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诗歌文本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3-1-8 01: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诗歌、散文和评论文章,一般都发在新浪博客,更小的栏目是股票。而那些只写诗的人的作品,往往贴的标签是“杂谈”。我不知道“杂谈”类文章,新浪博客会放在哪里。但很明显的是,我博客上的诗歌读者,往往和大家博客上的诗歌读者不同。纯粹写诗的人,他们的读者更多的是写诗的,是小圈子里的人,这从好些人诗歌后面的回贴可以看得很清楚。而我的读者,更多的是长期看我财经评论和股市评论的人,他们中长期搞文学创作的人很少。另外,我博客的读者,在金融界那边还有一批,他们的数量比新浪博客上读我诗歌的要多得多,大概是新浪这边的十到二十倍。因此,写南岸诗歌的文本分析,且要针对两边博客上的读者写——而不是针对写诗的人来写——就有较大的难度。
难,就难在他们基本不读南岸的这一类诗。因为他们读不懂,因此他们也不喜欢读。
一、南岸及第三代诗歌
南岸是80年代跟我们一起写诗的哥们儿,我们写诗的时间差不多。当然他的年龄要长于我。他一个人创立了滚动主义诗歌,属第三代诗歌序列。应该说,南岸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即跟我们有较大的区别,走的不是一条路。我的诗作,同时在走几条线,其中有一条线是搞语言实验的,这从80年代即开始了,现在也没有中止,而南岸的诗歌,从一开始起,就全是语言实验诗歌。好些写诗的人,也说看不懂南岸的诗。
中国诗歌,白话诗是第一次解放,从第三代诗歌开始,就迎来了第二次解放,同时也迎来了读者全面逃离诗歌阅读的时代。这种阅读上的背叛,让诗歌被时代所彻底冷落。因为即使是第三代诗歌创作者的小圈子,可能也有很多人读不懂第三代诗歌,更别说写评论,写理论了。目前评论中国第三代诗歌的人,只要他没有十年以上的先锋诗歌创作史,只要他没有文学以外特别是哲学的广泛涉猎和文学理论功底,我想他们要对第三代诗歌做出到位的评价,那纯粹是扯蛋。目前中国的诗评家中,能够把第三代诗歌评到位的人,数量不多。我个人的感觉,不会超过10个。当然,这个感觉也不一定对。
因为第三代诗歌在语言上走得很远。
这段时间,我正在写作有关“中国新古典主义诗歌”的理论文章,其实从新古典主义的角度,语言实验诗歌很好解释。那方面的理论,待我定稿后,有兴趣者再看吧。
二、南岸《文字》及《无题》文本分析
下面先看《文字》的文本:
文字

一段文字如此兼容
过去的岁月,性情中人
谈着鸟语花香文人。

沉寂于惆怅
看五指,烦燥的世界
裹足不前。

刷新一段历史
堆积的黑暗,又见一缕阳光
策动着争鸣。

小心翼翼回到昨天
今天的开始,如此沉重
川流不息,逃过处女地。

一个人的脸
长此以往,灰暗无比
看见,是如此行走。
要把南岸这首诗分析到我博客上的读者也能懂,那就得小心地寻找字里行间的东西。同时,因为南岸的写法与我前面分析晓阳和老潇子的写法不同,因此在分析的时候,我同时得讲诗歌理论与写作技巧的变化,揭示中国前沿诗歌写作者们所考虑的种种东面,他们所面对的种种麻烦事。
中国古代诗歌写作,语言实际上只有两种,一种是赋,即以叙述为主的语言(如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一种是意象群,即以意象的流动来构成诗歌语言。这后一种语言,意象及意象组合所完成的意象群,是古典诗歌语言的艺术核心。比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里的意象有日,江和山,还有它们的那种美;春风,花草和它们的香味。泥,燕子,暖沙,睡鸳鸯等等。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温暖美丽的春天景象。
白话诗歌运动以后,现代诗的语言变化非常之大。它最大的变化,就是白话入诗,似乎什么都可以写进诗歌中去。这种情况,从总体上来看,到朦胧诗的时候,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直白的诗歌,被不那么明晰的诗歌所取代。其实这一状况在三四十年代即已经出现,废名、李金发、穆旦的诗,语言就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我在《语晕》一文中,已经分析过废名的《十二月十九日夜》。
古诗中,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其中的每一句诗,它作为一个句子,都只有三个名词组合在一起,因此,从古汉语语法的角度,这样句子是有问题的句子,可以说是病句。可是在诗词曲赋中,它不仅正常,而且是很好的诗句。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代的中国诗人,还有第三代诗人,他们的写作中,开始尝试新的词语组合。即将前面所讲的意象的组合,推广到全部的词语。词语的自由组合,打破语法的限制,创造一种全新的自由。这其中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三个,一是词语组合以后,没有疙瘩,感觉要舒服;二是语感要前后一致,它们不能前后打架;三是要形成某种特别的美感、新奇感,甚至产生让人震惊的效果,从而实现语言创新的价值。有了这三点,前沿诗歌探索就有存在的依据。
这其中,词语的组合是基础。我们试以南岸的这首诗为例,来讲讲这种语言的探索。
第一句:“一段文字如此兼容”。分两个小节,“一段文字”,好理解。“如此兼容”,也好理解。其中“兼容”是计算机软件术语。这句诗的意味还比较容易理解,好的文字,即使表面相矛盾,但它从整体上来看一定是和谐的,也是兼容的。这句如果写成“一段文字如此和谐”,那么在作者看来,就没什么新意,改成“一段文字如此兼容”,那么新意就开始有了,读者也会觉得有新意了,这是语言上的小创新。这么处理以后,“一段文字”与“如此兼容”组合到一起,就产生了某种怪异的效果。这正是这类语言实验诗歌想要的,是他们必须解决好的基础问题。
像我这样进行文本分析,就是在告诉大家前沿作家的写作密码。也是初学写诗者捉摸诗歌写作的很好的教材。我的读者中,如果有人的小孩儿想学习写现代诗,看看这类文章,是很有帮助的。因为任何人,任何作品,只要他是用汉字写出来的,我们就能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把它分析清楚。
第二句,“过去的岁月,性情中人”。这一句,单纯看“过去的岁月”,看“性情中人”,都好理解。这一句,从第一句的“文字”宕开,追求的是一种语言的跳跃感。所谓跳跃感,即是语言的不连贯,这在古诗中也是存在的,意象的不连贯是它们的表现方式之一。只是到第三代诗人那里,他们把跳跃性推到了几乎所有的词语,在汉语中全面推开。
“过去的岁月”和“性情中人”组合到一起,两个清晰的词组之间,出现了某种模糊、不确定的关系。这是语晕的结果。到底是“过去岁月中的性情中人”,还是“在过去岁月里,几个性情中人”,这个,作者不讲,他留给我们去参与诗歌的再创造。他要的就是给读者留下参与文字游戏的空间。
“一段文字如此兼容”,与“过去的岁月,性情中人”,这两个句子,句子之间的组合,没有明确交待到底是那段文字所讲的是“过去的岁月,性情中人”,还是作者撇开那段文字,重新弄出这么一句诗来。这个作者没有讲,我的理解,那段文字应该讲的是“过去的岁月,性情中人”。如果你把它理解成作者撇开那段文字,远远地重新拉过来这么一句,也似乎可以,但从上下文来理解,就有点问题了。这里,作者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参与的空间。这两个句子之间的衔接,是比较模糊的,不十分确定的。
第三句;“谈着鸟语花香文人。”跟第二句的后半句结合,“性情中人”“谈着鸟语花香”,这个不难理解。语晕出现在“鸟语花香文人”的文字组合上。到底是“谈着鸟语花香和文人”,还是“谈着鸟语花香般的文人”呢,作者没有讲,给我们留下感觉的空间。作者并不要明确,他需要的就是模糊。
第二段,第四句,“沉寂于惆怅”,倒装句,“在惆怅中沉寂”。而且这句作者故意省略了主语。谁“在惆怅中沉寂”?是那段文字的作者呢,还是诗人,还是“性情中人”呢,南岸没讲,给我们留下猜想的空间。这种段与段间的衔接,作者故意做了处理,不让你一看就明白,你得猜。给你几个猜想的空间。段与段间,明确的意义消失,模糊出现。这就是语晕的再一次体现。
第五句,“看五指,烦燥的世界”。这里又进一步省略了主语,“谁”,不知道。谁“看五指”,谁“看烦燥的世界”,不知道。作者把他省略掉了。注意,不仅省略掉了主语,还省略掉了“看五指和烦躁的世界”中间的“和”字。这是一种理解。另一种理解,就是“看五指”和“烦燥的世界”之间本来就没有“和”字,从而让词语之间产生跳跃,指向多义。
第六句:“裹足不前。”和第五句组合到一起,有两种解读:某某“看五指和烦燥的世界/裹足不前。”某某“看五指,此时烦燥的世界/裹足不前”。这是作者故意留下的诗歌的多义,多指向。
相对而言,第一种更符合上下文的意思。
第三段,第七句,“刷新一段历史”。注意,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句法上省略主语。再则,刷新,网络术语。
第八句,“堆积的黑暗,又见一缕阳光”。显然,那段文字,那个故事从黑暗来到了明亮的地方,故事里有了亮色。就像这首诗,开始有点好懂一些了。
第九句,“策动着争鸣。”注意,又省略了主语。谁“策动着争鸣。”没讲。诗人不想要你知道,也不需要让你知道。为什么“策动着争鸣。”不知道,作者不讲。其实这个好理解,既然要翻开新的一页,特别是历史要翻开新的一页,自然要“策动着争鸣”,这个并不难理解。当然,作者在这里还是要模糊一下,要让它的指向更多义一些。
第四段,第十句:“小心翼翼回到昨天”。又是省略主语。主语指向故事里的人,或者是写故事的人,或时代,三种理解都有道理,但是从阅读的角度来说,没有唯一解。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被省略了的主语回到了过去,或回到了旧时代,而且还有点小心翼翼的样子。既然回到昨天,或回到了过去的时代,那么第十一句“今天的开始,如此沉重”,就是很自然的事情,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十二句:“川流不息,逃过处女地。”是回到昨天的结果。返回到昨天,倒退了,自然就有人“川流不息”地“逃过处女地”。这是一种自然的逻辑结果,但是,作者的处理,把一些东西省掉,让故事它变得模糊化,并由模糊化指向多义性。
第五段,第十三句和第十四句:“一个人的脸/长此以往,灰暗无比”。到这里为止,出现“一个人”了。他是谁,是不是故事里的人物,作者不讲。我们也没有必要猜。反正有这么一个人就是了,我的理解,他应该就是那个被省略掉了的主语。既然回到“昨天”了,既然今天“如此沉重”了,那么自然就有人的脸长此以往,灰暗无比。显然,这个人可以是故事里的人,或者是主人公。作者要给你的,就是这样一个模糊化的东西。
第十五句,“看见,是如此行走。”又是省略主语。因此,这里再度模糊化,指向多义。谁看见谁是如此行走?为什么如此行走?如此行走到底是什么心情?他都不讲。这是一种陌生化的处理手法。用它来结尾,指向多义性。但如果将它和第十四句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正因为那人的脸灰暗无比,因此他行走时,人家看见他就是“如此行走”,如此灰暗地行走,如此落魄地行走,如此难堪地行走。
三、结论
这里,有几点要总结的,可以看出南岸诗歌的写作特点:
第一,这是一段叙事。作者看到一段文字,然后根据那段文字写了一首诗。
第二,那段文字所记载的故事或时代,早先感觉很好,就像是春天一样,鸟语花香,其中的人是性情中人,是文人。然后故事有了曲折,有了惆怅和沉寂,世界让人烦躁,裹足不前。然后故事再度有了亮光,走出了黑暗,还策动了争鸣。然后故事再度陷入曲折,大家就像回到了旧时代一样,人们川流不息地逃离故事发生地。然后那个人的脸,就灰暗无比,只能看见他如此灰暗无比地行走于世。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的东西。它不需要太明确。
第三,作者甚至可以根本就不需要那么个故事来写这么一首诗,凭“文字”的标题,知道这种写作方法,就完全可以写出这样的一首诗,这对于有经验的创作者而言,不难做到。
第四,作者在这首诗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语词之间的组合,不能有那种让人读来不舒服的疙瘩。我仔细读过之后,没有发现疙瘩。这个要求他达到了。作者所面对的,不是意象,而是词语。
第五,作者要解决的,第二个是语感问题。即整首诗语感要一致,统一,不然读来不顺畅。这个,南岸也处理得比较到位。
第六,作者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每段的形式感。本诗采用的是每段三句,第一句没有分隔,第二句用逗号分隔,第三句可分隔可不分隔的形式。
第七,作者的手法,即词语组合,语晕,再就是跟常规语法斗争,跟常规语言现象斗争,大量省略。通过省略,让意义模糊化,让语义不再单一,开始多指向,给读者留下更多更大的参与和想象的空间。这一点,有创新的价值,这个我们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但这种处理方式,也容易让读者远离第三代诗歌,让诗歌变得晦涩难懂。
第八,南岸的这首诗,感觉很好,有才。南岸是个有感觉的诗人,包括词语的组合,包括语感,处理得不错。总体而言,透过这首诗,我感觉到南岸的才华。但它还不是天才之作。天才之作那种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我还没有看到。不过,我相信南岸如此写下去,总有一天,总会有那种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东西出现在大家面前。当然,也许现在已经产生,而南岸的作品比较多,我没有全部读完。
第九,这个故事,颇有点像是建国后的历史。呵呵,挺有意思的。
最后,本来想再分析一首《无题》,但是太长了。没有时间了,还是先歇着,以后再找机会罢。

无题
已经无法忍受
那一年的出走
留下往事
匆忙回头看天空的布景
这时的命运
却系在一段树上
或许我们已经成熟
你的港湾飘向很远
如心口上的利刃
回头往往怪自己
悲剧悄然而至
永远失去一柄拳头
或许永远是种债务
我们常常哀悼自己
已经流失很久的往事
有人在房间徘徊不定
留下自己的伤口
哪一只手在搓动?
春天我们告别故乡
告别那深爱和多情的少女!
然后走出海边
一个人看渔民的出海
看渔家少女编织网珠的神态
在短暂的时间告别自己
恢复本来的神态
静静地安慰自己
总有那么一天
我们会微笑着握紧每一只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