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3-1-8 01: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5 题。
材料一:
微软小冰出版诗集给诸多领域带来新挑战,挑战之一就是将“作者是什么”的困惑再次带到文学理论面前,使之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
小冰在某种程度上似乎验证了结构/ 后结构主义理论:作者不过是一个现代神话,他/ 她只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在文学批评中,一劳永逸的思维懈怠就是将文学的意义、价值与作者的生平、感情、心理和趣味关联起来,这就不再需要思考文学的复杂性、多样性。
作者作为文本的过去,并非文学价值的根源所在。我们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就能发现,《俄狄浦斯王》的价值、意义、美感并非根源于那个叫索福克勒斯的作者,也并非根源于作者和解释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而是源自作品自身结构、语言和各种辅助手法。文学面向未来,那里作者已死,文本的意义犹在。
即使在面向现实的写作中,作者的意义也是可疑的。 巴尔扎克被誉为最伟大的小说家,而他只不过是历史的书记。文学就是记录现实、摹写现实,文学的意义就是现实的意义,巴尔扎克越过了他自己,越过了作者,将文学的意义与现实勾连起来。作为书记员的作者,也就只剩下诚恳、忠实的美德。
罗兰·巴特借助巴尔扎克的《萨拉辛》宣布作者已死,这显然并非随机的选择。恰恰是巴尔扎克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家,而非那些前卫的现代与后现代作家证明了,“写作是中性、组合和间接的空间,我们的主体已经从中溜走;写作也是一个否定性的空间,那里以身体书写的确定身份开始,却又以所有身份的消失告终”。读者、批评家只是在书本的符号交织物中寻找写作安放于其中又在其中被不断否定的意义。作者作为文本意义的终极指定者,在书写的始发处就是存疑的。 回到文学的原始出发点,从来就不是回到作者动笔写下文本第一字符的时刻。福柯在《作者是什么?》中恰如其分地举出了两个例证: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当我们借助马克思的理论分析文本时,我们回到了比作者更加久远、更加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当我们借助弗洛伊德的理论窥探文本的内在心理时,我们追述的是作者不能自我主宰的无意识童年。批评的目的也就不在于重建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作者的内心经验也渺不可寻,剩下的只是一个功能性存在,将诸多文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互文性观照。在“作者之死”留下的巨大空间中,话语才在这个空间中敞开它的不确定意义。文本只是话语表演的舞台,而不是作者留下的痕迹。
巴特和福柯在理论结构上杀死了作者作为文本创始者的意义。 正是“作者之死”,留给了人工智能展开其创作的可能。文本的书写不再是作者的专有特权,而是话语结构方式的无穷可能。人工智能在巴特和福柯之后,在最后的生物学意义上给了作者最为致命的一击。罗兰·巴特的躯体书写也不再成为必要,作者不再是一个将一系列相关文本聚集在一起的名字,而是一个代码:AI。
福柯在他的理论中,区分了作为独特个人的实际作者和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建构起来的理论性符号作者,依然保有了作者生物学意义上的主体存在。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使得作者的生物学价值也受到巨大冲击。对于人工智能文本的阅读与分析,读者和批评家们不再需要追寻作者是谁,出生于什么样的时代和什么样的社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情感遭遇,有什么样的趣味;甚至更不需要去追寻它的童年经历和无意识创伤。一言以蔽之,作者的身份彻底消解之后,它提供了一个我们去重新认识那些作者渺不可寻、时空不甚清晰的文本的另一种可能。 诗可以言,诗即言。无论是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还是我们的孔子,都没有借助作者来说诗,但诗依然有它的价值。
——(摘编自徐晓军《文本的中性:人工智能对作者文学的挑战》)
材料二:
罗兰·巴特的“中性”思想,最早表现为对于文学和艺术上的反介入的零度主张,后来表现为对于一种无意指活动性特征、中性、客观性的认识,再后来它被从结构论符号学上定义为对由二元对立的词项构成的聚合体的破除以及在此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片段式写作风格与审美追求,最后它甚至可以被我们理解为是他的人生态度。巴特对于“中性” 的“欲望” 如此之持久,研究如此之深入,我们不禁要问,他的用意何在呢?他说,“对于中性的思考是一种办法,为的是———无拘无束地———显示在时代抗争中的自身风格”,而在摆脱冲突性的二元思维模式以避开非此即彼的意指的同时,“我希望依循这种细微的差异去生活”。这就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态,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为人处世方面,他的这种努力无异于一种修炼。这一点似乎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巴特在学术上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考和谦恭、向别人学习的原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化中以道家思想为主的一部分观念为其坚持和不断完善“中性”思考起到了一定的借鉴和印证作用,他的中国之行也为他实践自己的这种思考提供了契机。
——(摘编自张智庭《罗兰·巴特的“中性”思想与中国》)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是什么”的困惑早已存在,运用人工智能的文学创作使这一问题再次摆到文学理论面前,而且必须直面问题。
如果将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与作者的经历、情感、趣味等关联起来理解,就无法理解作品的复杂性、多样性。
罗兰·巴特有意选择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萨拉辛》来论证作者已死的观点,是为否定前卫的现代与后现代作家。
罗兰·巴特的“中性”思想最终可以理解为他的人生态度:摆脱二元思维模式,遵循无拘无束的风格去生活。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结构/ 后结构主义理论与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福柯的“作者是什么”观点相同。
《作者是什么?》中举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事例,否定作者作为文本主体的存在这一观点。
亚里士多德没有追述索福克勒斯,而是借助文本发掘文学的意义,展现《诗学》的意义。
正是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理论,让如微软小冰样的人工智能创作有了理论支撑。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讲授屈原的楚辞《离骚》,教师先展示屈原的生平介绍。
交流《红楼梦》的阅读感受,同学们讨论王熙凤的出场语言。
观看曹禺的话剧《雷雨》,主持人开场介绍曹禺的创作背景。
翻开鲁迅的小说《药》,同桌就告诉说夏瑜的原型是秋瑾。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4 分)
人工智能创作与“作者之死”理论之间有何关联? 请结合材料一分析。 (6 分)
(二)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9 题。
一日三秋
刘震云
老景是安阳汤阴人,汤阴离殷墟近,贩卖古董方便,老景二十岁起,便跟着人贩卖古董。转眼二十年过去,老景贩卖古董赚了钱,便在汤阴县城古衙边买了一块地,盖起一座院落。 汤阴古衙一带,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段。 院落三进三出。院落盖起,老景想在门头悬一块门匾。他看清朝和民国留下来的大宅,门头上都悬一块匾;匾上镂空雕字,要么是“荣华富贵”,要么是“吉祥如意”等。门匾在外边风吹日晒,雨淋雪打,需要一块好木头,要么是楠木,要么是檀木,要么是枣木。老景闻知塔铺的木匠老范,当年买了一棵两百多年的大枣树,枣树被解成板,打成了桌椅板凳,但有一块树心,还留在家里,便到老范家查看;一看这树心不俗,有年头,又坚硬似铁,便花了二百块钱,从老范手里,买走了这块树心。安阳林州,有专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工钱比普通木匠贵三倍;在林州木雕木匠里,手艺数一数二的,是一个叫老晋的人。老景把老晋请到家,让老晋查看这块树心。老晋用手指叩了叩树心,又把树心翻来覆去查看半天,点点头:“不错,是块好木头。”
“当得起门头?”
“当得起是当得起,关键是,想雕个啥?”
“‘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
“到底想雕啥?”
老景:“门头上的字,都是一个意思,你看着办吧。”
雕一块门匾,需要八到十天的工夫,老晋便在老景家的新院子里住了下来。老晋住进来头一天上午,将“荣华富贵”四个字从字帖拓到纸上,又将“吉祥如意”四个字从字帖拓到纸上,将两幅字摊在院子里,衡量该雕哪一款。左右衡量,拿不定主意。拿不定主意不是两幅字在含义上有什么差别,而是在计算二者的笔画;笔画稠的字雕刻起来麻烦,镂空之后,笔画与笔画间连接的木头薄,每下一刀,都要仔细思量;笔画少的,笔画和笔画之间,不用动的木头多,连接的木头厚实,雕刻起来省工省力。两者各四个字,其中都有稠字,笔画计算下来,两者数目差不多,花的工夫也差不多,所以犹豫。正犹豫间,一人踱步到院子来,背着手,打量老景家的院落;从前院踱到中院,又踱到后院,半天工夫,又回到前院。问:“这院落的结构,是从安阳马家大院套来的吧?”
“我只是个木匠,不是砖瓦匠,看不透房子的盖法。”
“可是,结构跟马家大院像,一砖一瓦的盖法,差池又大了。白辜负了这些砖瓦和这个地段。”
又说,“看似房子的盖法有差池,区别还在于房子主人胸中有无点墨啊。”
“听客人话的意思,你是个读书人?”
“读书谈不上,爱四处走走。”客人又说,“刚去古衙参观,看这边新起一座院落,大门开着,就进来看了看,老人家,打扰了。”
说完,便向院外走。这时看到地上放着两幅字,一幅是“荣华富贵”,一幅是“吉祥如意”,又停住脚步:“这是要干吗?”
“我是一个木匠,主人要雕一个门匾,让我从中选一幅字。”
客人笑了:“不是我爱多说话,这两款字,和这房子盖得一样,都太俗。”
“我刚才犹豫,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两款字,我雕了一辈子,也雕烦了。”老晋又问,“客人,你是读书人,你有什么好主意?”
“我有主意,你替人家干活,你也做不了主呀。”
“主人跟我交代,门匾上雕什么,由我做主。”
客人笑了:“这就是胸无点墨,也有胸无点墨的好处。 那我替你想一想。”
客人低头沉吟半天,仰起头说:“有一个词,平日也见过,叫‘一日三秋’,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这在人和人之间,是一句顶一万句的话呀。”
“问题是,这话放到门头上合适吗?”
“这话放到门头上,当然意思就转了,说的就不是人和人的关系,而是人和地方的关系,在这里生活一天,胜过在别处生活三年,你说合适不合适?”
老晋拊着掌说: “ 这话有深意, 而且不俗, 我喜欢, 我就雕这个。”
客人走后,老晋开始在枣木上雕刻“一日三秋”四个字。其实,老晋雕“一日三秋”四个字,并不是看中这四个字的深意和不俗,字意深不深俗不俗老晋并不计较,主要是“一日三秋”四个字,比“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四个字,笔画少一半还多,雕刻起来少费工夫。待雕好,请老景过来看。 老景看后,愣在那里:“你咋雕了个这,不是说好雕‘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吗?”
“那两款都太俗,这个不俗。”
接着,老晋将那客人对“一日三秋”的解释,向老景解释一遍。老景:“这个是不俗,得向人解释,‘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是俗了,但大家一看就明白。现在,等于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事先,你咋不告诉我呢?”
“你不是说,让我做主吗?”
老景哭笑不得:“我是说让你在‘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间做主,你咋做到外边了呢?”
“既然这样,你再找块板子,我重新雕就是了。”
“罢了罢了,一块门匾,怎么挂不是挂,别再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老景又说,“‘一日三秋’,说起来也不是坏词。”
老晋松了一口气:“可不。”
(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老景花大价钱买匾板,却将门匾内容的选择权交给了老晋,可见老景对门匾内容并不计较。
老晋将刻字笔画少作为选择的标准,既是为了保证雕刻质量,又表现出手艺人的精益求精。
从老景对门匾的态度来看,客人说老景院落“是从安阳马家大院套来的”的话是不可信的。
字典中“一日三秋”并无“在这里生活一天,胜过在别处生活三年”之意,是客人的新解。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开头交代老景靠贩卖古董赚钱发财,说明老景并不是胸无点墨的,和下文老景的俗形成反差,使人物形象更为立体。
客人的出现既为老晋解决了选择难题,又从侧面塑造了老景的形象,同时推动了情节发展,使故事有了波澜。
小说重在刻画老晋的语言和心理,没有具体描写他刻字的过程,可见作者侧重刻画老晋这个人物的品质而不是手艺。
老晋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全篇围绕他帮老景雕匾的情节展开,着墨也比较多,老景在文中起到衬托主人公的作用。
结尾部分老景两次说到“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请从人物的角度分析各自的作用。(4 分)
小说中人物围绕“俗”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俗”的内涵。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4 题。
沈思孝,字纯父,嘉兴人。举隆庆二年进士。又三年,谒选。高拱署吏部,欲留为属曹,思孝辞焉,乃授番禺知县。殷正茂总制两广,欲听民与番人互市,且开海口诸山征其税,思孝持不可。
万历初,举卓异,又为刑部主事。张居正父丧夺情,与艾穆合疏谏。廷杖,戍神电卫。居正死召复官进光禄少卿政府恶李植江东之及思孝辈思孝迁太常少卿御史龚仲庆希指诋之思孝遂求去不许。寻迁顺天府尹,坐宽纵冒籍举人,贬三秩视事。思孝御三品服自若,被劾,调南京太仆卿,仍贬三秩。 未几,谢病归。
吏部尚书陆光祖起为南京光禄卿。 寻进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 宁夏哱拜叛,诏思孝移驻下马关,为总督魏学曾声援。思孝以兵少,请募浙江及宣、大骑卒各五千,发内帑供军,并乞宥故都御史李材罪,令立功。 诏思孝近地召募,而罢材勿遣。思孝与学曾议军事不合,给事中侯庆远劾思孝舍门户而守堂奥,设逻卒以卫妻孥,不任封疆事。 改抚河南,辞不赴。
顷之,召为大理卿。 中官郝金诈传懿旨下狱,刑部薄其罪,思孝驳诛之。帝悦,进工部左侍郎。 陕西织羊绒为民患,以思孝奏,减十之四。 进右都御史,协理戎政。 初,廷推李祯为首,思孝次之,帝特用思孝。或疑有奥援,给事中杨东明、邹廷彦相继疏劾。 帝以廷彦受东明指,谪东明,夺廷彦俸。
乾清宫灾,思孝请行皇长子冠礼以回天心。 又以日本封事大坏,请亟修战守备,并论赵志皋、石星误国。其秋,丕扬去位,思孝亦引疾,诏驰传归。久之,丕扬复起为吏部,御史史记事复诋思孝与顾天埈合谋欲构陷丕扬。顾宪成、高攀龙力辨其诬,而思孝卒矣。 天启中,赠太子少保。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七》)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居正死召/ 复官/ 进光禄少卿/ 政府恶李植/ 江东之及思孝辈/ 思孝迁/ 太常少卿御史龚仲庆希指诋之/思孝遂求去/不许
居正死/ 召复官/ 进光禄少卿/ 政府恶李植/ 江东之及思孝辈/ 思孝迁太常少卿/ 御史龚仲庆希指诋之/思孝遂求去/不许
居正死/ 召复官/ 进光禄少卿/ 政府恶李植/ 江东之及思孝辈/ 思孝迁/ 太常少卿御史龚仲庆希指诋之/思孝遂求去/不许
居正死召/ 复官/ 进光禄少卿/ 政府恶李植/ 江东之及思孝辈/ 思孝迁太常少卿/ 御史龚仲庆希指诋之/思孝遂求去/不许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互市,指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进行贸易的通称。
卓异,指古代官吏考核中政绩突出、才能优异的人。
夺情,指为国家被夺去孝情,不能去职守孝或守孝未满起用。
懿旨,懿,美好,多指女子。懿旨,在古代专指皇后的命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沈思孝去吏部等候选派,高拱想要把他留在吏部。沈思孝推辞后,被任命为番禺知县。他在番禺不同意殷正茂开放贸易的意见。
皇帝下诏要求沈思孝移驻下马关,声援魏学曾,但两人不和,沈思孝被弹劾,改任河南巡抚,但他辞官不去上任。
沈思孝力辩诛杀郝金,进言减少陕西织造羊绒量,得到皇帝的认可,皇帝很高兴,晋升他为右都御史,让他协助处理军政。
孙丕扬重新起任吏部,史记事谴责沈思孝和顾天埈合谋陷害孙丕扬,遭到顾宪成、高攀龙等人的驳斥,指出他诬告。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寻迁顺天府尹,坐宽纵冒籍举人,贬三秩视事。 (4 分)
(2)其秋,丕扬去位,思孝亦引疾,诏驰传归。 (4 分)
为平定宁夏哱拜叛乱,沈思孝提出了哪些建议? (3 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 16 题。
答张十一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张十一:张署,与韩愈一起被贬,在郴州临武令任上赠诗韩愈,韩愈在广东阳山写此诗作答。 筼筜: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杜鹃花的别名。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首联是全景勾勒,颔联是近景特写,形成点面结合,分别体现了静与闲的特点。
这首诗前半段是写景抒情,后半段是叙事抒情,前后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颈联表达了诗人未报朝恩的遗憾,对自己消沉下去的担忧及面对困境的坚强信念。
尾联似说诗人白发顿生是因为张署的来信,但实际原因还是被贬而“未报恩波”。
清代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寄悲正在比兴处。”请结合诗歌前两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 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而在《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也表达了自己同样的思想感情。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中的句子,流露出他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与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急心情。
(3)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它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 20 题。
古人称牡丹和芍药为花中二绝,牡丹尊王,芍药拜相。我对于牡丹的好感稍微少一些,总觉得花冠阔且大,傻傻的,有呆霸王气。当然也有例外,有一年在洛阳看见几株白牡丹,静静开在农家后院,茕茕独立,素白自守,像闭门 的白娘子,一时 _ ,忘了花形,大有好感。
芍药花,我的观感比牡丹 ,多了不同的风致。那日友人忍不住在圃园取了一捧芍药,用净水瓶养着,放在客舍茶几上,真个 ,一室生香。但是瓶子简陋了一些,倘或是瓷瓶,大肚细颈,插三两朵的长枝芍药,就有无限的风味了。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修炼 唯我独尊 放纵 亭亭玉立
修炼 得意忘形 放纵 美轮美奂
清修 得意忘形 疏野 亭亭玉立
清修 唯我独尊 疏野 美轮美奂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只是瓶子简陋了一些,倘或是瓷瓶,大肚细颈,插三两朵的长枝芍药,就有无限的韵味了。
但是瓶子简陋了一些,倘或是瓷瓶,大肚细颈,三两朵的长枝芍药,就有无限的风味了。
但是瓶子简陋了一些,倘或是瓷瓶,大肚细颈,插三两朵的长枝芍药,就有无限的韵味了。
只是瓶子简陋了一些,倘或是瓷瓶,大肚细颈,三两朵的长枝芍药,就有无限的风味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 分)
(二)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 22 题。
到巴楚,黑山是必去的。 初闻“黑山”二字,我的脑海里出现的是连绵不断的黑黢黢的山脉。 到了现场一看, 。 ( )黑山并非由隆起的山峦组成,像是一片由柏油浇筑而成的宽广无比的平原。 地表土质坚硬, ,不用担心轮胎会凹陷下去。_____,除了蓝天就是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使人疑心自己来到了火星。万里无云的盛夏之夜,没有光污染,当你置身于巴楚的沙漠或者黑山地面,仰望星空,你会发现,人与自然是如此的水乳交融,天与地之间只有一个“你”!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黑山位于夏河胡杨林场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临界点,因地表黑色而得名,因火山爆发而形成。
黑山因火山爆发而形成,因地表黑色而得名,它位于夏河胡杨林场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临界点。
黑山因地表黑色而得名,因火山爆发而形成,它位于夏河胡杨林场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临界点。
黑山位于夏河胡杨林场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临界点,因火山爆发而形成,因地表黑色而得名。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8 个字。 (6分)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国家兴盛之时,你居安思危,大胆谏言;国事艰难之时,你多方奔走,大声疾呼;他人众口一词之时,你深入思考,独出机杼……理性的声音,源自担当,始于求索,成于艰辛,利在千秋。
《当代中学生》杂志“思维”栏目举行“倾听理性声音,感受别样收获”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 (3 分)A(B 项,“无法理解”错;C 项,“是为否定前卫的现代与后现代作家”错;D项,“遵循无拘无束的风格去生活”错。)
2. (3 分)C(“展现《诗学》的意义”错。)
3. (3 分)B
4. (4分)首先阐述了“中性”思想的内涵和发展过程;然后用问答的形式阐明罗兰·巴特追求“中性”的用意;最后补充中国文化和他的中国之行对“中性”思想的作用。
评分建议:答对一点得 1分,答对两点得 2 分,答对三点得 4 分,意思对即可。
5. (6分)“作者之死”理论给了人工智能创作以理论支撑,人工智能创作和“作者之死”理论都认为作者只是功能性存在,并非文学价值的根源所在;“作者之死”理论依然保有作者的生物学意义; 人工智能创作的作者是AI,连生物学意义都不存在,作者身份彻底消失。
评分建议:每答出 1 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 (3 分)D(A 项,“并不计较”错;B 项,“精益求精”错;C项,客人的话是可信的。)
7. (3 分)D(主人公应是老景。)
8. (4 分)第一处:指老晋把“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刻成了“一日三秋”,词义不易解释。表明老景是一个追求简约通俗的人。
第二处:指找块板子,重新雕刻;老景决定不重刻,表明他是个随遇而安的人。
评分建议:每处 2分,意思对即可。
9. (6 分) 从众是俗,老景准备雕刻“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就是从众心理;模仿是俗,老景的院落是安阳马家大院的仿造;缺少文化内涵是俗,“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虽表达了美好的愿望,但不如“一日三秋”新解更具文化内涵。
评分建议: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 (3 分)B
11. (3 分)D(“专指皇后的命令”错。)
12. (3 分)C
13. (1)(4分)不久(沈思孝)升任顺天府尹,因宽容假冒籍贯的举人而犯罪,被降三级治事。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给 2分;“坐”“三秩”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4 分)这年秋天,孙丕扬免职,沈思孝也称病辞官,诏令乘坐驿站车马回乡。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给 2分;“引疾”“驰传”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14. (3 分)在浙江及宣、大招募骑兵; 发放内帑供给军队;请求宽恕李材,让他戴罪立功。
评分建议:每答出 1 点给 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沈思孝,字纯父,嘉兴人。 考取隆庆二年进士。 过了三年,去吏部等候选派。高拱任职吏部,想留用他为部下,思孝推辞了这件事,于是授官番禺知县。殷正茂总制两广,想听任民众同番人进行贸易,并且开放海口各山征收赋税,思孝坚持不同意。
万历初年,因才能突出被举荐,又任刑部主事。 张居正遭逢父丧夺情留任,思孝与艾穆一起上书进谏。在朝廷上遭到杖责,被贬戍守神电卫。 张居正死后,召回恢复官职,晋升为光禄少卿。 宰相大臣憎恨李植、江东之和思孝等人。思孝升太常少卿,御史龚仲庆迎合别人旨意对他进行谴责,思孝于是请求辞职而去,没有得到同意。不久(沈思孝)升任顺天府尹,因宽容假冒籍贯的举人而犯罪,被降三级治事。思孝同原先一样穿着三品官服,遭到弹劾,调任南京太仆卿,依然降三级。 没多久,称病辞职回乡。
吏部尚书陆光祖起用他为南京光禄卿。 不久晋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宁夏哱拜叛乱,诏令思孝移驻下马关,为总督魏学曾进行声援,思孝因士兵缺少,请求招募浙江和宣、大骑兵各五千,发放国库金帛供给军队,并且乞求宽恕原都御史李材的罪状,让他立功。诏令思孝在附近地区招募,但罢斥李材不予选派。思孝和学曾商议军中事务意见不合,给事中侯庆远弹劾思孝舍弃门户而守卫内室,设置巡逻的士兵用来保护妻子儿女,不能胜任边疆的事务。改任河南巡抚,辞官不去上任。
不久,召入为大理卿。 宦官郝金因假传皇后的懿旨被关进监狱,刑部想减轻他的罪状,思孝进行辩驳使得他被处死。皇上高兴,晋升他为工部左侍郎。 陕西织造羊绒成为民众的灾难,因思孝进言,织造减去了十分之四。 晋升为右都御史,协助处理军政。当初朝廷推举,李祯排在首位,思孝排在次位,皇上特地任用思孝。 有人怀疑他有得力的援助,给事中杨东明、邹廷彦先后上书弹劾。皇上认为邹廷彦受杨东明指使,贬谪东明,扣罚廷彦的俸禄。
乾清宫发生火灾,思孝请求举行皇长子成年加冠礼仪来回转天意。又因日本封授进贡的事受严重破坏,请求赶紧整修战事加以守备,一并批评赵志皋、石星误国。这年秋天,孙丕扬免职,沈思孝也称病辞官,诏令乘坐驿站车马回乡。过了很久,孙丕扬重新起任吏部,御史史记事又谴责思孝与顾天埈合谋想陷害孙丕扬。顾宪成、高攀龙竭力申辩,指出他诬告,但思孝已经去世,天启年间,赠官太子少保。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 (3 分)C(并未表达“面对困境的坚强信念”。含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
16. (6 分)首联使用了“空”“哀”等词语,描摹了荒僻冷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颔联使用了“纤纤”“艳艳”等叠词,描写了山间笋、花等春天特有景物,显得悠闲超脱,但诗人身居闲地,心系朝廷,不能得闲,因草木之闲而生悲。 景物描写即是比兴,而诗人将自己的隐痛寄于其中,形成了含蓄深沉的特点。
评分建议:每答出 1 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6 分)(1)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
(2)六朝旧事如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3)示例一: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示例二: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示例三:杜宇竟何冤 年年叫蜀门
评分建议:每空 1分;有错字、别字,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18. (3 分)C
19. (3 分)A
20. (5 分) 画线句子前后四四相对,结构整齐;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牡丹和芍药地位的一致性,被称为“花中二绝”; 牡丹“尊王”,芍药“拜相”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尊王和拜相相对,但相和王之间又是有差距的; 强调了在古人心中,牡丹要胜芍药一筹。
评分建议:每答出 1 点给 1分;意思对即可。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 分)
21. (3 分)D
22. (6 分) 方知此山非彼山 车行其上 举目仰望
评分建议:每空 2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60分)
23. (60 分)参照 2022年全国新高考卷评分细则赋分。
【写作引导】材料突出了“你”的“理性的声音”,并分析了理性声音的内涵。杂志栏目是“思维”,表明栏目要表达中学生的思考,因此观点要鲜明,阐述要深刻。征文主题强调了“理性声音”与“收获”之间的必然联系,这里的“收获”可以是国家的、世界的、人类的、历史的,可以是集体的、个人的……作文重点应该要阐述谁的收获,收获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收获,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