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价“只跌不涨”历史将终结 还有哪些车要涨?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9 | 2008-5-30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多年前售价十几万元的桑塔纳车,现在不到半价;刚买的一辆新车,不到一周却突然发现跌了5000元……尽管汽车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是车价却给消费者留下了难以抹却的记忆。10多年来,中国的车价就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一夜之间突降数万元也并非罕见。慢慢地,车价“只跌不涨”成了所有人的共识。在物价齐声上涨的年代,似乎只有汽车成了不折不扣的另类。“汽车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原材料成本占了整车成本的较小一部分比例。随着产销量逐步增加,汽车的单位生产成本逐渐摊薄。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降价成了汽车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作为外行的消费者,也已经能够深刻分析汽车为何会不断降价的内在原因。这样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从整个汽车市场来考虑,汽车销量空间还很大,这就意味着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空间很大。况且,当前国内车价尚未与国际车价接轨,汽车厂家承受的降价压力一直未减。不过,进入今年之后,中国的车价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化的起因是作为汽车主要材料的钢铁价格一路走高。统计显示,与一年前相比每吨钢铁涨了3000多元。以一辆汽车耗费钢铁两吨计算,直接抬升成本至少6000元。汽车是否因为成本提高而涨价?半年多来,围绕这个命题业内展开了不停地争论。不少人认为,成本上涨区区几千元不足为道,汽车厂家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营销成本来消化。对于总价值达十万、数十万元的汽车而言,几千元确实是一个小数字。但对8万元以内的经济型汽车而言,消化起来却未必轻松。“生产成本提高对经济型车的压力确实非常大。但是一涨价,恐怕就要无法面对消费者。”一个月前的北京车展上,陆风汽车、天津一汽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这样的隐忧,并且明确表示暂时不考虑提价。从另一角度看,它们还能挺得住。然而,不是所有的汽车厂家都能挺得住。本周,一个意料之中的消息传来:众泰汽车全线涨价,涨幅从3900元至5900元不等。对众泰6万元上下的车型而言,这样的涨幅不可谓不小。自此,众泰汽车撕开了一个口子——车价只跌不涨的历史结束了。继众泰之后,还会有哪些汽车要涨价?经历了涨还是不涨的争论后,这成了人们新的关注焦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30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涨势很猛,这样下去,不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30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奇瑞前段时间也说涨价,不涨都难卖,涨了不是更难卖?也许只能是涨的死快点,不涨的死慢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30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lol: :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30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涨价的只能说实在敖不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30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这是个两难选择,原材料涨了成本增加了,不涨利润少了;同时,车价由于竞争激烈,在逐步下跌,因此,涨价卖不出去是死;不涨价没利润到头来也是死,只有实力雄厚的,撑到最后才是赢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30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已被删除
查看详情
我要申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30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车企争强斗狠抢夺市场阶段还远没结束,涨价?一个车企和经销商可望不可及的梦想而已。:lol: :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30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已被删除
查看详情
我要申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30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价格是合理的,原材料涨价了车价适当涨也没什么不对的,问题是市场上这些进口的也好。合资的也好所谓自主的也好,哪一个定价不是黑心宰人的?定了一个宰人价还要涨价!有没有天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