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煌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如何通过三重对比的写作方法表达其创作主题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3-5-13 20: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词,血泪相和,精美绝伦,是千古名作。此词的显著特色之一,是作者在小小的词篇中运用了四度的对比。这四度对比,映照呼应,血脉贯通,达到了高度的完美和谐。全词八句,两句一组形成对比。每组对比都指向一个核心:个人失去的永不复回的惬意生活与永恒的、无言的自然之间的深刻矛盾。开端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何等妖娆美丽,何等静谧丰盈!它凝聚和包含了人间最美妙的良辰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就在此时,作者已借春花秋月的“无时了”,写出了往返不息、永恒、变化的宇宙,其高超的概括力令人惊叹!消逝了的“往事”,在如此广大美丽的背景下,显示的只是无常的悲哀。接下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两句,以又一年催放春花的东风、照耀不眠之人的明月,表达了亡国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5-13 20: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人貌似是李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