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郎的一首舞曲叫什么?歌曲高潮间隙,歌手还高呼:阿里郎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6-8-16 17: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不是就叫“阿里郎”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8-16 17: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叫“阿里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8-16 17: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吉林延边朝鲜族民歌。中国的朝鲜族是在19世纪60年代由朝鲜半岛陆续迁入的。现主要居住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另有一部分散居于辽宁、黑龙江等地。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有自己的文字。现有人口约192万。朝鲜族的传统音乐十分丰富,主要有民谣、歌乐(即民歌)、舞乐、器乐、板索里(说唱)、唱剧六类。其中,民谣按体裁又可以分为农谣、抒情谣、风俗谣、童谣、长歌等。农谣即各种劳动生活中所唱的歌,如《插秧歌》、《薅秧歌》、《农夫歌》、《船歌》、《拉网歌》、《捞鱼歌》、《织布谣》、《纺车谣》、《拉木歌》;抒情谣指反映日常生活中各种内容的抒情性歌曲,如爱情歌:《阿里郎》、《呃郎打令》、《银丝打令》,生活歌:《苦媳妇》、《道拉基》,讽刺歌:《老头打令》、知识歌:《月令歌》、《释花图》、《解字母歌》等,类别很多。作为朝鲜族抒情谣的代表曲目,《阿里郎》不仅具有该民族民歌的一般性特征,如五声音阶(以宫、羽、徵调式为主)、〓节拍(包括〓拍、〓拍、〓拍、〓拍等)、频繁使用小音程(大二、小三度)、通过节拍和音调的紧密结合保证旋律的自然流畅等等。而且在词曲方面也有它自身的某些个性,如歌唱主题的鲜明和高度集中,其四个段落的前两句完全相同,这同汉族民歌中常见的“复踏”手法颇为相似。不仅如此,在各段后面的唱词中,仍有与主题相关的句子出现,如“阿里郎山岗十二道山岗”、“阿里郎歌儿越唱越多”。总之,在十六句歌词中竟有十句唱到“阿里郎”,这正是它能够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音调方面,它也是“以少胜多”、用材十分节省。首句音调是全曲的基础,它以六度的窄音域和逐渐上行的旋律组成了一个深情的歌唱性主题,第二乐句是它的变化重复,并以“Do(1)”为结束音,与首句形成一定的对比。第三乐句开始用“换头”手法拉大了与首句的“张力”,它无疑给这首抒情歌谣带来一股新意,接着,第三乐句的后半部分和第四乐句再回到一、二句的曲调上,保持了前后的呼应和统一。可以说,除了第二乐句结尾和第三乐句的开头是新的音调素材外,《阿里郎》的曲调基本没有离开首句这一主题,这同唱词的用材原则如出一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