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且如铸铜为镜,明非匠者之明。的解释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2-3-4 19: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⑴,绝虑疑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⑵。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⑶。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⑷。然则字虽有质,迹本无为⑸,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⑹。故知书道玄妙,心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⑺。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⑻。字形者,如目之视也。为目有止限,由执字体既有质滞⑼,为目所视远近不同⑽,如水在方圆,岂由乎水?且笔妙喻水,方圆喻字,所视则同,远近则异,故明执字体也⑾。字有态度,心之辅也⑿;心悟非心,合于妙也⒀。且如铸铜为镜,明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妙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⒁。又同鼓瑟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⒂。学者心悟于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