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无”同出而异名?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3-1-26 01: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地的开始一切都没有名称这是“无”。
《说文解字》:“无,奇字无,通于元者。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天体不能正圜犹天体未始者是无字之范式。


将万物取名而分别之这是“有”。
《说文解字》:“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凡有之属皆从有。”。
月、又两范式叠加:本是无,所持之物可遮蔽相得之物犹持月以蔽日者是有字之范式。


古人认为将要开始一切都没有产生这是“无”。所产生的一切可以持之以覆蔽者是有。万物的产生是最玄妙的。而产生的万物须从细微处才能认识其本真。
所以“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了一个使玄妙产生的“无”。纯粹的“无”即是纯粹的“有”。纯粹的“有”,“有”了什么?追究到根本那个可以持之以覆蔽者还未产生。即“有”了一个“无”。纯粹的“有”即是纯粹的“无”。
“无”是“有”的起点。“有”是“无”的见证。也就是说“有”、“无”最初是基于同一个认识。只是将名称作了区别。所以有无同出而异名。
有无是一个相对的认识。“无”是使玄妙产生的开始。因为开始了,所以对“无”的认识是参照了“有”。即以“有”为标的来确定“无”。如:先前有的而失去了这是“无”、应该拥有的而没有拥有是“无”、已获得的逃亡隐匿而失去了相当于没有是“无”。
“有”是玄妙产生的开始。而在原始的认识中,日是地球一切生命的源头。认定“日”是玄妙产生的开始,那么与之对应可以把握的便是有。与日对应的是月。所以手持月以蔽日为有之典范式样。
日月是阴阳的典范式样。无即被遮蔽而不见者,有即持以可遮蔽之者。有无也同样是一个阴阳的典范式样。日食是一个不常见之现象。用月遮蔽日即日食之现象来表示有。日不见了若日还没有出来是无。这其中的构想是令人惊叹的。《说文解字注》第1253页:“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日下之月,衍字也。此引经释不宜有之恉,亦卽释从月之意也。日不当见食也,而有食之者,孰食之,月食之也。月食之,故字从月。”
有无的是阴阳变化的事物。有什么即无什么。假如除去阴阳变化的事物。那么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对有无阴阳变化的理解是逻辑认识的起步。也就是说至少在甲骨文时代中国已经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认识。
而近现代的西方哲学家黑格尔才在(《逻辑学》第一部客观逻辑第一编有论)把“有就是无、无就是有”立为逻辑学的起点认识。其间相隔数千年。让人感叹。可笑的黑格尔《逻辑学》的第二版序言的第二段中居然说中国的语言居然来不具备逻辑思维。想必是黑格尔掉井里了,看不见什么叫博大精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