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怎么进行人物描写?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4-2-2 12: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描写的都是他的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所见所触,都是他所看到的世界规律与恶性循环。他是一个内向的人,可分为吸收性内向或发泄式内向,他只以抒发自己拥堵的心房为目的,完全不理会别人的所说所嘲。他也是一个矛盾的人,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去索求别人的玩具(绿蒂),但他明明已经知道他得不到绿蒂,即使得到也会觉得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会有始乱终弃的一天。他属于纨绔子弟,从小养成了小气或小题大做的习惯。他对生命的感触或生存的规律掌握的恰到好处,但是对佣人的使唤却以为是本就该有的,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有多么的矛盾与自私,他没有自惭形秽,不会将心比心的设想自己与世人的心态变化,他只为自己得不到的或者自以为是对的感到受伤无助……所以他的死是必然的,只因他不了解女人,恰恰女性的本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4-2-2 12: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理小说产生于18世纪的感伤文学。感伤文学崇尚感情,把艺术的力量诉诸感情。它得名于英国作家斯泰恩的同名小说《感伤旅行》(1768)。《感伤旅行》和他的另一部小说《项狄传》(1765)以描写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与感情为主,充满颠倒时序、没有逻辑的联想,使文学开始具有新的内容,描写人物的复杂印象和情感。英国作家理查生把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与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结合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