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雨巷为开头,写出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3-7-6 16: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品和代表作。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累,诗人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象。1、雨巷:当时阴沉、黑暗的社会现实。作者把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的黑暗社会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2、“我”:抒情主人公,就是在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彷徨着的人。“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来了。她默默地走近“像我一样”看来两颗心灵已接近于互相理解了。然而终于从身边飘然而过。她的眼光又与“我”重新拉开距离。相同的抑郁病——彷徨又追求着。3、姑娘:其实是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的出现,她的步履,颜色连同她的态度与惆怅,莫不带有可望而不可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