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  油菜花开》文本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3-1-8 01: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晓阳的诗歌,我前前后后有过三篇文章。91年写了《未归的真实:为了爱》,92年他出版第一本诗集《人在边缘》时,就写了《生活中的乐事》,那是他第一本诗集的序言。去年他出第二本诗集《脉原·痕》时,那个长篇序言又是我写的。这三篇文章,都谈到过他的诗。晓阳说我评他的诗有点蜻蜓点水,没有深入地谈过。呵呵。为了深入地谈,同时又不想重复那些文章中的观点,今天就深入地分析他的一首诗。
关于晓阳的诗,从整体上我这里只谈三点:
第一点,长期一贯的写作风格。晓阳的写作,从我1987年认识他以来,他的写作就是三个方向:他的人生感悟,他的爱情,以及他写农村生活场景的诗歌。如果一定要加上另外一个方向的话,那就应该是写即时情景。比如,我们大家现在做一件什么事,或者到个什么地方去玩儿一下,看一个什么东西,这种即时性的场景,晓阳可以把它们写成诗歌。因此,晓阳的诗歌,就是这三个方向或者说四个方向。从他写诗以来,他一直没有偏离这几个方向。这是他长期一贯的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他的语言风格,没有多大的变化。这么多年来,最早八十年代的时候,晓阳的写作就是明显地区别于第三代诗歌,他一直坚持他简单的语言,简洁的语言,言之有物,实实在在,明白晓畅。这种写作,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没有变过。因此,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和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当大家都沉浸于第三代诗歌写作语言,认为晓阳诗歌不怎么样的时候,我都一直承认他的诗歌的价值。
因此,一贯的写作方向,一贯的语言风格,晓阳在自己的写作道路上坚持了二十几快三十年。
第二,晓阳的诗,三个或四个方向,写得好的,前三个方向都有。第四个方向有写得好的,但是少有写得特别好的。如果要评他写得最好的,当是第三个方向,即他写乡村生活的诗歌。
第三,09年以后,晓阳诗歌有些小的变化,但变化不大,这三四年来,代表作是三首诗:《大别山油菜花开》,《宽容的力量》,《富水湖边的春节》。
我们这里要分析的,是他去年写的《大别山油菜花开》。我们先看文本:
大别山油菜花开
这是一个春天,少见的春天
人间三月
山坡、丘陵,山缝间唯一的原野
长出了烂漫的黄花
天空万道阳光温暖的照射
牧羊人的鞭舞动起来
如同音乐中的节拍
发出动听的声音
蜜蜂忙碌
且不要惊动它们
静静的,静静的站着
你好好的听吧
一定能听到美丽的舞曲,好好听
这些草,流水,鲜花,羊群,昆虫,
这样热闹的人间三月
这是一首很短很短的诗,一共15行。我的判断,这是晓阳写得最好的诗。当然有人会举出《目光》等,在我过去的评论中,我也评到过那首诗,但是现在让我评,我认为晓阳写得最好的是《大别山油菜花开》。《目光》的精华是变化,而这首诗的精华则是圆熟,是没有技巧的技巧。
《大别山油菜花开》,作者想写的是春天,写家乡大别山的春天给他的感觉。而大别山春天的景象很多,而作者抓取的意象,就是油菜花开,用它作为全诗的中心意象。就这个视点的选择,就显出了晓阳技巧的圆熟。第一,集中,他写春天,集中在油菜花上,这是小中见大的手法。这就像画家画画,比如画冬天画什么,画大雪中的一枝梅花就可以了,小中见大,视线集中。第二,典型,油菜花在大别山周边,哪里都能见到,是大别山周边的典型意象。这两点,都体现了他写作技巧的圆熟。第三,油菜花是全诗的中心。如果我们分析全诗,发现它写油菜花的只有两句:
山坡、丘陵,山缝间唯一的原野
长出了烂漫的黄花
但如果你这么读这首诗,那就错了。表面上,写油菜花的只有两句,但是,后面的那么些,阳光,牧羊人,蜜蜂,草,流水,羊群,昆虫,这些全是围绕着油菜花的。蜜蜂和昆虫围绕着油菜花,流水绕过油菜花田边,阳光,草,羊群,它们与油菜花形成呼应。因为在这个场景中,最亮的是金黄的油菜花。换句话说,在这首诗中,作者没有怎么着力地写油菜花,而是粗粗地两大笔写过油菜花在“山坡、丘陵,山缝间唯一的原野”上长出了以后,转而表面上写别的。但是,那写别的,还是围绕油菜花而写,还是为了映衬油菜花。更为重要的是,写油菜花是为了写春天,那么他写那么些东西,最后就是写春天。如此,作者后面的那些写作,就有三层:第一层,表面,写阳光,牧羊人,蜜蜂,草,流水,羊群,昆虫。第二层,中间,中心,写油菜花。第三层,写春天。就是说,这首短诗的写作,结构上就有三个层次。它从层次上来看是立体的。这种三层结构的安排,无论晓阳是有意的还是无心做到的,都是了不起的。有意安排,则显出了作者的匠心;无心插柳,则显出了作者的天分。
上面,我们从大的方向分析了这首诗。这是从整体上分析的结果。
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它的句子,分析它的词语,看看在这些细小的方面,它有何特色。
第一句,“这是一个春天少见的春天”。点出时间。句式,是重复和强调句式。用“少见的春天”来重复“春天”,强调春天。这种句式,一出来就带有浓浓的感情,因此,这首诗可能有的人要评它为乡土诗,我不同意,它是抒情诗。句子一开始,就是用这种句式抒情,那种对眼前的春天无比喜爱之情。其中,“少见”二字,还隐含有其他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春天,油菜花开的春天,在大别山不是少见,而是非常平常。为什么说它是少见呢?因为作者离开了大别山,他很少回去,因此才会是少见的春天。这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春天。由此可见,“少见”二字,里面都藏有东西。同时也正因为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一句的起式,就含着感情,为后面蓄势。
第二句,“人间三月”,继续点出时间。把第一句没有交待完的写完。
第三句和第四句,写油菜花。时间交待完了,就写空间。空间是“山坡、丘陵,山缝间唯一的原野”。油菜花开在山坡、丘陵和山缝间。注意这写空间的用词,“山缝”。这是土语,但用在这里极为形象,“山缝”,山的缝隙。说明了山是多么拥挤呀,山间的空地多么小呀。这个词一用,不是拟人,却有拟人的效果。还有一个词,“唯一”,原野是唯一的。如何唯一呢,两边一夹,中间只有一块平地,或几面山一围,中间只有一块平地。这就是唯一。“唯一的原野”写出了山区平地的稀缺,土地的逼仄。它们背后,就是农村的贫穷与封闭,交通不便。含有很多信息。写油菜花,用“长出了”,这个词虽然平常,但有动感,是动的。还有“烂漫的”。寻常人写油菜花,不会用这个词。因为油菜花太寻常了。但作者用在这里,一者很大胆,二者也很贴切。烂漫的原因有二,一是过去,小的时候,金黄的油菜花,可想而知,当年给了作者多少天真的、无边的遐想。二是现在回家太少,见油菜花太少,才感觉到它的烂漫。这与前面“人间少见”又是暗合的。
第五句,“天空万道阳光温暖的照射”。写了油菜花后,转写周边的环境,首先就是阳光。“万道”,把阳光形象化。温暖,既是写实,同时也带有好些感情色彩,隐含抒情。
第六七八句,阳光给了个背景,转写牧羊人。“牧羊人的鞭舞动起来/如同音乐中的节拍/发出动听的声音”。第六句写“牧羊人舞鞭”,写动作,是动的。第七句用了个比喻,把它比如为“音乐中的节拍”,写出了牧羊人有节奏地挥舞皮鞭的感觉。“发出动听的声音”,这句诗带有喜爱之情,用了“动听”二字。不过,在我看来,这句话是这首诗的一个败笔,实属多余,可以去掉。去掉后,更紧凑。
第九到第十三句的前大半句,“蜜蜂忙碌/且不要惊动它们/静静的,静静的站着/你好好的听吧/一定能听到美丽的舞曲,”写蜜蜂。蜜蜂之来,因为油菜花。这还是围绕油菜花在写,是全诗中写得最细致的地方,是全诗的焦点。油菜花中的蜜蜂,这个焦点是动着的。因此用“忙碌”二字,准确。随后就出现作者的态度,“且不要惊动它们/静静的,静静的站着”,站着干吗?是听。是“你好好地听吧”,听蜜蜂的叫声。而在作者看来,这叫声象舞曲。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注意这里写蜜蜂,有态度,用的是个古汉语“且”字,除此之外,有视觉,有听觉。作者是视觉、听觉同时上,态度,喜欢之情同时上,在这么少的词语里密集地表达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