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去世后,为什么还要“弃其杖,化为邓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13-6-17 14: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 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 毕沅云:“邓林即桃林也,邓、桃音相近。高诱注《淮南子》云:‘邓,犹木。’是也。《列子》云:‘邓林弥广数千里。’盖即《中山经》所云‘夸父(fǔ)之山,北有桃林’矣。其地则楚之北境也。”毕说多为注家所采纳。窃以为邓林即大林。邓、大音相近,且夸父(fǔ)之夸亦有大义,夸父(fǔ)即大男子,经文云其“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可见其大。《列子?6?1汤问篇》:“夸父(fǔ)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6-17 14: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是夸父死了想做出点贡献吧,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也或许是那根手杖是桃木做的,(古邓同桃)受到了夸父精神的感化,有了灵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6-17 14: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