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某物体摩擦后失去了电子则它带什么电?为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2-3-19 2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电 近代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原子核里正电荷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却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从而使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目改变。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它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就显示出带正电;相反,本来是中性的物体,当得到电子时,它就显示出带负电。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3-19 2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体所带的电与它被摩擦的物体有关,被丝绸摩擦后的物体带正电,被橡胶摩擦后代负电.because摩擦并不是创造电子,而是电子的转移.,被丝绸摩擦后的物体失去负电所呈正电,被橡胶摩擦后的物体失去正电所呈负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3-19 2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物体摩擦后失去了电子则它带正电因为物体原来不带电时,物体内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数是一样的,对消了,所以不带电。当物体摩擦后失去了电子(电子是带负电的,失去电子,就相当于是失去负电),那正电荷相对就多了,所以它就显示带正电(也就是说正电荷 比负电荷多)不明可追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3-19 2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体的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正常情况下,原子核与所有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它对外不显电性。当失去了一部分电子时 ,物体的正电荷比负电荷多了 所以它带正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3-19 2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物体摩擦后失去了电子,则它带正电。因为,摩擦前组成物体的所有原子都是电中性的,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等于核外自由运动的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当核外电子失去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量多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量,因此,总体来说,显示出带正电。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