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6-9-6 18: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官渡之战汉献帝建安5年(公元200年),统据北方的袁绍依托自己强大的兵力,与实力明显弱小的曹操大战一场, 史称官渡之战。结果是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曹操、袁绍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决 战势在必然。 袁绍有军队数十万,后方巩固,兵 精粮足。而曹操能用以抵抗袁绍的军队仅一二万人,且所占之地战乱连绵,物资供应远不丰富。 曹操颇有军事才能,在这场战斗中,他先是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斩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然后诱敌深入,又干延津之战中大败袁军,斩袁名将文丑。初战胜利后,曹操主动撤兵,退守官渡,深沟高垒,坚壁不出,等寻战机,如此阻扼袁绍10万大军达半年之久。 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讲了袁绍新近在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屯积万余车粮草辎重的情况,并建议曹操出奇兵偷袭乌。曹操纳其言,击败鸟巢守将淳于琼,烧其粮草辎重万余车。火烧乌巢,决定了官渡之战的胜负 。 关于官渡之战的分析可见http://www.cne3online.com/wen2/html/2005/7602_20051213.asp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一些军事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此时,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为了乘胜消灭江东的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这场战役使曹、刘、孙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第三,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和发展;刘备还没有自己巩固的地盘,孙权的江东也刚刚在开发之中。无论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都尚未成熟。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关于赤壁之战的分析可见http://historysky.blog.hexun.com/3000360_d.html彝陵之战 三国时孙权与刘备因争夺荆州在彝陵(又作“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东)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荆州是当时的战略要地,关系孙、刘双方的生存与发展。赤壁之战中,刘备轻易占领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孙吴一直耿耿于怀。建安二十一年(216),当刘备夺取益州后,孙、刘经过一番较量,暂时达成妥协:以江夏、长沙、桂阳归孙吴,而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然而,荆州之争并没有结束。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荆州守将关羽出兵攻取曹魏襄阳,进围樊城。时连日暴雨,汉水泛滥,曹军主将于禁所督七军尽被困没水中。关羽俘获于禁及曹军步骑兵3万,一时威震华夏。曹操为解樊城之围,许割江南地封孙权,令孙权攻击关羽后方。孙权原来就在图谋夺取荆州,遂派大将吕蒙智取南郡和荆州首府江陵,又击溃关羽军队,擒杀关羽父子。孙、刘关系至此完全破裂,终于酿成彝陵之战。蜀汉章武元年(221)七月,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不听大臣劝阻,也拒绝孙权的和议,发动对孙吴的大举进攻。蜀军先锋吴班、冯习率4万人攻破巫县(今湖北巴东),直进秭归(今湖北秭归)。次年初,前军推进到彝陵,而刘备亦亲自率军深入吴境,立行营于猇亭(今湖北宜都北)。蜀军从巫峡至彝陵,立屯数十,“树栅连营七百余里”(《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气势颇壮。面对蜀军攻势,孙权派名将陆逊为大都督,率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等,士卒5万,迎击蜀军。吴军开始处于劣势,当刘备一再派兵挑战时,陆逊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不出。有些将领竟以为陆逊胆怯畏敌,他也不为所动,严令坚守阵地,不准擅自出兵。从年初至六月,蜀军毫无进展,却逐渐暴露出弱点来。由于天气燥热,将士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戒备松懈。这时,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吴军士兵各持茅草一把,接近蜀营时,以茅草点火烧营。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蜀军仓皇逃窜,全线崩溃。将领张南、冯习战死。刘备仓促间逃上马鞍山(今湖北宜昌西北六十里),陆逊领追兵四面攻击,蜀军死者万余人。当晚刘备乘夜色掩护逃遁,幸得驿站士卒焚烧军械铠甲阻断追兵,才逃回了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彝陵之战使蜀汉遭到惨重的失败,史称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飘流,塞江而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刘备不听劝阻,凭感情用事,又不善用兵,彝陵之败,乃咎由自取。败归白帝城的第二年,刘备羞愧发病而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9-6 18: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看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gyy/SGYY.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9-6 18: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