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下行期,中国消费者为什么越来越不爱买国产车?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9-10-2 22: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面我们刚写过一个文章,分析了为什么在车市下行期间,中国消费者越来越爱买日系产品。在文章中,我们提及日系和德系产品在进入2019年后,销售市占比节节攀升,而其他车系诸如韩系、美系、法系等基本保持不动。
既然日系、德系市占率涨势喜人,那么总有下跌的车系。很不幸,出现明显下跌态势的正是自主牌子。自2018年开始,自主牌子市占率逐步走低,今年五月份随着再次下滑1个百分点,自主牌子新车市占率近几年来首次跌破35%,达34.4%,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那么,在车市下行期间,为什么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不爱买国产车了呢?今天不妨让我们来就这个问题再来探讨一番。这里我们不会去讨论是不是爱国等非主要原因,而是从牌子力、产品力等基础层面来分析问题。





首先一点是自主牌子内部出现了优胜劣汰。这一点是很现实,也是很残酷的事实。中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二三十年,在高速发展期,涌现了太多太多的新的汽车牌子和产品。但是一旦行业进入下行期,原本可以消化掉那么多产能的市场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造车新势力。此时,优胜劣汰就出现了,原先哪些竞争力水平不行的,技术不过关的,营销能力不行的,总之有缺点的牌子绝大多数出现了销量断崖式的暴跌。随着行业缓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持续,将会有很大一批传统车企面临彻底被淘汰的命运。虽然可能原来这些车企各自的销量并不高,但是这样的车企实在是太多,累加起来下跌的数量还是很可观的。





其次,从产品上来看,问题主要出在自主牌子与合资牌子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从市场上产品的构成来看,自主牌子原本就是被压抑最下一层的。近几年自主牌子想要向上,希望从产品、服务、价格、利润等方面全面提升。而合资牌子上有豪华牌子下探挤压其头部空间,下部又有自主牌子抢占底部空间。迫于压力合资牌子也在不断尝试下探,挤压最下层的自主牌子生存空间。这样子的一上一下,就让自主牌子产品和一些入门级的合资牌子产品相互混合在一起。而一旦混合,相信目前来说绝大多数消费者会在相同条件下毫不犹豫地选择合资牌子产品。





从产品角度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自主牌子产品正在失去自己的优势。自主牌子产品的传统优势是什么呢?无非是价格便宜、配置高、空间大等等。但是现在很多合资牌子因为将重心都放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产品从研发阶段就专门为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所以自主牌子产品在产品方面的优势正在被逐步蚕食。
最后不得不提及的一点是,因为受到高房价、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变化,中国汽车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理性,也有部分消费者由于自身原因只能压缩购车预算或者索性推迟购车时间,这也是导致汽车市场整体下降的根本原因,同样也会抑制自主牌子产品的销路。





写在最后
其实自主牌子产品销售市占率的下跌与中国车市近两年出现整体下滑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都是各自在高速发展之后出现的正常回调。所以,笔者希望自主牌子不要让市占率数据下跌成为自身牌子停滞不前的接口。在股市中,真正的牛股是从来不管大盘到底是涨还是跌的。任何自主牌子想要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提高产品研发投入,推出真正有实力的产品,学会科学有效的营销。相信经过努力,市场终究会给予最好的回报。(文/钟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10-2 22: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灭零了,楼主不用谢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