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写作背景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12-8-4 16: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雷雨》创作与1933年,两年前,刚刚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918事变,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热潮,曹禺也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8-4 16: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曹禺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话剧之一。 《雷雨》创作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8-4 16: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