体系。
  

  虽然中国用香历史虽然可以追朔的3000多年前,但是用香的方式却一直是以香道和焚香的方式在传承。虽然配方等还有《香乘》《陈氏香谱》等著作记载,但是受到香料的变化,香气本身皆早已失传。而香道本身,更是因为诸多自身原因,也一直传播不开。
  所以会造成,现在国内市场已经上车的和即将上车的从业者们,几乎都知道中国香气和西方香气因为文化不同,可以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但是具体哪里不同,能说的上来的寥寥无几。
  有人使用“”中国人都喜欢淡香水”这样一刀切的论调“,也有随便抓个诸如桂花这样的中国元素,就开始疯狂出产品。全然不顾他推出的桂花,究竟还是那个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桂花吗?更有不负责任的,随便抓个典故挑选个香气就直接生搬硬套。
  这些做法其实都是有问题的。
  国内从来都不缺好的品牌好的设计,也不缺好的经营者,但是目前国产香水市场相对缺好的作品,能够与中国消费者产生共鸣的香水作品。
  

  而关于如何重塑国内的香氛市场。我这边带来点我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
  第一, 作为香氛产品,香气是整个产品的核心关键。品牌方推出产品的时候,更多的在香气上投入研发,尽可能的去原创香气,而不是使用一些西方的既往成功配方。
  第二, 关于原创香气的创作者们。无论你是独立调香师,还是香精公司的调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写配方的思考逻辑。就好比桂花,并不是必须要通过紫罗兰酮系列原料来创作,也不一定必须是那种甜的发腻。那些老前辈们总结出来的桂花配方,其实已经一定程度上过时了,也烂大街了。已经证明了这个并不是市场上需要的桂花香水。我们需要打破固化的思维,去创作新的配方。
  第三, 东方的香气,绝对不是传统的香气里面增加一些东方的元素。那样只会出四不像。
  东方的文化有其独特的美感和传承。而香气本身就是嗅觉上的艺术品,美是可以通过通感来传递的。
  如今,确实是中国香水品牌的黄金时代,正因为是黄金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时候。
  希望中国香水市场,接下来的这些年,可以像西方世界之前所经历过的那样,百花齐放,百家齐鸣。能有越来越多的调香师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才是东方的香气。踊跃的表达自己对东方香气的理解。从而让中国的香水调香,也可以总结出属于本土的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