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历史上的隐士,如:商山四皓,竹林七贤等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6-9-10 11: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一、伯夷、叔齐。相传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在世时,立叔齐为王位的继承人。当孤竹君死后,叔齐却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仍不肯当国君,也逃走了。伯夷、叔齐兄弟之所以让国,是因为他们对商纣王的暴政不满,不愿与之合作。他们隐居渤海之滨,等待清平盛世的到来。
二、中国还有两位隐士,隐得比较彻底。他们就是尧时的隐士,许由和巢父。 许由和巢父,是很好的朋友。巢父居住在山中,不谋求世俗的利益,年老之后,他在树上筑巢而安然地沉睡其上;许由则“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因此许由赢得了尧的高度信任,尧决定把帝位禅让给他。但许由毫不忧郁地拒绝了尧的好意,逃遁到了“颖水之阳”。后来尧又派人来规劝他,许由感到非常肮脏,等规劝他的人走后,许由就跑到河边,用清水来洗耳朵。这时,巢父正好牵着一头小牛到这里饮水,他看到洗耳的许由,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许由告诉他说:“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对此,巢父作出了更为激烈的反应:“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我犊口。”为了不让许由洗耳所用之水沾染牛嘴,巢父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这个故事其实对中国的读书人影响深远,总认为政治是肮脏的、邪恶的。所以,大多数读书人都以避世田园,耕读教子为人生最高境界。我不可理解的是,尧的时代可是被中国文化视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清明的时代了。那么,许由和巢父他们厌恶的是什么呢?难道世俗的利益就有这么可怕吗? 而且,许由和巢父都隐藏在“高岸深谷,人道不通”的地方,他们的对话又怎么传播出来并流传到今呢?何况我们到底要歌颂他们什么呢?其实历史中有太多的人,默默无闻地走过一生,这些恐怕才是真正的隐士。而许由只是有机会做九州长而没有做罢了,巢父不过是因为与许由认识而已。因此,他们成了著名的隐士,他们真的是隐士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9-10 11: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溪六逸 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金陵五老 周左麾、姚璧垣、郑季申、华金昆、孙云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