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是何意?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09-8-13 16: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指成败都在于一个人 相关例句:~,某心上至今不平。(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三十一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8-13 16: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刚开始郁郁不得志,项羽不看重他,跟了刘邦也不受重视,于是韩信星夜逃跑。萧何听说以后,连忙连夜将他追回,更加向刘邦推荐他。因为萧何的推荐,韩信才受到刘邦的重视,逐渐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不至于被埋没。韩信后来建立了巨大的功勋,逐渐有了骄矜的情绪,军队中又很有威望,威胁到汉朝的统治。但是当时韩信兵权在握,不容易控制,又是萧何凭借与韩信的交情,把他骗到长乐宫,遭到诛杀。韩信是因为萧何的举荐才得以重用,但同时又是因为萧何的诓骗才被杀。这句话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同一个人造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8-13 16: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释义: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是由一人造成的。传说有人曾在韩信墓前的祠庙上写过一幅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一知己指的就是萧何。韩信被刘邦重用是萧何的推荐,被吕后杀害也是萧何的计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8-13 16: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当年,刘邦入蜀时,韩信弃楚而投汉,依然默默无闻。只任迎宾小吏,却因犯法被处斩刑,刀口下出狂言,惊动滕公夏侯婴,荐为治粟都尉;是萧何发现了韩信这奇才,但仍未获重用。军至南郑,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将逃亡。萧何未及请示,便月下追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也逃亡了,刘邦惊怒。过了两天,萧何回来,刘邦且喜且怒,骂道:“你为什么也逃跑了?”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得知他去追韩信,又骂道:“将领们跑了数十人,你没去追,去追韩信,是假的。”萧何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大王若只想称王汉中,就用不着韩信;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可同您共谋大事的了!”于是劝刘邦选择吉日良辰,斋戒设坛,隆重拜韩信为大将。一夜之间,韩信从一无名小卒而位冠三军,此所谓成也萧何。 后来,刘邦称帝,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削了他的兵权。汉十年,刘邦亲征陈豨。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人与陈联络,家臣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解铃还须系铃人,毕竟萧何老谋深算,他派人传旨韩信,声称陈豨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道:“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这是第二次临刑了,他喟叹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夷平了韩信一家三族。这就是败也萧何。韩信因为萧何的举荐而得刘邦重用,也是因为萧何的诱骗而身首异处。所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8-13 16: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这是说的韩信的故事……齐王韩信,因为萧何的举荐被汉王刘邦拜为上将军,也因为萧何的计策被刘邦夺了军权,事败身死。所以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