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18-7-5 23: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盖因孔子所修编年体史书《春秋》与东周上半时期时间大致吻合,所以东周前半段被称为春秋。而东周后半段,则是因为七雄争霸战事不断,所以被称为战国。史学界内也是以此为认证主流,时间上可能有些出入,但是时期都是这么划分。在中国古代史中,周朝可被分为西周与东周。但是东周很少出现在人们眼中,大多以春秋战国代称。至于为什么如此划分,下面笔者就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公元前771年左右,当时周王朝还在周幽王的统治之下,但是他昏庸的统治招来了当时犬戎军队的进攻。犬戎军队打进了西周的都城,于骊山杀死了周幽王。而后仅有到场的秦襄王将犬戎军队杀回,西周就此灭亡。紧接着贵族拥立周幽王的儿子继承王位,但是关中地区依然不再适合作为周朝的都城。所以在公元前770年左右继位的周平王选择东迁都城,于是在郑秦晋诸国诸侯的保护下,都城东迁洛邑。从东迁到公元前256年周王朝灭亡,这段时期就被称为东周。

在东周存在的这516年中,又被史学家分为两个阶段。大部分史学家以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为准,以公元前476.475年为划分线,将东周分为两个时期。而这个年份就是因为史记中《十二诸侯年表》终结于公元前476年,而公元前475年则是《六国年表》之开端。当然也有别家言论将划分两个时期的时间线稍向后延伸,延伸到三家分晋这一时期。但是总得来说,两个时期的命名是学术界公认的。

至于命名两个时期的原因,春秋时期命名是因为当时孔子曾经编撰一部名为《春秋》的书籍,其中记载了孔子在鲁国从鲁隐公到鲁哀公的一段历史。恰巧在时间上大致符合东周的前一个时期,所以这个时期也就被称为春秋时期。而到了之后的一个时期,由于列国争端混战,导致大大小小战争不计其数,所以这段时期被形象的称为战国时期。

春秋与战国时期本质上就有差别,在春秋时期五霸争雄,打破了周王朝层层分封的腐朽制度。而到了战国时期七国混战,各国为了变强纷纷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这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破而后立的过程,也是在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显著的质变。这一重要过程无法只用一个东周就代替,所以才有了春秋与战国的明显划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7-5 23: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475年,是为春秋时代,这个时代是周天子的势力逐步减小的时代,总体来说在中国大地上,依然是属于奴隶社会,齐,晋,楚,吴,越各国相继称霸,但是进行的战争主要是大国局部的进攻小国,而使小国屈服,并不灭亡小国,周天子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公元前474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周天子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任何的影响力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封建改革,这个时期的土地兼并战争比起春秋时期更为频繁,春秋时期的小国家这个时候基本被这7个国家兼并掉了。总之,春秋末期各家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变少了,胜出者疆域变大了,人口变多了,财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财富,现在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诸侯手里。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资源的集中使得各国间的战争规模,战争烈度也急剧上升。在彼此间不断的激烈攻伐中,如何谋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富国强兵成了各国决策层的首要考量目标。在此时代出现的普遍的需求之下,一系列的变法改革应时展开,战国时代的大幕也随之拉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7-5 23: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期,战国是封建社会建立期,且兼并战争更激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8-7-5 23: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说春秋是说奴隶社会, 战国是封建社会我们说的东周初期,各地诸侯虽然有小规模的战争,但都还听命周天子的安排调遣,因此社会在较稳定的情况下发展,时局像春秋一样给人带来安定;东周后期,“春秋五霸”转变为“战国七雄”标志着一个新的格局,各地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相互战斗,战乱连连,因此谓之战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