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这波大规模融资的现象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3-2-3 01: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才,在某券商工作的一位朋友来电说:“当前股市并不怎么热,怎么融资炒股的、借钱炒股的、甚至有的用房子抵押炒股的,迅速增多?好像不太理性吧?难道他们都是先知先觉?你怎么看?”
“你怎么看?”你这问,把我当“元芳”啦?哈哈!
你说股市并不怎么热,也不见得吧?你看看创业板、中小板、许多中小盘股,它们也够热的吧?
据说,各家券商争先恐后地加大融资融券方面的业务,尤其是融资比例空前提高,听说高达1:3都有呢!这与融资标的股票扩大了将近十倍有关,目前大概已有900只融资标的股票吧?短短这两个多月,融资总额就激增到了6500亿,达到了历史最高!这是股市连涨5个月催生的结果。又据说,这波大涨行情主要靠的是场内的存量资金,其中融资功不可没,而场外资金并未大量涌入。 这波行情先由创业板大涨,随后中小板、主板中小盘股跟着大涨,然后带动了部分大盘股上涨,产生“赚钱效应”,期间券商“近水楼台先得月”,推波助澜,融资融券达到史上最大规模。这可说是资本的嗅觉灵敏性与逐利本能性驱使的结果。“春江水暖鸭先知”,场内资本首先迫不及待地流动起来。现在不知道能否传递蔓延到场外,引入更多资金进来翻江倒海。 尽管我们不知道后市将会如何演变,但眼前看到的这些情况倒是有其合理性的。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空间容量大幅扩大,实体经济正在加快转型,政策积极引导,市场化进程提速,等等,这些都大大促进了资本加速流动。而股市的主要职能就是流动性职能,只有当资本流动起来,才能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哪里出现可套利机会,资本就会迅速涌向那里,投机随之发生,直到套利消失,投机也只能用投机来消灭,这是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律。 所以,从金融运行规律来看,对于目前主要依靠场内资本流动而推动掀起的行情,尚不可简单地认为就是非理性的现象。资本流动初期是“先知先觉”的,直到变成“钱多人傻”为止。 这次融资融券这么迅猛是前所未有的,行情来势也就比较大了一点,以前的历史数据及指标不一定都管用了,难怪有些名家、高手、老江湖预判不准,可谓“老革命碰到新问题”啦。历史虽说总会不断重复,但并不会简单地重复。 如今逐渐进入“新常态”时代,而资本市场往往反应最早,所以应该与时俱进,需用“新常态”思想来看事物。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